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文影响的研究

2021-11-28 08:20:18宋明琦罗清虎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水文气候变化

宋明琦,罗清虎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测报中心,青海 西宁 810008)

在人类社会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人们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环境影响较大,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愈加严重。作为一个世界性话题,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对水文环境影响,进而合理规划和管理,便于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并寻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点,为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水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气候变化对水文资源影响较大,关乎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全球经济飞快发展,导致全球的气候变化趋势明显,对水文环境的影响较大。气温升高,土壤水分过快蒸发,会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威胁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降雨季节的降水强度或使水文灾害频繁出现,同时可能会改变水汽循环速度。由于水资源项目规划不合理,或是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会导致海平面升高,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所以,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水文环境之间联系密切,需要摸索具体演变和循环规律,寻求合理措施予以把控[1]。

2 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水文环境的影响

2.1 气候变化对水文环境的影响

以往的气候变化相关研究,主要表现在人类活动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才开始掀起了关于气候变化对水文环境影响的研究,还有很多学者对人类活动下水资源脆弱性与水文循环相关特性进行研究分析。需要注意的是,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联系密切,对水文环境影响存在交叉。在人类活动中,城市化建设、土地利用,以及农业生产灌溉等行为,都可能改变土地覆盖,大力兴建水库也会导致水资源转移,改变水环境,破坏生态系统平衡。

结合国内相关研究,通过设立关于气候变化对水文环境影响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探究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变化影响情况[2]。国外在研究初期,为了探究气候环境、水文环境的关系,收集某流域历史数据,建立多元回归关系,选择合适指标来剖析气候因子变化对流域径流的不良影响。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此种方法有所欠缺,如果缺少气候和径流长期历史数据,难以应用在未来气候情景分析工作中[3]。目前主要是选择全球气候模式来模拟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气候因子变化,基于降尺度法模拟全球尺度气候变化,以及流域径流变化情况,将此类数据输入到水文模型中,探究气候变化对水文环境的不良影响。所以,区域气候模型已经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精度较高,可以获取精准数据,谈及流域尺度下气候变化的空间分布情况[4]。即便气候变化对水文环境影响较大,但具体的影响程度计算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摸索和完善。

2.2 人类活动对水文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水文环境影响较大,所产生的水文效应呈现双向性特点,但是这一影响程度的计算难度较大。人类活动对水文环境的影响,通常只是大概估算,或是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长期观测的水文环境资料,基于合理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与估算;依据水量平衡原理构建数学模型,把握其中影响因素,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具体大小;基于流域水文模拟法,收集以往人类活动影响资料,寻找合理参数,基于模型来判断和分析人类活动对水文环境影响。但从实际上来看,人类活动的不确定性,因此最终结果可能同实际情况存在显著差距。

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来看,通过水文模型法可预测土地开发利用对径流的影响。有很多研究,是探究土地利用对水文环境的影响,重点分析城市化建设对土地利用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使用水文模型法来探究人类活动对水文环境的影响,基于土地利用和覆被参数,便于深入研究水文效应具体情况。

2.3 降水量对水文环境的影响

降水量对水文环境影响较大,日常降水可以美化环境、降尘,在地表上形成雨水径流,将灰尘带走,汇入到河流。降水量较小情况下,依靠河流自身的自我恢复能力可以实现有害物质净化处理作用。降水量过大,则会带走过多的有害物质到河流中,从而超出河流自身的净化能力,污染水环境。另外,很多干燥地区降水量少,会导致区域干旱,威胁到农作物正常生长,还会危害人体健康。对于炎热夏季,气温高,氧气含量会减少,促使细菌滋生繁殖,有机物大量分解,致使氧气含量不足的问题更加严重。长此以往,水质将会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弱化水环境的自净能力,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3 减少因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对水文环境影响的措施

要减少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文环境影响,需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积极践行到实处,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同时,助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体有以下几点措施:

3.1 加强温室气体控制

国家在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开始进一步关注水文环境保护工作,实现水文资源优化配置,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在充分调查数据支持下,制定合理的温室气体排放编制,指导后续工业生产活动的开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避免加剧温室效应。不仅仅是国内,国际范围内也开始提高气候变化影响认知和重视,制定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这一不良影响,渗透低碳环保理念到社会生产生活中,并做好水体环境保护,实现绿色生活。

3.2 推行人工降雨

目前全球降水量逐步下降,但是气温却在不断升高,因此水资源储量也在大幅度缩减。对于一些气候炎热、干旱现象严重地区,如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匮乏,伴随着降水量逐步递减,严重威胁到草木正常生长,使水资源供给矛盾突出。为了解决此类问题,通常选择人工降雨方式来增加降水量,改善干旱环境问题。总地说来,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断升高,包括水库修建,土地开发利用,工业生产用水等行为,都会对水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应正确看待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不良影响,尽可能降低极端气候出现几率,维护生态平衡。加深气候变化解读和分析,探究具体变化原因所在,结合生态环境特性来把握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措施来预防极端气候出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如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森林资源具有净化空气功能,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少温室效应。

4 结论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文资源的优化配置。面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随之变化,因此,新时期应该做好水资源分析和处理,制定有效措施来应对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改善水资源脆弱性特点,优化水资源配置,力求维持生态平衡。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水文气候变化
2022年《中国水文年报》发布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水文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
太阳能(2015年7期)2015-04-12 0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