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唐宫夜宴》 看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

2021-11-28 01:21
莆田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唐宫夜宴媒介

吉 峰

( 莆田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 福建 莆田 351100 )

2021 年2 月12 日大年初一, 河南卫视春晚荣登微博综艺榜晚会栏目类排行榜第一名。 其中, 舞蹈 《唐宫夜宴》 所引发的 “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 话题引发网民热议。 河南卫视在演员阵容、 媒体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等方面都弱于央视以及北京、 湖南、 浙江、 东方、 江苏这五大卫视的背景下, 其晚会凭借毋庸置疑的实力脱颖而出, 获得网络高点击率。 《唐宫夜宴》 由郑州歌舞剧院创作, 改编自 《唐俑》 (2020 年10 月16 日入围第十二届中国舞蹈 “荷花奖” 古典舞评奖终评), 主创人员二度创作后的 《唐宫夜宴》 保留了幽默风趣的古韵风格。 《唐宫夜宴》没有顶流明星的衬托, 完成了一次传统文化在大众传播平台的精彩亮相, 以特有的视觉符号化构造, 最大限度地突破了很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停留在 “旧物” “故纸” 的 “刻板印象” 的认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播存在困难与多变性, 通过一些创新性表达, 特别是通过对文化信息的视觉化塑造、 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 媒介的互联共振等创新实践的细微调整, 就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接受能力, 大幅度提升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传播质量, 吸引大量年轻人的关注, 甚至引发流行热潮。 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应当有理性的认知并加以时代化的塑造和传播, 突破古今中外时间与空间的距离, 找到共情点, 讲好中国故事, 弘扬中华精神。

一、 视觉塑造:“内容为王” 的文化复原

《唐宫夜宴》 的创作灵感来自于陕西省博物馆的陶俑, 人物是14 名唐朝丰腴的宫廷女子。演员们身着唐三彩服饰, 陶俑般圆润的身姿, 荷花般美丽的容颜。 从不同朝代陶俑的身材来看,魏晋时期多以纤瘦为美, 到了盛唐时期审美才转而趋向于美艳丰腴。 安史之乱之后, 大众对女性身材的审美渐渐回归至纤瘦。

每个时代对审美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与追求,《唐宫夜宴》 没有一味选择迎合当下流量的 “以瘦为美”, 而是忠实展示盛唐丰腴为美的意识。演员们的连体衣中塞着海绵、 嘴里含着棉花, 着力在体态上复原古典之美。 妆容上, 依托河南博物馆馆藏乐舞伎陶俑的原型进行设计, 红唇粉面、 头绾螺半高髻, 长发拢至头顶, 绾成两股,形成鸟儿振翅欲飞状。 红绿色的宽袖长裙, 符合典型唐代乐舞伎的样式。 在眼角两旁各画一道竖起的红色弯弯新月, 采用曾流行于唐代的 “斜红” 特殊面饰 (又称 “晓霞妆” )。

《唐宫夜宴》 中, 女乐官们怀抱或手持乐器(琵琶、 横笛、 排箫、 手鼓、 箫、 凤首箜篌、 铜钹等), 正在赶往宫廷夜宴的路上。 该舞蹈节目在细节处见诚意, 凤首箜篌、 排箫等乐器表面印有古代纹饰, 皆是根据敦煌壁画进行复原, 保持了乐器与节目整体风格的高度统一。 或许是为了舞台表演的需要, 便于演员肢体的充分舒展, 舞者们所持乐器的尺寸整体偏小。 舞蹈展现的人物与当代年轻人有着相贴近的生活情趣, 她们在途中戏水扑蝶, 有着少女之间的打趣逗乐; 有的噘嘴, 有的打闹嬉戏、 嗔怒搞怪, 还有的耍弄小心思。 这些突破了观众对传统舞蹈固有的印象, 显示出古典之美不仅有抒情与唯美, 还可以有谐趣的一面。

《唐宫夜宴》 中设定的人物、 情景、 叙事三个元素被观众所接受, 令人不吝赞美之声。 这不单是科技的加持, 更是反映了主创人员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复原以及尊重当代舞台的现代性表达。传统文化本身的价值与当代观众的欣赏习惯获得了尊重和凸显。 依托 “用户思维” 进行的创作,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 背景音乐从欢快戏谑, 再渐渐过渡至热烈与庄严。 随着场景的切换, 演员们的状态由嬉笑娇憨转向恢弘大气, 尽显盛唐风貌。 舞台呈现了电影级的质感, 梦境般华美的画面, 容易让年轻人产生一种欣赏电影 《博物馆奇妙夜》 的既视感, 这是一场唐俑少女们的博物馆奇妙夜之旅。

