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凤,杨丽清,杨建华,杜彩霞,刘晓丽,高鸿永,高旭日
(1.内蒙古河套灌区义长灌域管理局义长试验站,内蒙古 巴彦淖尔015100;2.陕西秦草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712000)
引智发展,是国家倡导的一种发展方式。对于一个位置偏僻的基层灌溉试验站,引智在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对灌溉试验工作作出了怎样的贡献?思考和总结这些问题对于试验站的进一步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义长试验站全称是“内蒙古河套灌区义长灌域管理局义长试验站”,1973 年批准成立,当年建成运转。目前担负着义长灌域全灌域地下水监测井网的建设与管理、灌溉水利用研究与推广工作。义长试验站的职责是灌溉试验研究,同时在节水技术与土壤墒情分析预报应用、地下水监测井建设与维护、灌排水质检验检测、暗管排水、盐碱地改良等方面也具有优势。40 多年来,在管理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自身努力,引进科研院校,共同开展合作课题研究,在先进水利技术研究与推广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为全灌域灌排水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河套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了一定贡献。
大体可以将过去的47 年划分为3 个时间段:以灌域地下水监测井网建设和观测为主要工作阶段(1973—1998 年),引进武汉大学、内蒙古水利科学研究院开展秋浇灌溉制度、水盐动态研究和秸秆隔层控盐研究(1999—2008 年),在同武汉大学进一步加深合作的基础上同时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和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开展了农业综合节水技术集成、盐碱地高效利用、灌域水平衡试验观测、地下水对植物影响等研究(2009 年—)。
第一个阶段,以灌域地下水监测井网建设和观测为主要工作,同时参加了“引黄灌溉水泥沙观测”项目;同河海大学、巴盟水利处开展了“地表水、地下水联合应用的试验研究(1986—1988 年)”;同内蒙古农牧学院、内蒙古水利厅、河套灌区管理总局开展了“河套灌区灌溉效率测试与评估研究(1986—1989 年)”;开展了“小麦套种覆膜玉米灌溉制度试验研究(1993—1996 年)”和“内蒙古河套灌区七排域明沟排水效益监测研究(1998—2000 年)”。
第二阶段,“河套灌区合理秋浇灌溉制度研究(2000—2002 年)”项目被引进武汉大学,通过多方调研,在永联基地建立了33.33 万m2典型区,开展了秋浇灌溉制度试验研究,并随着对水盐动态研究的不断深入,同武汉大学在典型区的基础上又建了667 万m2监测区,持续地开展了不同尺度水盐运移监测及研究。在此期间同内蒙古水利科学研究院在永联基地开展了“不同秸秆隔层材料对河套灌区土壤水盐运移研究”项目。开发了“IC 卡地下井水位(水温)自动采集和数据处理整编分析系统”。
第三阶段,通过开展“黄河上中游次生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及“可资源化烟气脱硫副产物改良碱化土壤技术中试与示范”项目,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在永联基地建设了42 个定点观测微区和自动气象观测站,对不同耕作措施改土治碱进行了多年定量观测研究,并开展了盐碱地药用植物种植的研究。同北京师范大学水科院建设了义长灌区中游监测区,开展了“干旱灌区入渗蒸发条件下饱和与非饱和带水盐交换关系及耦合迁移机理研究”。同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开展“内蒙古义长灌域水平衡试验区观测”项目。同中国水利科学院进行“排水暗管不同布置参数与运行方式对节水减排控盐的影响研究”。在此期间同武汉大学进一步加深了合作,建蒸渗仪1 座,微区38 个,建设“干排盐监测区”1 处,共同开展了“农业综合节水技术集成研究”。为进一步有效利用灌溉水,参加了“巴彦淖尔市农田灌溉有效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通过开展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试验研究成果。截至目前,义长试验站共取得内蒙古水利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 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 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参与了《内蒙古河套灌区暗管排盐设计及施工规范》编制工作,参与了《河套灌区盐碱化耕地综合改良技术规程》编制工作,发表论文54 篇。
义长试验站是最基层的试验站,地理位置偏僻,严重缺乏技术人员。虽然有永联试验基地,但因缺少项目支持,利用率不高,没有气象等基本的观测设备,基础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化验室设备是多年前的产品,化验员还在用多年前学习的笔记进行操作。为了提高技术力量,推进基地建设,完善、提高化验室设备及技术,进行智力引进,其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积极参加县、市、自治区科技活动,邀请有关专家参观访问试验站,提供试验场地,积极引进合作项目。开展的活动,一方面给试验站科研带来了新鲜的血液,直观地了解到新的思维方式和最新的学科前沿领域;另一方面又可以向同行专家展示自己优秀的科研成果,并将这些成果推向外界,从而有利于试验站科研人员参与重要的学术活动,增加影响力。
