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县林业生态建设问题及发展对策建议

2021-11-28 14:57
绿色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树种森林资源造林

张 英

(甘肃省临泽县治沙试验站,甘肃 临泽 734200)

1 概况

临泽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东邻甘州区,西接高台县,南靠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相接,北与阿拉善高原相连。总面积为3148.8 km2。其地貌构成有中低山地、戈壁、沙漠、草地、林地、河流、沼泽、农耕地等。其中:戈壁、石山、沙漠约占总面积的76.7%。县境内地势平坦,呈南北高而中间低的马鞍形,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南北均为戈壁、沙漠及低山,中部有横穿东西的黑河及南北走向的梨园河,为临泽县的主要灌溉水源,中部偏南为泉水溢出带[1],黑河两岸及泉水地带是临泽县农耕地的主要分布区。由于降水量小而蒸发量大,植被覆盖度低,生物种类较少,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林业生态建设进程缓慢。

2 临泽县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 规划设计不合理

现有的农田防护林网绝大部分都是20世纪70、80年代随着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营造的,大部分树木已成为过熟林,进入更新采伐期,更新采伐造林不果断,已失去了应有的防护效益[2],也不能带来既得的经济效益;由于农田林网建设起步早,限于当时的条件,杨树胁地的问题比较突出,林政部门监管不严,农户自行采伐问题突出;其次,由于林业、农业、水务部门之间步调不一致,规划设计不合理,比如为配合农业节水工程建设的实施,大规模采伐渠路两侧林带树木,致使农田林网树木缺条断带现象比较普遍,农田防护效益有所下降,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稳定性的影响。

2.2 林果产品价格偏低,产业竞争不强

临泽县是全国商品粮大县之一,曾获全国粮食单产冠军县,也是全国著名的玉米制种基地[3]。林果产业与玉米制种产业相比较而言,处于劣势,比如经济林红枣,大多栽植于沟渠地埂旁边。另外,由于受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害虫的天敌被大量喷施的农药杀灭,害虫转移寄主去危害周边的农田防护林及经济林,造成林木生长势削弱、林果产品品质下降、销售下跌、销售困难。制种玉米是订单农业,价格不菲且销售不存在问题。而林果产品价格低糜销售难,且严重威胁农作物的生长,造成部分农民失去信心,直接采伐,导致临泽县农田防护林与经济林受到极大的破坏。

2.3 毁林开荒和地下水超采

临泽县属典型的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气候干燥,降水量少。水资源是这里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命脉,起着关键作用,“有水是绿洲,无水变荒漠,水多盐渍化”[4]。临泽县森林植被本来就少,由于大气干旱,以及毁林开荒、地下水的超采利用严重,造成造林成本加大、地下水水位下降部分林木缺水死亡、森林资源的质量下降,北部荒漠区的主要植被生长衰退也十分普遍。

2.4 人为因素

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危害和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在现实的林业生态建设当中,比如防风固沙造林当中,有的为了确保造林成活率,达到造林验收标准,而人为地要求加大造林密度,造林初期没什么影响,等到梭梭成林以后,相互间就会发生 “争水”的情况,等到地下水不能满足梭梭生长需要时,就会造成成片的梭梭干枯死亡。还有对于道路两侧的绿化带,美其名曰造景,人为地把绿化带垫的高于路面,极不利于雨水集流。为了图好看,在树种搭配方面,不考虑树木的生物学特性,把耐旱的与不耐旱的树种混栽在一起,树木旱涝不均,造成树木被旱死或是被涝死的情况出现。

2.5 农民的生态建设意识不强

目前,依然存在着林业生态建设意识淡薄的问题,一些农民依然存在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乱占林地、乱采滥挖、乱牧的情况出现。 牧民受市场利益的驱动,为了增加收入,盲目增加牲畜头数,导致草场严重超载过牧。过牧的结果:一方面,由于牲畜过度啃食牧草,使植株变稀变矮,可食性优良牧草变少,毒草增加;另一方面,牲畜的强烈践踏使土壤结皮受到破坏,造成草地退化、土壤沙化,大大加速了风蚀荒漠化的过程,给森林资源的保护带来很大的压力。

