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昕
(徐州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视,“汉服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内容,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汉服在公众场合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大众对汉服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甚至有些年轻人会把汉服当作日常衣着,用自身的行动去传播汉服文化。“汉服热”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
汉服也称“国服”,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并不特指汉朝这一个时期的服饰,而是指经过历史的长流,不断改造、改良的华夏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包括衣冠、鞋履以及配饰、妆容等一整个服饰体系。“汉服”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礼服型汉服,服饰庄重精致,一般来说是上衣下裙;一种是比较适应日常生活的常服汉服,如简单窄袖襦裙;最后则是适合劳作的汉服,一般是上衣下裤[1]。
汉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在向全世界人民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美和传统文化。汉服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在古代,作为当时生活必需品的汉服,也是随着社会和经济不断地发展而进行发展,甚至在一段时间之内经历了重大打击,最终在现代才得以复兴。
“汉服”的出现最早见于黄帝时期。中国完整的衣冠制度出现于先秦时代,严格规定了在何种场合穿怎样的服饰。在西周时代,百家学说成为主流,尤其是儒家思想在当时的地位特别重要,这对当时的服饰规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出现了“沈衣”,这种影响一直存于后世。这时汉服的形式基本已经确立。
汉朝时期的汉服受到了先秦时代的影响,有着先秦时期服饰的特征,并且在此基础上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改良。汉朝之后,汉服服饰开始变得多种多样,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服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宽大、宽松;唐朝时期是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发展都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外交活动也是十分的频繁。这一时期的人们以肤白貌美为主流,服饰多偏向于华丽精致的形式,颜色也是十分的多样化,半臂襦裙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流行的。
宋朝时期,随着“程朱理学”的发展,宋朝的服饰也受其影响。这一时期的服饰不同于唐朝,服饰多是淡雅素白,较为传统,以绿色、白色为主。元朝时期的汉服,由于受到少数民族执政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服饰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明朝时的汉服仍然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流行内穿马面裙,外搭袄子,适用于骑马打猎。而在清朝,清军要求所有男性剃掉额头前半部分的头发,要求必须留长辫,穿长马褂,而女性要穿旗袍,这种要求给传统的汉服发展带来了重大打击,濒临毁灭。
到了现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化的时代更加让传统文化重新走进了大众,特别是年轻人的视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在网络上发声,希望“汉服”能够再次成为中国人的日常衣着的呼声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我国提出复兴“传统文化”的口号之后,“着汉服,行古礼”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甚至有些人已经开始把穿汉服当成了日常衣着的一部分。
汉服不仅能够让我们看到中国服饰在各个时期的特点,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汉服也能够让人们体会到其丰富的内在含义。汉服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人们遮体的服饰,背后更多的是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我们可以从每一个时期的汉服服饰中发现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等特点。从现实层面来看,对于汉服爱好者来说,对于自己身着精美的汉服,能够从中获取极大的自信心,追求个性化的展现。对于尚未接触过汉服的人来说,往往都是因为对汉服外观精美的吸引才选择去了解的,但归根结底都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
汉服不仅仅是衣冠穿着,其中更是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这些文化渗透到各个方面,从汉代“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被统治阶级所推崇,其思想认为想要建立封建秩序,就要借助各种礼仪和象征体系,而服饰就是重要载体之一。
服饰虽然从外表看只是简简单单的几块布料,但也能表明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审美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人的言行举止起了制约的作用[2]。从近代开始,西方服饰文化对世界的影响逐渐扩大。汉服也逐渐消失在国人的眼中,这也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当前,复兴汉服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以更加客观的态度来对待汉服复兴传承这个问题,既不能过分夸大也不能妄自菲薄。汉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内容,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但汉服的复兴并不能以偏概全成复兴传统文化,汉服的受众对象大多是华夏汉民族,其他民族应该仍然保持其民族的独特性。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经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各种各样的文化相互交融,每一种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冲击。汉服多年以来,一直被推崇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复兴和传承汉服的过程不应该故步自封,更不应该封建保守,而是要用客观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将外来文化与自有文化有机融合,才是真正的保护与传承。
想要实现汉服复兴与传承,就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要正确发挥好政府作用。如今的市场机制,很多传统技艺的存在、流传都需要政府来进行引导,比如亚洲国家日本,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国民穿着民族服装,以及民族服饰穿着的特定时间,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这种措施既能突出本国民族服饰的重要性,又能让国民认识到穿民族服饰既是责任也是义务。其次,要注意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下,新媒体的传播力量不容小觑,尤其是现如今流行的短视频,通过短短十几秒的视频播放,就可以让观众产生极大的兴趣,通过这种传播形式向观众输出汉服文化,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民众的审美,可以更好地唤醒观众对汉族文化的热爱与向往,激发内心深处的渴望。再次,相关组织部门可以组织有关汉服的活动。如今,越来越多的汉服爱好者自发组织汉服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也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向身边的群众宣传汉服文化,虽然在某些程度上,部分群众会觉得在公众场合“着汉服”很另类,但这确实是宣传汉服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这些行为我们应当以客观鼓励的态度来看待。最后,传承和复兴汉服文化要有扬有弃,属于封建时代的糟粕我们应当摒弃,对于优秀的文化,我们自然要继续弘扬下去。
随着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对我国传统文化独特性的保护刻不容缓。就目前来说,我国在这一领域较为缺乏新颖性和创造性,因此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的汉服文化就更需要我们去传承和创新,这里的传承和创新并不单单指复制之前汉服的形式、特点,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结合现代群众的审美眼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否则设计出来的衣服将不会符合市场需求[3]。同时可以在现代服饰上点缀一些汉服最为经典的元素,除此之外,还可以开阔眼界,结合西方服饰进行有机融合,将汉服元素创造性地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
汉服元素的创新和传承,需要设计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深度挖掘其闪光点,深入了解汉服文化的内涵,整理分析汉服的发展史、服饰特点、工艺等,再结合现代服饰特点,让设计出来的衣服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同时也不缺乏传统文化的韵味。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创新继承汉服形制。在原先汉服的基础上,现代汉服省去了繁琐的部分,更为方便,将之前的形制传承下来,设计出了新式唐婚服等,在传统汉服的基础上又计入现代设计的美感,更加满足了现代人对时尚的追求。其次,创新继承传统技艺。汉服经历几千年的发展,自然有它独特的技艺和制作材料,传承制作手艺,更能够体现出细节美感。在设计现代服装时,将现代工艺和传统技艺相融合,设计出独属中华民族的服饰特色[4]。
汉服元素的传承与创新不能故步自封,需用世界的眼光来看待,要尽量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中华民族特有的服饰特色。同时,站在市场角度,现在的消费者审美能力很强,追求独特感,唯有在设计中融合其他元素,并使其能够拥有不同的选择,才能更加吸引他们的目光,所以,将汉服元素和西方风格合理地进行融合也是促进汉服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将汉服的盘扣、色彩等融入到西方服饰中,提升辨识度;西方服饰和汉服制作技艺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西方服饰强调立体感,汉服技艺繁多更为精致,如果在西方服饰的袖口上点缀汉服的刺绣,更能够体现西方服饰的复古感[5]。
总而言之,汉服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对于汉服的复兴我们应该理智对待,对于汉服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我们更应对其进行强调。汉服不仅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精神,甚至是一种信仰。在尊重传统汉服的基础之上,对于汉服的传承和创新是多元化的,可以借助汉服精华部分与现代服饰进行融合,也可以合理地与西方服饰相搭配,突显现代服饰特色的同时又不失文化底蕴。我们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对其进行创新,创新出属于中华民族特有的新时代汉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