义长试验站主要为灌溉服务,多年的科研工作主要围绕灌溉与排水。灌溉是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水以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农作物稳产高产。但河套地区因自然条件土壤盐碱化严重,灌溉除要满足植物生物所需水,还要淋洗土壤盐分,起到压盐改良土壤的作用。通过耕作措施也能抑制土壤返盐,起到改土治碱的作用,特别将灌溉与耕作、生物、化学等措施结合起来,对盐碱地进行综合治理,反而能提高水的利用率。所以为了管好、用好灌溉水,给灌排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需研究盐碱地综合治理及高效利用技术。2009年借助农业部行业专项“黄河上中游次生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将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引入。通过实施项目,试验站技术人员亲身体验到耕作对抑制土壤返盐的作用,在发表的《内蒙古河套地区盐碱地改良关键环节》一文中进行了具体阐述,引进优秀智力,提高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学术创新能力。引进单位的教师、学生通过学习试验站多年的灌溉试验资料及经验,对灌溉在土壤改良中的作用产生了新的认识。提出一些灌溉改良措施和方法,促进基层试验站及其合作院校的交叉、融合,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引智的主要目的是加强自身队伍的建设,提升自身队伍的原始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把高水平科研院校请进来合作开展科研项目的同时,需要不断壮大自身的队伍,形成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并根据灌域、灌区现有的情况,开展创新研究,解决当地面临的科技问题。研究盐碱地改良、暗管排水技术的部门已经形成一个极富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研究团队,学术成果不但得到区内外的广泛认可,还越来越多地解决了灌区面临的科技问题。如为解决地下水咸水区域的盐碱地开发和利用中的难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武汉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利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共同开展综合治理盐碱地及高效利用研究,通过建设蒸渗仪、微区、监测区、暗管排水效果研究示范区,基地建设得到很大发展,为开展不同尺度水盐平衡、水量平衡试验、耕作改土治碱奠定了基础,近年永联基地承担了多个国家、行业、地方科研项目,使过去的资料得以应用和延续。为进一步改善试验环境,给引智工作创造条件,在管理局领导的重视和协调下,对基地办公条件进行了改善。新建办公室400 多平方米,对旧办公室进行了维修,对院落进行了整修。现在试验地整齐有序,试验室宽敞明亮,办公院落绿树成荫,藤蔓成棚,鸟语花香,试验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无论试验站的技术人员还是合作院校的师生,其工作、生活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完全可以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工作中。
同合作院校共同开展试验工作,引进了大批优秀智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提高学术创新能力。每年灌域春播墒情、秋浇墒情及秋浇用水趋势预报是试验站需要做的工作。为了方便应用,通过增加近年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变化曲线图等信息给灌域灌排灌溉管理工作提供多角度参考依据,增加了实用性,使墒情预报工作被重视。
试验站有50 多年的灌域地下水监测资料,技术人员对资料进行了整理与分析,提出了灌域地下水变化趋势,对合作项目的开展和灌域内有关工程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引智需要根据“以我为主、按需引进”的原则并有所侧重。以盐碱地改良为例,在改良盐碱地及高效利用项目中各有所侧重,作为灌溉试验站,其作用是为灌域灌排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因此在智力引进的时候,更加偏重水利的应用和发展。智力引进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学术报告、讲座、长期科研合作等。应该善于利用这些形式,有效结合,以达到最优的效果,比如科研一线的学术骨干无法长时间来基地工作,应该邀请其做短期访问。对于一些已经取得重大成就,但是已经退出科研一线而年龄合适的学者,应该争取其长期给予指导与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尽快吸纳较高层次的年轻技术人员,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才能把引进的人才培养得出,留得住。
智力的引进优化了基层试验站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人才,提升了基层试验站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产生了一些具有创新力的学术成果,促进试验基地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了基层试验站与科研院校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大大推动了基层试验站的发展。基层试验站应在引智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与改进,为基层试验站进一步建设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