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为你我受冷风吹》两个版本比较分析

2021-11-28 04:34陈少哲
黄河之声 2021年23期
关键词:林忆莲副歌李宗盛

陈少哲

一、版本介绍

《为你我受冷风吹》收录于林忆莲1995年1月25日发行的专辑《Love,Sandy》中,是众多华语情歌中的经典。1990~1992年,林忆莲三次获得香港叱咤乐坛流行榜的“叱吒乐坛女歌手金奖”,在1991年专辑《野花》中她就已玩转当时在国内还几乎闻所未闻的Jazz和r&b了。

喜欢林忆莲版本的歌迷们在她的歌声中能听出她的歌声中蕴含着洒脱、空灵、婉柔,和一种女人的自我解脱。在李宗盛作词作曲的笔下也让这首歌充满着恋爱的冷风。有网友评论说:“她用婉柔的嗓音,道尽了他的一份情意缠绵、缘尽仍留的以为。”在歌曲的编曲上,滚石唱片也是用了比较合适歌曲的配器。

胡彦斌近几年来被大家广泛认识和肯定的,是其改编歌曲的能力,特别是从歌手开始,大家认可了他“音乐魔法师”的身份。其实在更早的“全能星战”中,胡彦斌的改编能力就让人非常惊艳,特别是那首《没那么简单》,令现场的所有歌手(包括原唱黄小琥)和制作人起立称赞,而在决赛时《为你我受冷风吹》这首歌,经过胡彦斌和彭飞的改编过后更是被广泛认可,在胡彦斌改编后的这首歌,听够听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的心情和一股放下往事的力量,让感情能够不卑不亢。有网友评论到:“尽管失恋令人心痛,可在痛苦中依然能看见得见希望”,因此他也通过翻唱这首歌曲,拿下了2013年“全能星战”的总冠军。

在歌迷们争论两个版本那个更好听的时候其实也是能够说明两个版本的一些优点,但更多的人认为胡彦斌版本的更胜一筹。喜欢胡彦斌本版这边的歌迷们觉得:胡彦斌的改编版中的“我”就是胡彦斌,显得特别情真意切,歌词中写道“不必给我安慰,何必怕我伤悲,就当我从此收起真情谁也不给”,唱出了胡彦斌在爱情里其实也是需要安慰,不盼缘尽仍留慈悲,却也只是他以为。另外歌迷们也觉得现场版更加演绎的更加生动和感人。喜欢林忆莲版本这边的歌迷们觉得:林忆莲的版本中更多的是想去回忆一种经典,品尝一种情怀,觉得经典就是经典不能被打破。

同样歌曲,不同的编曲与演唱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本文试图通过两个不同版本《为你我受冷风吹》的比较分析,来探寻争议的本质。

二、文本分析

要进行《为你我受冷风吹》两个不同演绎版本的比较分析,首先要了解歌曲的创作文本。

1981年,年仅15岁的林忆莲加入电台当DJ,1985年发行首张个人专辑《林忆莲》,开始歌手生涯。《为你我受冷风吹》这首歌是李宗盛1995年写给林忆莲的歌,整首歌的旋律和歌词都非常打动人心,让我们感受到了李宗盛对林忆莲的爱意。在这首歌曲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当年李宗盛与林忆莲结缘于录音棚,从此二人互生爱慕,想要厮守终身。而此时的李宗盛已经是有家室的人了,两人的爱情也被各大媒体大肆渲染,林忆莲不堪舆论的压力,依然不辞而别,独自飞往加拿大的住所,试图遗忘这段感情。李宗盛得到消息后,义无反顾,追到了温哥华林忆莲的住所,那时已是晚上,早已心碎的林忆莲不想见他,所以大门紧闭,不让李宗盛进门。就这样,李宗盛在林忆莲的楼下苦等了一夜,而这一夜,也给李宗盛带来了音乐上的灵感,后来便写下了这首《为你受尽冷风吹》。

而胡彦斌何尝不是为情所困呢!唱这首歌的时候他也正是爱慕对象的时候,面对这段爱情,他希望得到一个美好的结局,结果可能就像歌词里面所表达的“这只是我以为”一样,而听众们也从他的演唱中听出了自己心里的“只是我以为”,这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喜欢林忆莲的歌迷们觉得:“林忆莲用她柔情细腻的声音向听众讲述这段爱情故事,她对文本的理解是想表达了一份爱,一份欲舍还留的爱。知道这一份爱不会有结果,可是就是放不下,只能抱有一点点奢望和傻傻的等,默默付出到再无回应。”

喜欢胡彦斌的歌迷们觉得:“胡彦斌对文本的理解更像一个理智却是伤透了的爱人,告诉全世界我不在爱你了,我所有的委屈也会在这首歌唱完的时候不再提起,从此不在打扰你的生活,你也可以不必记得我,只剩下经历之后的冷静和漠然,但是要你知道你是欠我的,让人心疼。”

