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保护树种长叶竹柏及人工栽培关键技术

2021-11-28 14:57王少东周建芬李家栋舒夏竺
绿色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幼苗种子生长

王少东,周建芬,李家栋,舒夏竺

(惠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 惠州 516001)

1 引言

长叶竹柏(Nageiafleuryi)俗名桐木树、船家树、竹叶球等,为罗汉松科竹柏属常绿乔木[1]。长叶竹柏材质优良,树形美观,种子还可榨油,是热带、亚热带优良野生树种,也是我国濒危、保护植物[1,2]。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保护生物多样性,探索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多功能植物的研究、挖掘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查阅文献资料及分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论述了长叶竹柏地理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经济用途和繁殖栽培技术,旨在为绿色惠民产业发展、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等提供技术参考。

2 地理分布

长叶竹柏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越南、柬埔寨等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广东主产于高要、增城、龙门、博罗等地,常散生或呈零星小片分布于海拔1100 m以下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常绿季雨林中,广东境内一般生于海拔80~900 m的山坡、山坳或山谷林中[3,4]。

3 生物生态学特性

3.1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主干圆而通直,高可达20~30 m,胸径可达1 m,枝下高4~5 m,呈塔状单轴多级分枝,侧枝平展或斜举,小枝对生,构成塔状圆锥形树冠;叶交叉对生,宽披针形,质地厚,无中脉,有多数并列的细脉,长8~18 cm,宽2.2~5 cm,上部渐窄,先端渐尖,基部楔形,窄成扁平的短柄。花单性,雌雄异株,雄球花穗腋生,常3~6个簇生于总梗上,长1.5~6.5 cm,总梗长2~5 mm, 药隔三角状,边缘有锯齿;雌球花单生叶腋,有梗,梗上具数枚苞片,轴端的苞腋着生1~3枚胚珠,仅一枚发育成熟,上部苞片不发育成肉质种托。种子圆球形,熟时假种皮蓝紫色,径1.5~1.8 cm,梗长约2 cm。

3.2 生长特性

长叶竹柏幼龄阶段生长较为缓慢,2年生野生苗高15~20 cm,地径0.5~0.6 cm;5~10年生长逐渐加快,10~30年生长旺盛,30年生达到高峰。长叶竹柏新梢和叶每年萌发两次,分别于4~5月及8~9月间,秋梢数量较少且长势较弱。实生树一般要20年以上开始开花结果,花期3~5月,种子在10~11月成熟,熟后脱落。自然条件下,长叶竹柏的天然更新能力较强,但周期长,幼苗不耐日晒,空旷处幼苗保存率较低。

3.3 生态习性

长叶竹柏性喜温暖湿润环境,在分布区内,年平均气温21 ℃,极端最低气温-3 ℃,年降雨量约200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长叶竹柏对土壤要求较严,在土层疏松、肥沃、pH值5.5~6.5的沙质黄壤或赤红壤生长良好,在土壤排水不良或旱瘠的强阳处生长不良。常见的主要伴生树种有木荷(Schimasuperba)、鸭脚木(Scheffleraheptaphylla)、罗浮锥(Castanopsisfaberi)、假萍婆(Sterculialanceolata)、九节(Psychotriaasiatica)等。

4 经济用途

4.1 用材

长叶竹柏木材纹理直,结构细而均匀,淡黄棕色,密度0.46~0.49 g/cm3,材质较轻软,切面光滑,易加工,不易开裂和变形,是制作上等家具、器具、雕刻、建筑、造船、文具、高级箱板等优良用材[5]。

4.2 油料能源

长叶竹柏种子含油量30%,种仁含油率30%~45%,含油量与花生(40%~50%)、油茶(40%~55%)差不多[6,7]。原油黄褐色,味苦涩,酸值高(0.7)可供照明、制肥皂和工业用油。油麸含氮16.8%,为良好肥料。经处理后的精炼油,油色淡黄,透明清晰,可供食用。

4.3 庭园行道绿化

长叶竹柏树干耸直,树形美观,枝叶浓绿婆娑,四季常青,生势盎然,为良好的庭园行道绿化及室内盆栽观赏树种。

4.4 药用

长叶竹柏在民间也入药,叶有止血、接骨、消肿作用,根和树皮则用于祛风除湿。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长叶竹柏枝叶中的二萜内酯、双黄酮等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及抗炎活性[8~10]。

5 人工栽培关键技术

5.1 采种

长叶竹柏种子在霜降前后假种皮变紫褐色成熟,自行脱落。种子久藏或阴干发芽率逐渐降低,因此,种子宜随采随播,或混沙湿藏。为使出苗整齐,宜在播种前除去假种皮。

5.2 播种

宜采用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播种,种子较大,宜采用点播或条状点播方式播种,并搭荫棚或用芒萁(Dicranopterispedata)等覆盖,每天淋水1~2次,保持苗床湿润。

5.3 苗期管理

长叶竹柏幼苗不耐日晒,幼龄期宜注意遮荫,搭建荫棚,幼苗完全木质化后出去遮阳网。幼苗忌积水,淋水宜采用喷灌,少量多次,宜在早上或傍晚进行。移栽一个月后,可适当施以氮肥,施薄肥、叶面肥,施肥后过一遍清水,忌高温暴晒、雨前施肥。9~10月份,进入苗木生长后期,追施磷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

5.4 无性繁殖

长叶竹柏扦插繁殖时,宜选择已开花结籽的健壮植株的1~2年生带顶芽嫩枝及其下一段作插穗,在2~4月新梢未萌发前取插穗。扦插前用萘乙酸处理可有效提高发根率。嫁接宜在2~3月或9~10月,选择本种成年植株1~2年生健壮带顶芽或腋芽的枝条作接穗,用本种或竹柏(Nageianagi)的幼树作砧木,采用长枝切接或芽接和劈接均可[11]。

5.5 造林绿化

造林宜选择在阴坡或山脚山腰及土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环境。造林宜用2~3年生苗,庭院行道绿化宜用10年生幼树。幼林要及时除草, 在栽后前3年,每年抚育2次。抚育时,宜做好补植、清除杂灌木、松土、追肥等项工作。在其生长过程中,宜注意防控炭疽病和煤污病,病害发生时,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喷施[12]。

6 建议

(1) 加强野生长叶竹柏资源的调查和保护,进一步开展长叶竹柏快速繁育、高效栽培和综合利用的开发研究。

(2)在幼树培育、成林管理和景观构建等方面要根据长叶竹柏生长规律来采取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

(3)积极探索其化学成分,尤其是天然抗菌活性物质方面的研究,以期为长叶竹柏在农林业上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幼苗种子生长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最优育苗基质配比促番茄幼苗生长
碗莲生长记
希望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桃种子
生长
可怜的种子
《生长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