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贺,史凯旋,郭元凯,秦涛,侯明轩
人工关节的出现有效地治疗了严重性骨科创伤,尤其是末期骨关节病症,将患者出现病变的组织进行有效的切除和修整,运用人工关节代替受损的关节进行正常的机体工作,能够在最为理想的状态下,将患者的关节能力保留并使用,减少患者身体疼痛和心理病症,切实保障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增加生活质量。人工关节是通过手术来实现的。如果材料合理,适应症适当,操作技术优良,人工关节置换术有十年以上效果。但是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越来越多,而且患者年龄趋于年轻化,不再局限于老年患者,所以手术的功能和生活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广泛。传统的关节假体的设计尽量接近完美,但人工关节最重要的部分是人工关节与原关节的直接接触面。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学使用的材料越来越全面。使用更合理和更广泛的接触表面直径可以增加患者使用的有效性,延长人工关节的生命,并帮助患者将更合理,比如医学现在金属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使人工关节更接近病人的身体通过调整,减少磨损和痛苦不匹配造成的接触表面,并且更有效地增加了人工关节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减少了术后脱位、脱位等并发症,增加了恢复时间,有利于术后生存,可有效应用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本文对70例骨科创伤患者进行研究,评价人工关节治疗骨科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意义[1]。
便于选取70例创伤骨科患者,均为老年股骨颈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70例患者中,男37例,女33例,平均年龄(67.5±4.2)岁(范围61-74岁)。受伤原因:摔伤42例,车祸17例,其他原因11例。并发症:糖尿病17例,高血压19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3天内接受手术治疗,从受伤到入院的时间间隔为2h-1d。该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字。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按照创伤科常规诊疗流程进行常规检查和辅助检查,获取数据支持患者病情判断和治疗方案选择。明确手术指征后,在一定时间内给予手术治疗。手术前, 所有患者均行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患者取侧卧位,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如既往病史、用药史、过敏史、感染风险等)合理确定抗感染治疗方案,于术前30min进行抗生素的预防性治疗。
方法:(1)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切断外旋肌群,切断关节囊,然后取出股骨头;(2)正确修复股骨颈残端,为人工髋关节治疗做好准备; (3)根据类型的操作,应该进行适当的手术治疗,例如,聚乙烯内衬和人工髋臼的杯子应该正确地选择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应正确安装和人造关节接受股骨头置换的患者,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人工假体柄、金属球头的大小决定,于股骨上段的适当位置安装正确。(4)安装操作完成后,应注意外旋转肌的修复重建,按严格要求逐层缝合切口。
术后处理:考虑到人工置换术后早期可能存在的风险,医务人员仍需做好术后症状处理。首先,在体位上,宜采取肢体外展中性位,并注意长期卧床压疮的风险,及时改变体位。其次,本组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侵入性手术本身也增加了患者感染的风险。术后加强患者心电图监测和感染风险控制,对患者关节功能重建具有重要价值。疾病监测过程中,所有的病人在这组被进行了复查血常规检查术后第一天,根据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的变化,我们决定抗生素的治疗计划(包括调整类型的抗生素、剂量和时间)的变化。为了确保患者能尽快适应和融入社会,本组患者还增加了早期功能锻炼:(1)功能性锻炼;病人被告知的关键点的早期运动疗法和联合训练的指导在病情稳定的前提下。(2)遵循“一步一步”的基本原则,脚踝弯曲和扩展的主要运动操作后1-2天,而运动可以增加强度或步行训练在3天之后可进行操作。
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治疗过程进行概括总结。术后1d、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47分,疼痛44分,关节活动度5分,畸形4分。计算治疗过程及术后恢复过程中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组患者经人工关节治疗后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治疗及恢复期均未发生伤口感染。2例患者评价结果为尿路感染(轻度),用药后症状短时间消失,提示整个手术比较安全。随访3个月,70例未见假体脱位松动。Harris评分显示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良好[2]。
骨科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类型,即股骨颈骨折,该骨折多见于老年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髋关节疼痛,无法站立和行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身心,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目前,使用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对大多数终末期骨关节创伤患者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最大程度恢复患者关节的功能。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主要是指用陶瓷、金属、高分子聚乙烯等类似人体的材料制成的人工关节假体,在患病的关节上采用手术技术代替受提关节[3]。
人工关节治疗是一种常见且成功的手术方法,可用于创伤骨科患者的治疗,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更快康复。技术主要是指使用金属、高分子聚乙烯、陶瓷和其他材料,结合人工关节功能、结构、形状和其他人工关节假体,和使用外科手术技术进入病人的身体,是一个新的治疗技术,取代了受影响的联合作用,可以有效地减轻疼痛,帮助病人恢复关节的功能。该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时间短、患者耐受性低等特点,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将大大降低。与其他手术相比,人工关节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考虑患者的实际需求,包括其身体状况、医疗状况、经济状况等,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治疗,以确保临床疗效,减少感染。此外,在围手术期和恢复期,还需要为患者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避免辛辣油腻的刺激,还需要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4]。
综上所述,人工关节技术在骨科及外伤科治疗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