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技术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性提升建议

2021-11-28 10:32:18孙小斐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专家评估

孙小斐

(东莞市环保产业促进中心,东莞 523000)

环评技术评估为建设项目的落地提供了技术支撑,为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的审批决策提供了技术保障,因此,为了促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的有效发展,需要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指导建议,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的科学发展和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

1 环评技术评估的主要内容

环评技术评估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评估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评估[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评估主要包括评估建设项目对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遵守情况,对有关规划及准入条件的符合情况;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及保证长期稳定运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环境风险预测的合理性及提出的预防和减缓措施的可行性;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接受性;核算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是否满足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控制要求,采取的减排措施的有效性;公众参与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以及公众意见采纳与否说明的合理性。(2)环评文件的评估主要是针对环评文件编制质量的审查,包括环境现状基础资料的客观性与准确性;环境影响预测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及预测结果的可靠性;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调查或引用的基础数据的时效性和科学性;环评文件的标准化、规范化及环评结论的准确性。

2 环境技术评估的基本原则

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原则体现如下:(1)科学决策服务的原则。环评技术评估是在环评审批之前进行的技术审查工作,目的是为生态环境审批部门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在评估过程的方方面面都必须贯穿为环境管理科学决策的原则。(2)客观公正的原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主要审查环评文件的质量及项目建设中和投产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评估报告的结论必须依据实际情况,做到客观和公平公正。(3)相同标准的原则。环评技术评估需与环评文件采用相同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等,并对环评文件执行依据的准确性进行判断。(4)突出重点原则。环评技术评估应根据拟建项目自身的特点和建设地的环境特征,从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重点评价,明确重大环境问题的评估结论。(5)广泛参与的原则。在环评技术评估过程中,必须广泛收集和考虑相关领域和学科的专家、环评编制单位、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地周边居民及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对环评文件的环境可行性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6)技术指导原则。评估过程中,应对环评文件中确定的污染防治措施和设施提出有建设性的技术指导建议,并指出新技术的推广导向。

3 当前环评技术评估存在的问题

环评技术评估是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进行审批的重要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在环评技术评估过程中,由于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同时存在内部因素的不足,导致在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缺陷,面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对环评技术评估的有效性进行深入探讨,找出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弊端,提出提高环评技术评估有效性的策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2]。

3.1 评估过程受限制

目前国家不断提倡提高政府职能办事效率,环评技术评估的时限一再缩短,在20~30个工作日内要完成从安排评审会议到出具评估报告的整个过程,留给技术评估部门的审查时间有限,在此过程中,环评技术评估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同时当前环评技术使用的方法与过去相似,例如限制使用某些工具,技术和方法,这就导致在有限时间的评估过程中很难准确地识别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技术评估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3.2 技术评估的信息化程度低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工作中涉及到大量的基础数据,获取这些数据工作量大,采集时间长且来源多元化,评估单位又缺乏辖区内项目环保基础信息的数据库,或者数据库信息不完整,每一个项目的数据都需要耗费评估单位工作人员和专家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核查,严重降低了技术评估的时效性。

3.3 缺少健全及时的反馈机制

从环评文件编制到项目通过技术评估到最终获得审批的时间跨度比较大,在实际环评技术评估过程中,由于存在各种不稳定因素,导致现场环境或者环评文件中依据的法律法规、技术文件、标准或者规范等已发生变化,和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导致环评技术评估不能很好地发挥预测作用,对环评技术评估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3.4 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不足

环评文件的内容涵盖多个方面,除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多个专业学科外,具体项目又涉及不同行业类型,同类型的项目又由于原辅材料、生产工艺、建设规模和地点、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等的差异,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周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这对从事环评技术评估工作的专职人员的个人知识储备要求过高,很难找到完全符合要求的从业者,从而因个人工作能力的不足影响到技术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

3.5 评审专家考核机制缺失

环评技术评估目前仍采取单一的专家评估的方式,在专家评审阶段,抽取到的专家的个人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大多数评估机构缺乏对于专家个人工作能力的考核机制,导致存在部分未从事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专家,对环评技术评估的重点及关注点不了解,不能从专家的角度对环评文件和建设项目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从而影响环境技术评估报告结论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4 提升环评技术评估有效性的策略

4.1 构建科学的环评技术评估制度,突出评估重点

为了达到质量和效率并重的目的,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尽快构建全面有效的环评技术评估体系,推进环评技术评估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是分类评估,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分别由专人负责,项目负责人可以针对同一类别项目的工艺特点和污染属性进行专项学习,更快地掌握同类项目评估的要点,突出评估重点,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建立内部审核机制,定期召开部门内部集体审查会议,讨论负责项目评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既可集思广益地解决问题,又可以统一审核标准和要求,做到最大程度的公平公正;三是定期对环评机构开展交流培训,注意收集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复问题和典型问题,定期对环评单位进行培训答疑,提升环评文件的编制质量,进一步保障技术评估工作高效健康有序的开展[3]。

4.2 加强环境评价技术信息化建设

在我国科学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活跃发展的现状下,在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评估中,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撑环评文件中大量数据的核查工作,可以大大提升从业人员和专家的评估效率。地方政府应尽快支持建立涵盖辖区内的环保基础信息的数据库,构建监测、地形、气象、水文、污染源清单等环评基础数据的采集系统,并增加各类环评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推广在技术评估过程中积极使用大数据分析、数值模拟、分析预警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同时还应加强环评相关法规模型的标准化建设,以保证环评技术评估的规范性。

4.3 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及时的信息反馈机制

环评技术评估是为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项目审批决策提供技术支撑的一项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行业,同时环评文件从开始编制到审批结束,时间跨度比较长,在这整个过程中,为了保证评估过程的整体质量,需要建立健全及时的信息反馈机制,准确地反应环评技术评估工作的相关信息,以便于环评单位和建设单位能及时的根据得到的信息对环评文件的内容和数据进行修改和矫正,进一步缩短评估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4.4 加强评估人员的专业培训

鉴于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事环评技术评估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也需要保持在一定的宽度和深度,为了保证环评技术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是参加国家环评评估中心开展的不同行业的环评案例培训课程,让从业人员可以及时了解不同行业工艺特点、典型原辅材料清单、产排污环节、污染物形态及排放特点、行业污染物治理新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拓宽评估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面;还需要准时参加国家新发布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规范导则、标准等的专题培训班,深刻解读新政策文件的要点和使用规则,使评估人员能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新政策文件的导向作用。二是加强各省市内部评估机构的技术交流,定期开展交流会,有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同时提出在新政策文件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阻碍,有利于借鉴周边技术评估单位的成功案例,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更好地为生态环境审批部门、环评编制单位、建设单位提供高效的服务。

4.5 完善专家库建设,建立考评制度

为了保证专家评审过程的有效公正,各环评技术评估机构应及时构建专家库内专家的考评管理系统,建立入库专家的个人档案,并制定打分规则,针对项目所请专家在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水平、知识储备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考核打分,并对入库的专家实行动态管理,对专业知识不扎实、打分不及格的或在评审过程中存在行为不规范的专家,要及时反馈并清理出库。

5 结论

环评技术评估是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项目的重要依据之一,评估工作效率的提升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针对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行动,保证环评技术评估的有效性快速提升,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有序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专家评估
致谢审稿专家
计算机应用(2022年2期)2022-03-01 12:35:06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请叫我专家
评估依据
专家面对面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5
养殖的环境影响
洙赵新河扩大治理环境影响分析
治淮(2013年3期)2013-03-11 20:05:29
最终评估
世界科学(2013年11期)2013-03-11 18: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