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荣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设计院,浙江 杭州 310019)
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经营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依据林业法律法规政策、森林资源状况及其社会经济状况等编制的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为探索现代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管理模式,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加快现代林业建设,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的骨干示范作用,依照《国家林业局关于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的通知》,编制了丽水市白云山生态林场2021~2030年森林经营方案。
丽水市白云山生态林场(以下简称“林场”)地处浙中南山区、丽水城区北部,与市区紧密相连。林场总面积39427亩,是丽水市民休闲健身的后花园,城区的自然生态和景观屏障。林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8.1 ℃,极端最高气温41.5 ℃,极端最低气温-14 ℃,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28.2 h,年均无霜期256.3 d,年平均降雨量1392.8 mm,年均相对湿度76.0%。降雨季节分布不均,3~6月份雨水多,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7~9月份雨量少,蒸发量大,常夏旱连伏旱,导致山地干旱,抑制林木的生长。
林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境内植物资源丰富,覆盖率高。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现有植被类型大体可分山地草灌丛、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及油茶、果木人工植被等类型。由于人为活动频繁,大多原生植被已经反复利用改造。现有的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500~900 m处的悟空探海景区和太山揽胜台景区。乔木层主要由青冈、木荷、红楠、甜槠、褐叶青冈、小叶青冈等组成,是该区物种组成结构较为复杂的植被类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布在常绿阔叶林以上,在海拔610~1000 m之间区域,主要位于太山主峰周围,面积不大。针阔叶混交林是原有马尾松、木荷、甜槠林或黄山松林经多年封山育林后,向常绿阔叶林恢复演替的过渡性类型。马尾松林垂直分布在800 m以下,黄山松林分布在海拔800 m以上。山地草灌丛主要分布在1000 m左右的太山林区及其附近,主要树种有扁枝越桔、映山红、美丽胡枝子等。
丽水市白云山生态林场是在原浙江“省立第四苗圃”基础上,于1927年11月建立。后经多次改名,最终确定为丽水市白云山生态林场,性质确定为正科级差额拨款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48名。
丽水市白云山生态林场经营林地总面积38169亩,水域面积275亩,其它非林地面积983亩。林场林地所有权和林木所有权均属国有。在林业用地中,乔木林地36117亩,占林地面积的94.62%;竹林1459亩,占3.82%;灌木林地546亩(全部为特殊灌木林地),占1.43%;未成林造林地26亩,占0.07%;宜林地21亩,占0.06%。林场森林覆盖率96.69%。
林场林地面积38169亩,生态公益林地面积36018亩,占林地面积的94.36%;商品林地面积2151亩,占林地面积的5.64%。林场乔木林面积36117亩,蓄积303830 m3。防护林面积21714亩、蓄积163474 m3,分别占乔木林面积、蓄积的60.12%和53.80%;特种用途林面积12999亩,蓄积127793 m3,分别占乔木林面积、蓄积的35.99%和42.06%;用材林面积1404亩、蓄积12563 m3,分别占3.89%和4.14%。按龄组统计:幼龄林面积3755亩、蓄积16308 m3,分别占乔木林面积、蓄积的10.40%和5.37%;中龄林面积7467亩、蓄积56380 m3,分别占20.67%和18.56%;近熟林面积9697亩、蓄积74256 m3,分别占26.86%和24.44%;成熟林面积12884亩、蓄积123025 m3,分别占35.67%和40.49%;过熟林面积2314亩、蓄积33861 m3,分别占6.41%和11.14%。林场森林资源特点如下。
林场生态公益林地面积占91.35%,商品林地面积占5.46%,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原则,林场生态公益林、商品林已区划界定落实,林分培育方向明确,林种结构中防护林占优势。
乔木林面积中,马尾松占35.48%,其它针叶混交及黄山松等占5.54%,杉类占21.42%,针阔混交及其它阔叶林占37.56%,松树占比较大。由于松林面积多,松材线虫病发病隐患大,防治任务艰巨。
根据调查结果,防护林22904亩,占60.08%;特用林13105亩,占34.38%;用材林1627亩,占4.27%;经济林486亩,占1.27%。林种结构比例为:防护林∶特用林∶用材林∶经济林为60.08∶34.38∶4.27∶1.27。
