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的高等职业教育品牌发展趋势

2021-11-28 12:41邢梦颖徐好芹杨凌雯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协同校企育人

文/邢梦颖 徐好芹 杨凌雯(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一、新时代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品牌的必要性

(一)落实国家发展教育改革的要求

高职院校在我国各个行业的人才输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创建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则能够进一步提升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效率,并针对我国各行业的发展进行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由此可见,新时代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品牌能够更好地落实国家发展教育改革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逐步增加,我国在各个行业发展中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行业发展层面来看,行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三类资源,即物质资源、财力资源及人力资源,而获取优质人力资源是物质资源、财力资源利用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创建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则可以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所需的优质人力资源,以此更好地满足行业的发展。另外,从企业竞争的层面来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步上升到人才之间的竞争,获取优秀人才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而高职院校创建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则是现代化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随着优秀人才的供应,能够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由此可见,新时代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品牌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在传统的院校教育工作中,很多院校在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培养方面有所不足,导致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缓慢,职业教育的目标无法实现。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品牌的构建,可以看作是高职院校对传统教育工作的延伸,借助新的教育模式,引导各专业学生在求学阶段就积极投身实践之中,并逐步提升其技术能力,因此该项教育活动的开展,更加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这对于学生职业技能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对于学生而言,专业技能的提升,可以看作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升华,在新型教育思想的指引下,能够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看待专业的发展,并对所学专业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借助新型教育模式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另外,从学生成长发展层面来看,创业可以看作是就业的特定形式,而且很多学生心怀创业的梦想,高职院校创建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则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业指导,帮助专业学生掌握特定的创业技能,以此更好地满足专业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由此可见,新时代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品牌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三)新时代背景下校企发展的趋势

高职院校创建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必然需要获得企业的支持,相对而言,职业院校和企业有着各自的优势,而且在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方面具有互补关系。在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工作重点则是发挥其教育优势,对专业学生进行科学的教育引导,以此不断提升其专业能力,并使其职业素养得到持续提升。在该项工作的推进中,企业则发挥其资金优势,为上述教育工作的推进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撑,随着人才培养工作的结束,企业则可以及时从中获取所需专业人才。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创建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能够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此更好地促进校企合作。

二、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协同育人现状

(一)严重缺乏国家的保障

在各个专业人才培养中,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重要基础是院校教育工作的完善,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中,仍然对比较固化的教学模式表现出较大程度的依赖,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缓慢,因此无法从学校教育层面支持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推进。在专业教学中,一些教师虽然会按部就班开展课程教学,但是无法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有效融合,很多学生虽然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能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但是在专业实践方面表现出力不从心,这一情况的出现,并不符合现代化人才培养理念的实际要求。

(二)没有进行深入校企合作,合作模式单一

高职教育阶段的校企合作中,合作模式单一首先表现为忽略了校内实训室的建设。首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很多院校虽然会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校外实训,但是忽略了校内实训室的建设,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学生的实际影响也会有所不同,由于缺乏校内实训,导致学生无法实现从理论学习到企业实践的有效过渡,进而影响到校企合作模式作用的发挥。其次,企业实习活动的形式化。在专业教学中,很多高职院校会定期安排本校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但是一些院校所安排的实习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形式化。一些院校将本专业学生送至企业后,基本上对学生表现出放任的状态,而对于企业而言,考虑到该部分学生并不属于正式员工,也不会严格要求。受此影响,很多学生虽然参与了院校安排的企业实习,但是并没有通过实习得到成长,其职业素养并没有因此得到提升,这就意味着校企合作失去了意义。这一情况的出现,很大程度在于对参与企业实习学生学习指导以及监管方面的缺失,无法引导学生结合专业所学高效参与到岗位实习中,在学生遇到困惑时无法及时提供指引和帮助,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管,致使学生对自身要求放松,因此对企业实习体会不深,职业素养因此得不到有效提升。

(三)校企合作激情不高

在校企协同育人中,一些高职院校并不注重专业教师团队的建设,导致校企合作激情不高,具体而言,首先表现为教师引进工作的不足,在教师引进过程中,忽略了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引进,而且在引进中忽略了对应聘者的系统考核。其次,这一问题表现为院校现有教师培训不足,在院校现有教师的培训中,忽略了校企合作理念的传递,因此很多院校教师并不具备这一方面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技能,进而影响到院校教育工作的推进。