不同的人听这首歌听出了不同的情感,有人听到的是冷,有人听到的是风,还有人听出了留恋。但是我认为不管是哪一种,表达的都是在爱情中那分无怨无悔的情感。

三、编配手法的比较

林忆莲演唱的原版《为你我受冷风吹》与胡彦斌演唱的改编翻唱版《为你我受冷风吹》的最大区别在于两个版本的编曲配器与演唱上,对于文本来讲虽然有改动,但是改动较小。

在编曲配器方面我们可以从其音色使用体系、曲式安排、伴奏织体、乐器表达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下面将分别进行对比。

(一)音色使用

两个版本用了不同的音色安排,林忆莲版本中歌曲从1-17小节和再现部分基本上都是钢琴在主导,在后面的段落安排上钢琴大部分时候都是处于一个远景和中景的状态,如主歌A1部分37-39等少许旋律美化突出(中景)。从第14小节,出现了Strings,它承担着歌曲的远景部分,大部分流行歌曲的远景部分基本都是由Strings构成的。在17小节歌曲从cymbal出现,推进副歌部分Drums出现,前4小节做了一个只有底鼓的设计,到后一句副歌情绪才推动起来,比较经典的律动是在二、四拍上演奏军鼓,也是以符合高潮段落所需要的音量与情绪与胡彦斌版本一样,在副歌部分Drums经常是担任歌曲的近景或者说一个动力结构,是歌曲从前面单一的音色形态到多层次发展,音响上面的提升。而贝斯是和鼓做了一些4/4拍相同节奏的处理。歌曲的间奏主旋律由Strings担任直到最终开放式终止F和弦回到主歌部分,并且在间奏的前一乐句出现电吉他演奏的副旋律,这也是流行歌曲中的经典配法。

胡彦斌版本中主音色也为钢琴,和林版不同的是,胡版的前奏,主歌与副歌加间奏都只用了钢琴音色在担任伴奏声部,直到结束也是一直担任整个歌曲的一个主导乐器,而前面的这种只有钢琴和人声的结合就像是说故事一样再娓娓道来。重复主歌部分的时候加入了鼓(29小节最后一拍才加),运用了经典的R&B节奏(在底鼓上演奏附点节奏,使音乐律动更富有切割化、跳跃化),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其实是用了电踩镲和真踩镲相结合,音响上非常棒。吉他部分是在30小节加入主要担任远景的作用,整个吉他是在以钢琴为主伴奏的基础下做一些辅助性的推动,在弹和弦的同时加入了Delay的音色效果以增加空间感。在演奏简单贝斯从44小节的gliss出现,有意思的是贝斯的设计第一拍和二拍与大鼓做了一个Articulation,第三、四拍的长音空出来让大鼓去走16分音符的附点。

可以说其实两者都比较贴近歌迷们的听感,我觉得前者在配器上比后者更花哨,但是这种花哨更多的让人感觉是一种模板化,可能这种感觉也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一直以来流行乐坛上大部分的作品会稍显花哨,同样的配器手法在乐坛上可以说已经超过了很大一半。后者运用的R&B节奏和摇滚的结合,给人一种与一般慢速抒情歌曲不一样的感受,让你能够明显的感受有一种打破传统,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你能够在这种慢速抒情摇滚的冷风中颤栗。

(二)段落安排

两版不同的处理结构最明显的地方体现在胡版的第50-56小节,胡版在这里加入了6小节的桥段,然后再推到主歌A部分最后一次反复,然后又在林版结尾的基础上又来了一次点题的歌词:为你我受冷风吹。

胡彦斌这样的段落反复安排可以看出是比较有新意有追求的,加上6小节桥段是在慢慢的释放情绪,但是这股情绪还是压抑着,这更多的就是在追求唱最后一遍副歌的释放。曲调是那么好听,那么委婉,又是那么需要去激烈迎合,再最后直至爆发。

(三)伴奏织体

二个版本处理较不相同,但都是循序渐进,有层次叠加。林版的在第14小节就开始慢慢的加入乐器,在进入副歌的时候与其他歌曲不同的是,只运用了底鼓,没有军鼓的出现,再第二乐句副歌出现的也是鼓边,这里的安排是想把力量放在后面反复的段落。而胡版则是在主歌重复部分才加入鼓、吉他等其他乐器,织体上才慢慢开始丰富,而鼓的处理是先用R&B节奏来缓和、压抑这股冷风,直到反复的副歌律动是在二、四拍上演奏军鼓,以符合高潮段落所需要的音量与情绪,这种处理也是想把故事娓娓道来,直至释放。

