周文蕾,贾广武,于保明,马位生
(1.徐州市沛县林业技术指导站,江苏 沛县 221600;2.徐州市沛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江苏 沛县221600)
沛县位于徐州市西北部,地势平坦,境内基本无山体,是典型的平原地区,总面积134900 hm2,林木覆盖面积47.71万亩,林木覆盖率23.58%。杨树由于生产速度快,8年左右就能成材,用途广,经济效益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区域分布广泛、育苗容易、栽植成活率高、管护简单等特点,深受群众喜爱,也是沛县的主导树种,全县杨树面积高达40万亩,占沛县林木面积的83%以上,杨树的成片造林、农田林网及村镇植树具有重要的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以及绿化美化环境等方面的生态功能。一方面保护了环境,另一方面也带动了沛县杨树深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沛县现已形成年产值3.5亿元,年消耗25万m3木材原料的木材加工产业链,杨树在林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为农户带了新收益。杨树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环境的同时也带了杨絮污染问题。杨树分雌雄两种,飘絮的为雌性,4~5月份是杨树蒴果(果实)的成熟期,果实开裂后,种子借助白絮在空中飘荡,寻找合适的生长地点[1], 由于杨树在进化中选择以风力作为传媒来繁衍,其种子非常小,以胡杨为例,其种子每千克数量高达210万粒[2];其种子的自然繁衍几率极小,只能以大量的种子换取少量的生存机会,如胡杨单株产种量平均高达1.5亿粒[3]。每株雌杨树都能产生大量飞絮。
近年来,每到春季,漫天飞絮随风四处飘散,让人不堪其扰,杨絮问题逐年增加,其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火灾隐患,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人大和人代表多次提议,群众多次反映,杨絮污染问题成为了一个众所关注的问题,热度多年不下。如何做到在不影响生态平衡、林业发展的情况下解决杨絮污染问题,使沛县群众享受到杨树的益处同时免受杨絮之扰,成为关系沛县林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笔者作为林业站一线工作者,根据工作实际,对沛县地区的杨絮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原因,从多方面总结了杨絮治理的措施。
江苏省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进速生杨,2000年左右在国家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政策影响下,沛县开展了大面积的人工造林。由于杨树是当前造林主要树种中生长最快的树种,年胸径生长量达2 cm以上,同时杨树木材价格连续大幅上涨,当时杨树亩产可高达2万元,林业种植户和农民出现了“栽杨树发杨财”的心理趋势,苗木便宜和高收益的对比促使本地掀起了杨树栽植热潮,营造了大面积人工纯林,形成了杨树遍地开花、南北一片杨的局面,造成杨树面积大且雌株偏多。
沛县在2000年前后大面积栽植的意杨69、意杨72和欧美107等速生杨已经进入成熟期,飞絮为雌性杨树种子的衍生物,随着杨树进入生殖成熟期,种子随着飞絮传播,飞絮量明显增多。
杨树种植观念深入人心,多年来大环境氛围中造林种树首选杨树,同时其他树种与杨树比种苗贵,成活率低,种植技术没有杨树普及率高,虽然当年林业部门一直强调要多树种混交造林,由于混交树种一般生长较慢,木材收益较少,农民大都不愿意栽植。
由于杨树林分布面积较大,更新需要过程,短时间内大规模采伐杨树,新植幼树树体小,会造成整体防护功能突然下降,引起风沙再起,特别是大沙河沿线,多年防风治沙成果将毁于一旦。
引导农民在家前屋后、田间地头植树和个人造林中,也要更新理念,更新树种,2016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绿化要与珍贵化、彩色化、效益化[4]有机结合的要求中推荐了64种木材珍贵、叶果多彩、效益较高的“三化”树种。选择树种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自身不带飘絮;②成长速度要快,只有快速成长才能快速修正杨树砍伐给环境带来的伤口;③要易成活易打理。可以优先选择榉树、银杏、薄壳山核桃、乌桕、栾树、三角枫、黄连木、楸树、朴树、金丝垂柳、枫香、落羽杉等适合本县栽植的十余种“三化”树种,其次栽植乡土树种(刺槐、楝树、速生榆、臭椿、国槐、泡桐、榆树等),增加三化树种、乡土树种的栽植数量,调整树种结构,推动珍贵树种进村入城行动,逐步解决杨树飘絮的问题。
对沛县区域内现有杨树情况进行细致地识别调查,根据杨树雌雄株进行分别标注,有絮杨根据种植年限进行分类登记,上图精准标注形成完整的杨树雌株数据库,对于杨树雄株简单标注即可,对于尚未开花产絮的有絮杨,标记3年后再调查;对于已飘絮尚未成材的成熟林,结合实际情况制定3~5年更新采伐计划;对于已成材杨树林木,制定短期采伐更新计划,结合农田综合开发项目、水利疏浚工程、村庄复垦合并等重大工程加大对原有杨树更新力度,全部更换树种;树龄15年左右的过熟有絮杨树林,根据更新计划,鼓励申请采伐,在规定时间内林业部门对应采伐的有絮杨按照计划积极主动推进进行采伐更新,通过加大对杨树更新力度,逐年减少杨树面积,种植其他乡土树种或杨树雄株,营造多树种的混交林,在不影响杨树相关产业的同时从根本上减少杨絮的危害,保障人民正常生产生活不受杨絮影响。
