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斌
(定西市渭源县峡口水库运行调度工作站,甘肃 定西 74820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效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对生活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建设水库,我国持续加大投入,从而创建了更多水库,但由于我国有着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所以也就致使水库整体来说比较分散,当某一个地区出现干旱等现象时,很难在第一时间为其进行灌溉,这也会对我国经济发展情况造成影响。另外,水库的管理和运行与水库的生态环境之间互相依存且影响,对于水库环境而言,水体和地质是重要内容,水库生态系统更多时候都依存于地质和水体。同时,水库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水库的发展与管理工作。由此得知,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管理与保护上必须要保证二者之间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库可以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和价值。
水库的发展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保障,还能实现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但由于出现重建设、轻管理且不注意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理念的影响,导致很多地区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出现问题。
在我国的许多水库周围都有一些工厂,这些工厂在水库周围常年排放工业废水同,再加上农业用水和水产养殖的一些化肥会导致水库的水质恶化。主要是因为水库周边的工厂排放的废水本身就含有较高的重金属、化工物质以及农药等,从而造成了水域出现平衡问题,导致水体失去了以往的自净能力[1]。当水库中涌入了大量的氮、磷等一些有机物质,那么就会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富营养化会对水体的水质造成影响,从而使水变得更加浑浊,阳光很难穿透到水层之中,从而对水中的一些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破坏,可能会造成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不管是水中溶解氧变少还是过多,都会影响水体生物的生命,从而导致鱼类出现死亡。又因为水体富营养化,对水面上生长的蓝藻和绿藻等一些大量水藻都会带来影响,破坏其完整性,逐渐成为绿色浮渣。从而致使在厌氧条件下,底层堆积的有机物质分解出有害的气体,或者是大量的浮游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也会破坏鱼类的生命。
我国还有一些水库建在山区,因为山区地理位置的原因,所以山区的水库更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再加上山体两边的下部长时间置于水中,会引发山体滑坡或者塌方的问题,建设大型水库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能引发地震的发生,主要原因是水库大坝本身的重量会对地壳带来较大压力,使其产生轻微震荡,最终发生地震[2]。
通常情况下,水域盐碱化的现象大多都会出现在北方地带,很多淡水生物由于不耐盐,慢慢消失,一些耐盐或者是喜盐的生物数量持续增加。碳酸钠型湖总体碱度以及pH值的升高,会对一些生物的生存带来一些威胁,同样的盐度下,相比较其他盐水湖,整体物种种类非常少[3]。对比无脊椎动物和藻类,鱼类对盐碱度的耐性相对较低,当在盐碱化这一步骤中,就会出现种数减少。
在水库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污染物的处理工作。日常水库运行管理之中,若没有科学且有效处理水库区域的污染物,就会造成水库区域的水的质量出现恶化,并且导致水域生态呈现失衡状态,大量的有机物质以及营养盐类会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水中的大量生物都会出现死亡,从而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以攀枝花市为例子,该市的胜利水库是整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域,且有效承担了防洪抗灾的作用,同时也为攀枝花市南岸城区供给了大量的生活用水,且保持着富裕的水量。水体质对于水库而言非常重要,若没有科学处理,水库的污染物就会对水库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破坏,并且还会对周边生活的居民造成健康威胁[4]。
在日常管理水库以及水库运行过程中,需要加强一些重点环节,而实际上,我国当前众多水库在管理工作中,对重点环节的意识和掌握并不足,且整体管理思路单一、不明确,没有着重考虑水库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也没有明确的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意识,从而导致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没有取得良好效果[5]。
对水库周围的一些有害物品加以严格控制,比如工厂排放污水、生活污水以及投放饲料等。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明确禁止水库周边出现毒鱼、电鱼,或者利用其他方法盗取水库中的鱼资源。禁止相关人员在水库周边从事游泳、畜禽、餐饮等方面的行业。制止任何人将与水源保护无关的项目建立在水库资源保护的区域内,或者是堆存大量垃圾或废渣。各个地区的水库管理部门必须要对水库周边存在的具有污染的企业进行严控,要求其关闭[6]。另外,除了加强对水库污染程度的管理,还要针对管理模式创建合理的管理制度,以此对水库周边污染的管理工作加以辅助。
在对水库进行管理时,要对下游河道的需水量进行考虑,并维持其根本功能。比如,河流的输沙、冲沙以及自净能力,维护好水生生物的繁衍生存。对湿地,河流廊道以及湖泊的需水量加以考虑,从而达到河流生态的要求[7]。对天然水库的下泄形式进行模拟,要求在模拟过程中使其达到天然水文的特质,为河流里的生物生长和繁殖带来天然条件。比如在水库建设之前,充分对生态过程与水文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且基于此结合水文在水库建立之前的状态分析结果,针对生物繁衍发展的条件,建立有利的环境。
水库的运行不仅要达到经济发展需求,还要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创建社会和生态效益共同满足的评价指标及方式,在对环境与生态进行保护的根本下,充分彰显防洪调度以及兴利的价值。对需要补偿的主体加以确定,有关政府部门一定要全面落实监督以及管理工作,落实好水库上游与下游之间的协调发展,且完善管理制度,对灌溉、旅游、生态以及防洪之间的关系展开协调。政府工作人员不仅要创建监察队伍,还要维护水秩序,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干预预防治理工作。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加大巡查的频率,全面贯彻执法监察,对违章案件进行查处,严厉制止与查处水库出现的违规行为。同时还要结合地方林业,水政监察队或者是派出所等一些部门实施专项执法,进一步提升执法效果。
要想实现水库管理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只依靠相关部门的管理远远不够,因此,应该充分发挥社会群众的力量,加强其水情保护意识,且使其加大对法律以及环保内容的了解,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以及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利用长期宣传以及集中宣传两种宣传方式,结合职能工作与治理工作,且针对当前水库实际发展状况,引导社会群众进行不同的文化活动[8]。利用高频率的文化活动以及节假日的宣传工作,二者结合让更多群众能够意识到水资源保护的关键性,且逐渐培养自身的环保意识。对当前比较滞后的水资源利用和开发的规划方式进行创新,使其转变成协调型的持续利用水资源的规划,同时还要对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理论基础进行拓展与优化。
各个地区的水库管理部门都要严格落实国务院提出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和对策。对控制水库的指标加以明确,积极展开防治水污染的相关计划,同时还要完成水库的修复工作和保护工作,进一步提升水库环境的监管力度,管理入库河流,对建立饮用水源的保护区域以及养殖污染全面展开调查,从而达成持续优化水质,水库与生态环境得到的修复目标。对水库的水质进行监督,适当对水库周边的环境加以改善,不仅保护水库资源和水质,还需要加强防防范治理工作,以此落实持续的水资源发展,整治水库区域的环境,优化水库生态系统,使其呈现平衡状态,从而实现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持续发展。在改善水库区域内的水质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生态措施,要具备条理性完成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加大对修复水库区生态的工作力度,在水库中种植一些具有耐水、挺水的植物[9]。渔政部门也要经常进行增殖和流放活动,以此对水库中的生态环境平衡程度给予维护。
综上所述,在水库日常管理工作中,除了要全面彰显水资源的使用价值,还要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但在水库管理方面,特别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在实际展开水库管理工作时,各大部门都要互相协调,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应,还要加强对水库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促使水库管理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协调发展,进一步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