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政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急需培养大量实践能力强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与保障。党的“十九大”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可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之一,也是我国经济新引擎,是世界最繁荣、最具活力的经济区之一,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支撑区和“一国两制”实践示范区,承载着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时代大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粤港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和粤港联合创新资助计划,支持设立粤港澳产学研创新联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都离不开教育和人才的支撑与保障,粤港澳三地职业教育各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三地职业教育需协同发展、无缝对接产业发展、有效融入大湾区建设之中,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合作共赢,协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贯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线[1]。专业设置是否满足社会需求和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与专业建设优劣,是否能与行业企业岗位群对接,也体现在学生的最终就业率及专业对口度[2]。培养地方产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传统企业逐渐,新兴产业层出不穷,需要从业者视野开拓、专业技能扎实,能不断创新进取,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需符合产业的发展需求,这需要校企深度融合,整合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让职业院校培养出与企业无缝对接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构建企业、社会和院校共同参与的动态人才培养机制,打造校企协同培养平台,提升人才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高职教育与产业融合协同发展,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实现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共赢共生。这需要强化校企联动和协作,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实现校企双赢。
职业教育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企业最理解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因而企业要发挥在人才培育、引进、使用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对接高职院校,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协同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人才,这是企业持续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校企协同育人有助于企业长远发展,提高企业在行业、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等。产教融合是企业立足之本,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岗位的职业标准贯穿到教育教学中。企业把在校学生视同企业的“准员工”,把员工招聘和培训前置到高职院校中,学生在就业前就已经掌握了企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节约了员工培养时间和经济成本,为企业解决人力资源来源问题。高职院校将科研创新成果落地企业,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需抓住历史机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坚持需求导向,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有机融合、无缝对接,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知行合一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加强顶层设计,破除行政壁垒。粤港澳三地行政壁垒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会导致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联动发展陷入困境,三地要坚持互利共赢、开放合作的价值理念,通过协同发展共同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粤港澳大湾区现有的行政主体分割、权力分散的管理模式,无法形成跨区域协调机制和联动性协同治理模式。校企协同育人要深入和持久发展,就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校企协同育人协调委员会,制定协调委员会章程,明确职责制度,形成多方合作、共建共享共用的长效机制。粤港澳大湾区校企协同育人协调委员会由三地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行业企业专家、高职教育专家等组成,专门负责规划组织落实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就业及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这样形成人才共育机制,保证各方发挥各自优势,大湾区不同的职业院校和产业都能够共享各种资源,实现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赢,协同为大湾区培养人才。
利益共享是校企协同育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单方面的利益获取或价值创造或是不会永续发展,会导致协同育人很难得到理想结果。要想保持集体行动的一致性,就应该让集体成员能够平等分享其每一项收益[3]。校企协同育人是在双方互利共赢的前提下开展合作,高职院校关注人才培养,而对人才的需求是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原动力,企业着重于高质量人才输出和培养过程中可能的回报,协同育人需要企业承担更多的人才培养成本,企业难以在短时间获得明显收益,容易打击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因此,企业的参与意愿和合作动力直接决定了校企协同育人的质量,需要正视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利益诉求,不断完善校企利益平衡机制,持续扩大校企共同利益,使双方都能够通过协同育人获益,实现互利共赢,从而提高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意愿和积极性。通过人才培养这个核心和纽带,使“产”“教”双方都找到共同的利益诉求[4]。探寻具有积极正效应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符合校企各自发展需求且双方都有较高积极性和满意度的契合点。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协调,制定有效政策,培育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大环境,使校企形成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促进校企实质协同育人。
1+X证书制度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体现了校企共同建构人才培养体系的需求。1+X证书制度将证书标准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企业将成为证书标准建设的当然主体,强化了企业的话语权,由企业决定标准,向高职院校输送标准,实现教育体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耦合。证书社会认可度决定其生命力,一旦证书不受企业认可,参与证书考核的学习者就会减少,就会影响培训主体经济效益,这就促使培训评价组织不断掌握企业真实的人才需求,听取企业意见,及时跟踪企业工作内容的新变化,这样增强了企业和学习者的话语权,这有助于顺利推行1+X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要求把粤港澳大湾区行业、企业生产技术标准引入专业课程,校企联合制定课程标准,修订教学内容、共同开发一体化教材,及时更新专业教学知识体系。学生通过企业项目实训,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校企文化的互补与融合既是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与探索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家高职教育政策的必要使然[5]。校企心智模式融合能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将校企组织愿景、校企员工文化、管理制度、校企思维范式、校企沟通方式等融合,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将企业文化有机融入到专业教学环境中,搭建校企文化互融的协同育人平台,营造有利学生成长成才的校园企业文化氛围,是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了企业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文化育人,培育学生“职贵其精,业贵其专”的企业精神特质,培养具有较鲜明企业文化特质德技并修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造校企文化互融的职业环境,用企业文化培育职业人才,将企业文化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让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质量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抗压能力,强化对学生职业素养、职业忠诚、职业态度的塑造,提早与企业的管理、理念、精神等企业文化接轨,从而对企业产生积极认同,尽快适应企业管理模式,缩短学生毕业后入职企业的适应期,避免入职后因不适应企业文化而跳槽,以保持学生就业稳定性。将工匠精神贯穿于专业教学环节,同时融入优秀企业文化,培育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素养,构建具有浓厚企业精神、职业特色的“匠心文化”,形成“工者崇精”的工匠精神。
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需努力形成教育共同体,共同深化改革校企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形成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构建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积极寻找合作的契合点、利益的增长点,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现校企共生共赢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建设,提升高职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和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贡献职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