三、新时代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品牌模式路径选择

(一)校企协同共育人才

在校企协同共育人才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实训室的建设。实训室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对企业的运作进行模拟,要求学生模拟担任企业特定岗位的员工,参与企业的业务活动,院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参与实训室的管理,并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在实训室的运作中,要围绕企业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进行模拟操作,比如以“项目式程序开发”为课题,要求学生模拟企业实际项目开发流程进行操作学习。选定中原地区为目标市场,由企业带着特定的开发需求进入课堂,设定相对应的环节技能需求,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情况进行模拟企业部门划分,具体可以划分为:售前、需求分析、前端开发、数据库设计、后台开发、软件测试、运维以及售后。具体操作流程如下:从售前部门进行项目竞标。需要分析人员根据得到的不同项目,进行用户的需求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形成需求报告供其他成员解读以便于其更好地实现此项目。前端开发人员需要根据需求设定符合用户要求的前端页面,保证开发后程序的美观,可读性强。同时数据库设计人员需要根据需求设定合适的数据库表,优化查询表信息的速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度。后台开发人员需要根据需求进行项目后台开发,实现项目的具体功能。之后由测试人员对产生的程序进行测试,给出可行性报告,决定是否可以投入应用。最后由运维和售后人员实际进行项目部署。以此为课题引导学生,能够加深学生对程序开发的环节把控。也可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以及沟通的能力。这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其次,要合理安排企业实习活动。合理安排企业实习活动,是校企合作的重要体现,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此,高职院校要定期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为了减少企业实习活动的形式化,院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实习的人数,在学生的企业实习过程中,需要安排教师陪同,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对参与实习的学生进行监督及实习指导,在指导过程中及时解答学生实习中出现的困惑,促使学生通过实习对专业课程所学进行不断的反思,并在反思中利用专业所学更好地指导岗位工作。院校还需要通过与企业进行必要的沟通,要求企业对参与实习的学生进行严格管理,没有必要因为学生的身份而区别对待。在进入企业后,需要围绕本企业经济业务的开展进行系统培训,使每一名学生明确自身的工作任务,然后正式参与到企业的岗位工作中。

(二)校企协同共建课程

在协同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高职院校要对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改进和优化,因为在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教材内容的讲解方面,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忽略,致使人才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在新形势下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要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可以将实践教学活动合理穿插到日常理论教育中,比如,教师可以围绕“项目式软件开发工程”这一课题安排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在此次实践活动中,以当地企业为主要对象,要求学生通过企业实地考察、员工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当地IT公司的开展现状进行全面了解,总结IT公司项目式开发的实际流程及效果,并结合专业所学对企业在该项业务活动中存在的经验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改进建议,在问题分析和解决对策的探索中,指导学生站在企业和服务对象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为了确保学生实践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对学生提供科学的指引和帮助,比如指导学生如何参与到项目中,如何沟通需求,如何进行软件设计,如何进行数据库设计,在每一次实践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将整个实践过程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在实践报告中,要求学生结合专业所学对课题内容进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则以此为依据了解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通过定期开展实践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将理论所学更好地融合到实践中,并通过一次次实践更加深入理解理论所学,进而在学习中逐步形成良性循环,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这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另外,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高职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并且要定期开展市场调研活动,通过上述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判断行业发展方向,并明确未来一段时期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以此为依据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院校专业课程教育能够更好地与企业和市场接轨,这对于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学校和企业共同就专业所需技能进行课程的建设,特别是在专业课的建设上,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打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模块,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课程能够真正地服务于企业,能够让学生毕业后用所学技能无缝衔接到企业工作中。也可以把企业的项目代入到课程教学中,让学生直接以项目进行学习,直接掌握到企业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学校和企业沟通密切,共同关注学生的课程建设,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品牌模式探索更合适的路径。

(三)校企协同共组团队

在教师团队的建设中,高职院校首先要注重新型教师的引进,其中,应该以企业人员为主,要求企业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并对院校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指引,随着新型教师人才的融入,为整个教育工作的推进提供有力的支撑。其次,要做好现有教师的培训。为此,高职院校要能够定期安排现有教师参与培训,在培训中重点进行校企协同理念的传递以及教育技能的传授,促使院校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环境的变化,树立新型教育理念,掌握新型教育技能,进而高质量参与到院校各项教育工作中,这对于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另外,为了确保教师团队质量,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通过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及时发现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不足,并指导其及时改进,这对于院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四、结束语

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的高等职业教育品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高职院校要明确认识到该项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明确教育工作要点,并从多个层面入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育指导,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猜你喜欢
协同校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