利用电视台、电台广播、村里大喇叭、短信、信群、宣传栏、宣传板等多种形式加大杨絮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让农民充分了解到杨絮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提高对有絮杨的认识,对三化树种和无絮杨的了解,普及相关树种的栽植技术和相关经济收益,从思想上改变农户的观念,解决农户种植新品种、新树木技术和经济效益上的顾虑,从而减少有絮杨种植面积,提高农户种植无絮杨和其他树种的意愿,形成全民动手、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围。
3.4.1 鼓励种苗企业和农户繁育无絮杨苗
积极引导国有苗圃、大型育苗基地育苗品种控制,造林绿化育苗以乡土树种、无絮杨为主,通过对相关企业进行政策引导,制定无絮杨苗木繁育相关补贴扶持方案,对繁育无絮杨种苗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良种补贴或是政策性扶持;促进无絮杨繁育市场的快速形成及壮大,杨树育苗以雄株为主,从源头上控制杨柳树雌株出圃,减少有絮杨树苗木在杨树繁育量的占比,让无絮杨品种在杨树市场中成为主导品种,使有絮杨树品种逐步退出市场,完成有絮杨全面更新换代。
3.4.2 鼓励企业和农户种植无絮杨
对于确要栽植杨树的企业和农户建议栽植无絮杨(如:中林2025杨、35 杨、NL3804 杨、NL3412 杨等雄株无性系),对于种植无絮杨成活率在85%以上的,可以适当地对苗木费进行补贴,从而提高企业与农户种植无絮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4.3 政府重大工程绿化示范引导
制定绿化实施意见时明确要求在城镇绿地、公园和新农村绿化等各项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严禁使用杨柳树雌株,并通过科学配置树种,营造多树种、多品种、乔灌草相结合的混交林模式,率先在国有、集体所有林木上先行更新改造示范,引导企业和农户绿化造林中向多样化、珍贵化、多彩化、经济化转变。
3.4.4 加强无絮杨技术学习培训
新品种推广离不开技术支持,栽培和管理措施是决定杨树长势的关键[6]。林业部门组织相关企业和农户参加无絮杨技术培训学习,提高无絮杨种植技术推广普及;有条件时组织人员去无絮杨种植推广地区学习参观,通过实地考察,提高林木种植户和企业的认识,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无絮杨种植的可行性,提高林木种植户和企业的信心。
(1)修枝。杨絮主要集中于树冠的集花区,花枝数、果序数、杨絮量及种子量在冠层中的分布均表现为中部>上部>下部[6]。对于城市道路两旁产絮的杨树选择在秋冬季树木落叶后至来年春季发芽前通过截除树冠中部和上部干支的办法进行修枝,通过适当地修剪截干,减少开花枝干从而起到控制飞絮数量的作用。
(2)嫁接。通过给产絮的杨树雌株嫁接雄株枝干,修剪去原有雌株枝干,从而减少产絮杨树的数量,缩小杨树雌株比例,调整优化林分结构。
改变杨树飞絮产生的环境来抑制杨絮的产生传播。空气干燥,温度高,风大都是杨树飞絮的高发诱因,杨絮不同于柳絮无吸附力,这也是造成飞絮不容易沉降长期飞舞的原因之一。让正在飞扬的杨絮淋雨,纤维收缩,重量增加而下降[7],人口密集区域和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附近,在飞絮产生集中时间段内在水里加无害黏合剂,每天用高压水枪对杨树进行喷洒,加速杨絮沉降使杨絮不再飘散,有条件的地区可加大洒水车的出动频次,增加空气中水分含量,减少杨絮传播的可能性;在杨树雌株较多地块建设或者改造绿化隔离带,改变局部的林木分布结构,增加对杨飞絮的吸附滞留能力。
杨树占比太高,不能短时间大规模的采伐,对于现有飞絮杨树可进行药物干预,抑制飞絮产生。(1)注射抑花生长药剂。对于城镇人口聚居区的雌杨树,杨树飞絮后2个月内是杨树的花芽分化期,在杨树花芽分化前,在树高1.3 m处利用打孔机垂直树干基部每隔15 cm打4~8个孔,孔径8~10 mm,将抑花生长剂抑花一号50倍稀释(1 g药剂+10 mL 95%酒精+40 mL水)后通过专业注射机加压多次注射孔中,或是通过把主要成分赤霉酸的飞絮抑制剂药瓶口向下与树干成45°插入树干上钻孔处(离地2 m,防止行人误拔)的方式注入杨树树体内[8],随着杨树蒸腾作用药剂扩散到树冠各个部位,使杨树内部激素紊乱,抑制杨树花芽产生促进叶芽生成,使杨树雌株第二年不能开花结实,实现不飞絮的效果。(2)飞机喷药防治。对于郊区大面积的杨树林,可采用飞机喷药防治的方法,飞机喷药防治可以快速高效大面积地给杨树进行喷洒花芽抑制药剂,短时间内完成连片大面积林地的药物干预。
杨絮治理是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和支持,更需要政府的引导,政策的扶持,释放积极主动治理杨絮的信号和决心。当然杨絮治理时面临的问题较多,比如治理成本,治理效果,治理时效等,只有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好更新规划,提高人民的认识,更新种植观念,利用新技术、新品种促进树种多样化,加强高校对接合作开展药物防治,才能在不影响生态平衡的同时打赢杨絮治理的保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