林场以乔木林为主,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面积之比为:10.40∶20.67∶26.86∶35.67∶6.41,可见成熟林比重大。
以分类经营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为指导,在严格保护生态公益林的前提下,积极调整森林结构,科学经营、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积极发展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等产业经济,把林场建设成为生态保护优先、经营管理科学、森林优质高效、产业发展充分、基础设施完备、林区富裕和谐的现代国有林场。
为了长期经营、永续利用,林场森林经营具体目标为: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和管理,至2030年,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基本持平;森林蓄积量提高12.84%以上,达到34.3万 m3。至2019年林场现有总蓄积303830 m3,规划年伐量4519 m3,总伐量为48709 m3;蓄积量年总生长量8560 m3,总生长量70015 m3;造林更新总面积18701亩,造林更新总生长量为7378 m3。加大林分改造和抚育力度,结合珍贵森林、彩色森林建设和大径材培育,提升森林资源质量。林场单位面积蓄积由8.41 m3/亩提高至9.64 m3/亩。林场针阔混比例由6∶2∶2合理更新为4∶3∶3。经理期珍贵树种补植造林面积8422亩,到经理期末珍贵树种造林面积达到10422亩以上;经理期彩色森林建设面积8606亩,到经理期末彩色森林面积达到11606亩;经理期大径材培育面积1338亩,到经理期末大径材培育面积达到6338亩。发挥森林生态优势,积极推进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到经理期末,年接待游客达到150万人次。加大引进科技在林场中的应用,增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受林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职工达到90%。加强林区基础建设,基本完成林区护林房建设,改善林场生产条件和职工生活条件。林区公路密度达0.67 m/亩;林火阻隔网络密度达1.4 m/亩。加强森林消防工作,林场林火受害率控制在年均0.15‰以下,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林场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积极探索可借鉴可复制的现代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管理模式。努力推进同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的合作交流;不断加强推广先进科学技术。
造林更新是培育后备森林资源的第一环节,是林场发展的基础。造林更新规划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及经营目标,科学配置,积极营造混交林,培育大径材和珍贵树种基地,实现多树种、多林种、多层次的森林立体结构。林场经理期造林更新的面积主要结合森林抚育(包括珍贵森林建设、大径材培育和彩色森林建设)、低效林改造进行补植造林。共规划人工造林更新面积18701亩。其中2021-2023年安排造林更新面积7249亩,2024-2030年安排造林更新面积11452亩。在造林更新面积中,低效林改造面积335亩,补植造林面积18366亩。珍贵彩色大径材森林建设树种应遵循“乡土化、珍贵化、乔木化”原则,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实现多目的,多树种造林更新。重视保护和发展阔叶树,提倡营造针阔混交林。商品林应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优化树种配置。主要造林树种有浙江楠、榉树、青冈、苦槠、薄壳山核桃、银杏、南方红豆杉、栲树、枫香、无患子、栾树、乌桕、鹅掌楸等。
幼林抚育是更新造林的抚育管理,主要有松土、除草、培蔸、除萌及病虫害防治。幼林抚育对象为本经理期安排的更新造林地,主要采取的经营措施为造林后三年(含造林当年)内每年抚育两次。第一年5~6月份进行培土、除草,8~10月份进行中耕、除草、扶苗等;第二年2~3月份需补植的进行补植1次,5~6月份、8~9月份分别进行中耕、除草等;第三年5~6月份、8~9月份分别进行中耕、除草等。林场经理期规划新造林18701亩,经理期内共需抚育幼林97136亩/次,其中前3年需抚育幼林28424亩/次,后7年需抚育幼林68712亩/次。
林场现有林木中幼林密度普遍偏大,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应适时适度进行抚育间伐,控制林分密度。林场抚育间伐结合珍贵树种补植造林、大径材培育和彩色森林补植造林进行,经理期规划抚育间伐面积18366亩,其中前三年面积7054亩,后七年面积11312亩。通过抚育间伐及时调整林分密度、林分结构,增加林木生长的合理空间和营养面积,促进林木生长成材,开展中间利用。
林场现有成过熟林蓄积231142 m3,经理期采伐量为48709 m3,占21.1%;林场经理期前三年采伐量13556 m3,年均4519 m3。其中抚育间伐年伐量2567 m3,更新采伐年伐量861 m3,低效林改造年伐量91 m3,其它采伐年伐量1000 m3。经理期安排抚育间伐和更新采伐,主要树种是杉木、松木及柳杉等,采伐更新后树种将更富多样化,珍贵阔叶树占相当比重,经过一个经理期的调整,树种结构更趋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