3 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发展对策

3.1 必须确立资源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发展理念

林业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相联系,又相互制约。要充分认识不合理利用林木资源对沙漠化造成的影响,要防止可能发生的严重生态危机,提高资源保护和合理、永续利用的意识[5]。要遵循自然规律,禁止开荒挖沙取土、乱砍滥伐、过度放牧,推行舍饲养殖和圈养。在实际生产当中,一些领导死板教条,只顾造林,而不依据树木的生物学特性,适时地开展采伐更新造林,造成森林的三大效益都不能较好的发挥。譬如省道S301线临泽县平川镇黄家堡村至五里墩村段,道路两侧的杨树,有的胸径都达到了50 cm以上了,甚至超生长年限腐朽死亡了,由于林木权属集体所有,没有人申请审批采伐更新造林。

3.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绿洲内外防护林体系建设

由于临泽县严酷的自然条件,限制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规划设计中,一是树种应尽量选用乡土树种,以提高造林成活率,降低营造林成本。二是同一区域或同一条防护林网,应尽量避免设计成纯林,应注意多树种混交搭配,乔灌搭配栽植,利于防火隔离带的设置,在危险性病虫害大发生时,能做到有效隔离,不至于全军覆灭。譬如在省道S301线发生的杨树天牛,就造成从张掖市甘州区蔓延至临泽县板桥镇,造成道路两侧的杨树纯林林网全部砍伐并焚烧处理,损失巨大。三是在荒漠化程度较高的戈壁石砾区造林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到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保水性差的问题,高大乔木难以长成,树种设计时,尽量选用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树种可选择灌木或小灌木。这样做的优点是:苗木易成活、易成林、造林成本低、防护效益高,可有效避免劳民伤财的事情发生。

3.3 制定政策,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治理步伐

建设“天蓝、水清、土净、地绿”的美丽生态家园,并不仅仅是林草部门的事情,其他部门应当与林草部门协调管理,避免各自为政。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办法,逐步实现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良好局面[6]。生产当中,可以在做好规划设计、林地整理、供水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引导鼓励热爱林业生态建设的有志之士营造“青年林”“巾帼林”等,鼓励企业及有能力的农户承包荒滩造林,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治理步伐。

3.4 强化资金投入和对林农果农的利益保护机制

随着林业生态建设的逐年推进,营造林难度越来越大,相应的也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需要政府加大林业生态建设投资力度;二是政府可制定优惠政策,吸纳社会闲散资金,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林业生态的建设与保护;三是政府允许物价部门适当提高木材、林果产品及苗木的销售价格,保护好林农、果农、苗农的既得利益,才能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

3.5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力度

临泽县属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要加强资源保护力度,要严格禁止开荒、打井开采使用地下水;禁止开矿、挖沙取土,禁止乱挖野生植物;设立封禁保护区,禁止人为活动、放牧,推行舍饲养殖和圈养,促进生态植被自然修复;严格控制征占用林地、严格林木采伐审批办理,做好资源监测管理工作,加强植物调运检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利用森林眼等高科技产品,做好森林草原防火监测工作。同时,严厉打击林业生态建设中,各类破坏活动及违法乱纪行为人,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巩固好现有的森林资源及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4 结语

目前,从临泽县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急需对其合理改造和解决。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加强林地林木资源的经营管理理念,制定合理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稳步提升森林资源的覆盖面积。对森林资源的管理,要注重可持续发展观,加大森林种植面积,保证林木树种多样化,造林立地条件差的地区,要选择栽植一些易成活,适应能力强的乡土树种;要注重完善森林防火、林业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管理机制;在林木采伐中,严格按照相关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进行采伐,在保证临泽县现有森林资源的存储量的同时,为其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一个更加有利的环境。

猜你喜欢
树种森林资源造林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不同地理尺度下中国城市绿化树种多样性的均质化特征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树种的志向
数字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树种的志向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