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迟少珍 (四川省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
随着近年来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在临床治疗工作开展期间,也逐渐重视到了临床疾病的防治工作。以宫颈癌为例,受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危及女性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会对其身体健康产生危害,致使女性出现不孕不育的情况,针对病情比较危急的患者甚至会出现死亡,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们逐渐重视了该疾病的防治工作。
病因:针对该疾病,主要发生在患者宫颈部位,属于一种恶性肿瘤,其中高危型HPV感染是诱发该疾病的主要因素,基于疾病发展的特点,在临床治疗工作开展期间,落实疾病的早期防控可有效加强风险因素的管控,增强患者的安全意识,以此可在一定基础上提升疾病的治愈率,为患者取得更好的预后。
诱发宫颈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危型HPV感染导致,且在日常生活当中,针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其体内的HPV抵抗力也会普遍降低,由此就给予了病毒有机可乘的机会。针对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的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患者、性生活过早或者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此间,性伴侣人数越多,患者的发病率也会显著提升。在感染HPV后,长期吸烟,且多孕多产,长期存有生殖道感染以及阴道菌群失调的情况,都会增加宫颈癌发生率。
症状:针对处于不同阶段的患者,其临床症状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该疾病,患者早期症状不显著,此间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出现接触性出血、阴道异常流血的现象。在肿瘤逐渐增长的过程中,会对患者邻近的组织器官进行压迫的侵犯,致使阴道流血,而针对患者之间的个体化差异,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阴道异常排液、伴有血丝以及腥臭味, 此间如果肿瘤组织有坏死以及感染的迹象,分泌物就会呈现为米汤样脓性恶臭分泌物。在疾病发展至晚期,还会对患者邻近组织器官进行侵犯,如直肠受到压迫、盆腔神经,患者伴有尿频、尿急、下腹疼痛、肛门坠胀的情况,针对病情严重者还会出现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大小便困难以及阴道大出血的迹象。
治疗:在临床治疗期间,常见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方式,在具体实施治疗期间,还需遵照患者的个体化差异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其中,针对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宫颈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超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此间,要根据患者所处的年龄阶段、疾病类型以及疾病发展阶段来选取相应的治疗方式。在治疗期间,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式均会对患者带来一定的损伤,因此为确保患者能够取得更好的预后,就需结合患者采取治疗方式的特点全面落实患者的管控工作,做好治疗后的营养支持,加强临床并发症管控,以此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针对该疾病,多集中于中老年群体当中,60岁至70岁为该疾病的高发阶段,但受人们生活习惯改变的影响,该疾病的逐渐向年轻化的趋势发展,在此期间,随着HPV疫苗的上市,大部分女性朋友纷纷去打HPV疫苗,来做好宫颈癌的预防,但是整体而言,对于该疫苗,在接种期间,还对年龄有一定的限制。因此,作为相关部门,要确保疫苗接种工作的有效开展,就需全面落实HPV疫苗接种知识的科普。
目前,上市的HPV疫苗主要包括二价苗、四价苗、九价苗。其中,二价疫苗主要适应16、18型两种HPV病毒,接种年龄:45岁之前;四价疫苗主要适用于6、11、16、18病毒,接种年龄:45岁之前;九价疫苗主要适用于6、11、16、18、31、33、45、52、58这九类型,接种年龄:16-26岁。但是针对HPV病毒,目前发现有120多个型别,因此在接种宫颈疫苗后并不能预防所有的HPV病毒感染,为有效降低该疾病的发生率,在防护工作开展期间,除了打疫苗,还需做好两个检查。
在临床当中,针对宫颈癌,常见的筛查包括TCT(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PV两种筛查方式,在具体实施检查期间,根据女性所处的阶段不同以及个体化差异,应用的筛查方式也有一定的区别,通常建议筛查工作于21岁开始,21-29岁女性:每3年进行1次TCT筛查。30-65岁女性:每5年进行1次TCT联合HPV筛查,也可每3年进行1次TCT单项筛查。65岁以上女性:应严格按照相应规定进行了筛查,此时可终止筛查。但是在此期间,如果接种HPV疫苗,还要按照相应规定开展定期筛查工作,接种HPV并不代表完全抗病毒,在其他类型HPV的作用下也会增加宫颈癌的风险,因此在临床当中,除了做好宫颈癌疫苗接种外,还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尽早发现疾病,落实早期防控以及治疗,避免疾病在长期发展期间对女性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带来危害。
总而言之,针对女性,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全面注重宫颈癌疾病的防治工作,除了做好宫颈癌疫苗接种外,还需定期做好宫颈癌的筛查,加强日常生活管控,整改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做好个人卫生清洁,针对阴道炎、私处菌群失调的情况,要尽早予以早期治疗,以此来降低疾病对患者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