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铭
(新乡市鸿源环保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河南 新乡 453000)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土壤环境具有差别性和区域性的特点。目前,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又因其差别性和区域性导致统一的治理和修复无法实现。土壤安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加快实施不同区域的土壤修复工程,才能进一步加强对土壤的治理,从而建设出更好的生态环境。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大面积的耕地,这些耕地是当地群众生活的基础保障,也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耕地土壤被污染,会给耕地资源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耕地因污染物超标被迫闲置,会使我国耕地总面积受到影响,因此耕地土壤的污染治理必须得到重视[1]。
土壤环境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壤受到污染,会使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污染物富集,污染物一旦通过环境介质或食物链被人体吸收,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污染物对人体的伤害具有长期性、隐蔽性,严重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害无法弥补,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土壤起着决定性作用。土壤环境好,不仅可以使农作物健康生长,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如果土壤污染严重,就会给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护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作用深远甚至无法挽回。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经济价值,地位重要不能忽视。
土壤污染治理非常困难,重度污染甚至无法治理,给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带来深远的影响。大量污染物的渗透会导致水土变化,无法维持环境与生态的健康,继而导致大气环境更加恶劣,形成污染循环,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2]。
土壤污染问题需及时发现、及时治理。土壤安全与人类文明紧密相连,土壤污染问题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更是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危害子孙后代。
目前,我国高度重视土壤污染的防治,并针对土壤污染的突出短板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在进行土壤污染防治时,首先要确定控制和消除土壤的污染源。这是土壤污染治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预防土壤污染过程中,要对土壤中的污染物从数量上和增长速度上进行控制。通过预防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也可以不断地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目前运用这种方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3]。这是目前采用比较多的土壤污染治理方法,如果不能长时间运用这种方法,就很难从根本上对土壤污染情况进行治理。
我国既是农业大国,也是工业强国,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生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工业生产和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废气和废水等,这些污染物的排放应当受到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在实际治理工作中,我们应当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土壤质量进行深入细致地检测,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对土壤污染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理。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化肥的使用应当遵循合理化的使用原则。合理使用化肥,不仅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更要充分考虑水利和土壤差异性问题,对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使用化肥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使用方法,控制用量,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尽可能地降低其对土壤的影响。要杜绝长期、过量地使用化肥,以免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化肥的过度使用不仅会对土壤产生巨大影响,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水环境及大气的污染,从而带来更大的危害。
目前,我国存在一部分污染严重的区域。对于这些污染区域,要对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在治理过程中,要先结合污染区域的环境和特点,对各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然后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制定出科学完善的监测方案[4]。方案应当有明确的监测范围、监测时间和监测指标,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布点、设置频次,最后确定监测方法。在监测过程中,要严格进行数据和监测信息的统计,以便安排好相关的检测人员。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可以更好地拟定和提交监测成果。
我国的农田土壤污染和土壤酸化情况比较普遍,同时还存在农产品污染物超标的问题,这些问题在部分地区已经非常严重,对这些地区应当实施区域土壤分类措施,并进行综合治理。在进行分类和治理前,应当针对区域现有情况制定全面的治理方案,才可以更好地利用新技术提升农田土壤质量。
在进行土壤治理时,应当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土壤修复技术体系,以便更好地运用配套修复材料。并采用科学高效的技术、先进的设备与系统,对土壤污染情况进行严格把控。
在实际的土壤治理过程中,应当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化技术,这样可以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妥善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要立足于根本并进行综合治理,这样才可以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所以实施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应当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科学的、系统的、综合的治理方案。
在土壤治理过程中,为了加强土壤污染修复,应当制定完善的修复计划。其重点是支持土壤污染防控,加强修复技术,使污染地得到修复。同时,还要建立工程实验室,其作用是不断完善相关的治理工作,改善土壤环境,做好观察和研究,为土壤修复创造出更好的条件。在实际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建立实验室,还要建立观察研究站,从而更好地进行污染治理工作。
为了更好地治理土壤污染,要充分发挥示范区的作用。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受到广泛重视,在此基础上我国建设了许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在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构建出更为合理的治理办法,使科技成果得到了有效的转化。目前,国家已经建立了土壤污染治理平台,不仅推动了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也使得土壤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要加强对土壤污染的调查和研究,需对调研对象的情况进行准确地评估,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进行土壤修复。所以,建立一个良好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是保证土壤修复的基础,更能促进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同时,科学完善的行业监督管理体系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土壤修复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所以必须重视监督的作用。
在编制方案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有三个方面。
3.4.1 遵循科学性原则
在进行前期的土壤环境评估时,要确定出土壤治理和修复目标,这是相关工作开始的基础。只有确定好了目标,才可以更好地选择治理和修复技术路线,从而更加合理地确定出修复周期和成本,这是前期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
3.4.2 遵循可行性原则
在进行污染治理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治理目标和修复目标,也要做好相关的成本和预算工作。应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及治理区域的实际情况,这样在选择治理方法和修复技术时才会更加可行,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3.4.3 应当遵循安全性原则
在实施修复工作时,应当确保施工的安全,这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在施工过程中,为更好地保证施工安全,应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并且充分考虑周边人群的健康问题,降低修复工程对人身健康的危害,改善生态环境,并且做好对二次污染的检测。
在土壤污染治理和土壤修复工程中应当加强对植物的修复,通过对植物的修复,可以使污染物有效降解、挥发,从而将各种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成为无毒无害的物质,这也是最根本的治理方法,可以很好地恢复土壤功能。
目前,我国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如何做好土壤防治和修复工作是当前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非常巨大的挑战。在治理土壤污染时,应当制定科学的计划,选择合理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土壤修复和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