首先在主干织体上二者其实都是选择了钢琴,但不同的是林版用了弦乐作为歌曲的背景(远景),弦乐作为古典乐器的代表乐种,可以说是高雅的象征了,从第14小节一处来就彰显着它高雅气质。而胡版从第二遍主歌部分开始则运用了电吉他、贝斯来作为背景,用爵士鼓来当近景。所以在织体的比较上面,其实还是前者比较花哨,比较经典。但是我认为往往最简单,最朴素的编配更能打动我,像胡彦斌版本的钢琴设计,16分的律动带着一股淡淡的忧伤始终环绕在我心头。现在的学术界往往充斥着谁花哨就谁更好,其实我很不赞同这种认知,一件简单的事,一首简单的配器往往可能要比花哨的更难。

(四)乐器表达

两个版本也不一样,林忆莲版本的乐器演奏是在录音棚录制和软件编成的音色,表现力方面稍有欠缺。而胡彦斌版的乐器演奏是现场版,相对录音版来说,现场版更具表现力,更显生动,而且乐队也在追求一个创新的表达。从贝斯和爵士鼓的这种R&B节奏的融合,电踩镲和真踩镲相结合的音色。其实两个版本的钢琴表达也不一样,胡版的钢琴伴奏的设计比较简单但其模式始终贯穿着这个歌曲线条的发展,16分音符的律动,始终表达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一种无奈的心情。而林忆莲版本,从整个前奏对比,确实比胡彦斌版本华丽一些,但听起来没有显得那么忧伤,比较起来这也是很多人觉得胡版更能打动人的一个原因吧。

通过编曲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胡彦斌版本的编配更具内涵、更加深情,他用摇滚的方式在向歌迷们展示他对这首歌曲浓厚情感的表达。

四、演绎方式的比较

两个版本《为你我受冷风吹》除了编曲配器上的差别外,在人声演唱方面也差别很大,这主要体现在音乐特点、演唱风格、演唱处理等方面。

(一)音色特点

林忆莲和胡彦斌完全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音色。胡彦斌的音色多变,音色相有对松弛的质感,也有甜美和自在的冷酷,爆破又不失美感,干净又令人着迷,是一个自带电音的歌手。林忆莲的音色婉转缠绵、清澈透亮、音域宽广无匹。

(二)演唱风格

胡彦斌的演唱风格多变,能驾驭各种风格的歌曲(流行、摇滚、爵士等),他的混音在内地名歌手里算得上顶尖歌手,咬字非常清晰有力,转音非常漂亮地道。林忆莲能够很好的驾驭各种类型的音乐,她优美的嗓子是她独特的风格标志,声音通彻透亮,能够让声音完美的契合到多变的节奏中,也能兼顾音色的唯美和情感的传达,也能坚持对每一个咬字的细腻处理。所以这也导致他们演唱歌曲风格的迥然不同。

(三)演唱处理

二人都有一些相似的处理,比如气的运用,很多歌曲都要把气沉到丹田去,但是他们两人的处理都是把气给放空了,轻轻的在唱,这样特别走心,我觉得他们两个在技巧和情感做取舍的时候,都选择了情感,这可能也是他们打动听众的一个原因。而在副歌后面的地方他们却又没有这么唱了,而是带着技巧,为什么呢?因为副歌部分的音域比较高,如果使劲去唱,前面的情感就完全毁了,所以这个时候他们二个都采取了气息饱满的状态,加上了真假声的转换,使其能够达到无缝连接,当然胡彦斌的更有讲究了,其实在副歌部分几乎听不出哪里用的是真声哪里用的是假声,但是又好像有假声的感觉,做到了无缝连接,虚实结合,当然要注意的是他这些都是靠气息去顶的,并不是用喉咙去转换真假声。

通过演唱方面的仔细比较分析,我们认为胡彦斌版本的演唱更为细腻、更加艺术化,更加能打动人,在音色特点上自带电音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在演唱风格上对各种类型歌曲的驾驭也是游刃有余,他独特的转音听过的听众肯定是赞不绝口,而他对演唱的处理也是非常的有技巧,再加上现场的一些效果,等等,这些都是我觉得胡彦斌版本更棒的因素。

结 语

随着近些年的模板化,大众已经对一些音乐产生了审美疲劳。而在一些另类的选秀节目中,如“歌手”、“全能星战”等,又通过高品质的艺术来引领大众的听觉,进而提高大众们的音乐审美。

《为你我受冷风吹》自1995年发行以来便受到许多听众的喜爱与推崇。在2013年经过胡彦斌的改编后再次风靡全国,受到大众的狂热追捧。通过前面各方面的分析比对,胡版的《为你我受冷风吹》并不是将原版的简单再现,而是通过多种编曲手法和演唱处理,提升其艺术品质,正是这种高品质的艺术使得胡彦斌一举拿下全能星战的总冠军。■

猜你喜欢
林忆莲副歌李宗盛
副歌:致爱米莉·狄金森
李宗盛的手势成龙的歌
Let Her Go
李宗盛的语文是谁教的
李宗盛的后台
李宗盛论剑
林忆莲、李宗盛:冲出婚姻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