《唐宫夜宴》 选择了以乐舞伎微观视角进行铺陈, 搭配可爱的肢体语言以及调皮的表情, 展示出了唐代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烟火之气。 主创人员综合运用抠像、 三维、 AR 等技术, 在技术和形式上做足功夫, 符合当下偏重视觉图像化信息的接收习惯。 “当下, 我们已经开启了大视频时代, 信息的传播和接收越来越多地以音视频的形式存在, 受众早已养成了信息消费的 ‘视觉习惯’。”[1]《唐宫夜宴》 为达到先 “抓眼球” 的目的, 在视觉上提升了档次, 细微的现实情景与虚拟的视觉影像相得益彰, 革新的媒介技术与传统媒介上的文化产品相融合, 将影视艺术美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除了古典人物形象的还原, 还有充满文化底蕴的舞台背景的创新设计。 叙事时空的背景还展现其他国宝, 譬如以 《备骑出行图》 (隋代)、《簪花仕女图》 (唐代)、 《侍马图》 (唐代)、《树下美人图》 (唐代)、 《捣练图》 (唐代)、《千里江山图》 (宋代) 等作为舞蹈背景, 与节目结合得严丝合缝。 此外, 安阳殷墟的 “妇好鸮尊”、 春秋时期的 “莲鹤方壶”、 乐器实物“贾湖骨笛” 的亮相, 更是让 《唐宫夜宴》 于细节处充满了地域特点的本土文化符号。 “观看,可以说是人类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 但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并非是最简单的。 观看实际上是一种异常复杂的文化行为。 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视觉。 看, 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2]国宝、 国风、 国潮得以在短时间内自然呈现于 《唐宫夜宴》 之中。“传播的最高表现并不在于信息在自然空间内的传递, 而是在于通过符号的处理和创造, 使得参与传播的人们构筑和维持有序的、 有意义的、 成为人的活动的制约和空间的文化世界。”[3]节目通过一切提供观看信息的媒介, 如舞蹈、 背景、服饰、 妆容等, 构筑具有厚重历史积淀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

二、 双频共振: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互通互联

传统不是古板的代名词, 在当下不一定非要用老一套的方式呈现。 只要文化产品的表述形式和传播路径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还是可以被年轻人所接受。 河南卫视2021 年春晚的电视平台的首播时间是2 月10 日 (腊月二十九) 19: 30,而在快手平台的直播时间却是19: 00, 比传统媒体提前半个小时进入传播状态。 河南春晚选择在快手首播, 对晚会的传播效应形成了预热。 节目在网络平台小屏端的惊艳随即带动了电视大屏端观众的收看。

从媒介运用的效果来看, 在具有好产品的前提下, 传统媒体应灵活运用各种推广手法, 联合各类新媒体, 主动适应新的传播形势, 才能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微博、 抖音、 快手、 知乎等移动端在发布晚会内容的过程中收获了巨大的流量,网络短视频合集将节目内容重新组合, 使得精彩的节目片段以最快的速度传播, 助力晚会的关注热度。 《唐宫夜宴》 播出之后, 华春莹等有影响力的人士在推特、 微博平台上发表评论盛赞, 向全世界推介中华传统文化。 各大网络平台又及时与多领域的拥有众多粉丝的用户联动, 由其对《唐宫夜宴》 进行多角度解读与推广, 引导网民形成热议的氛围, 使 《唐宫夜宴》 顺利登上平台话题热搜榜单。 事实证明, 互联网的推广思维, 再加上融媒体的技术手段, 这种方式至少从《唐宫夜宴》 的爆火上看是恰到好处的。 可见,将新的传播手段、 发达的媒介技术与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就有可能创作出被时代所接受的好作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推广, 不缺热度, 而是缺乏真正打动人的创新性传播范式。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是理性审视自身文化的地位与内涵, 并采用当代年轻人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人的生活之中, 让传统文化植根于生活, 真正 “活起来”。荀子有言: “循其旧法, 择其善者而明用之。”[4]所谓 “明用”, 即创造性的转化和运用。 创新性表达不单就传播内容而言, 媒介的使用也可以找到与当代观众的最佳契合点。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做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实践探索, 旨在有效针对当代受众, 特别是承担着代际梳理和传承重任的年轻人。 新媒介传播速度快、 互动及时, 信息生产和传播的门槛相对低, 具有多元性、 包容性和开放性等特性, 容易在年轻的受众群体中形成集群效应。 在媒介的使用上, 传统媒介与新媒介可以互通互联各显神通, 发挥新媒介所独有的传播优势与媒介属性, 重构新的盈利模式与媒介生态。

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性表达是一项系统且宏大的任务。 一方面, 需要扩展原创作品的创作范畴。 明星效应固然是吸引点之一, 更重要的还在于节目的创新。 对文博类节目的探索是近年来的媒介奇观热点, 如 《国家宝藏》 以综艺作为外壳, 以传统文化作为内核, 介于纪录片和综艺节目之间的全新表达方式, 让国宝 “说话”,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唐宫夜宴》 舞台表现完成了古今穿越, 奏响了古今交响曲, 完成了一次传统文化展演上的媒介奇观营造。 另一方面, 也要注重多平台的合作, 借力发声, 利用新媒介技术。在视觉技术层面,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从空间上360 度全景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文化符号, 将传统文化情景化、 通俗化、 视图化、 实物化, 甚至碎片化、 轻量化。 这些方式从文化传承的长远看未必绝对正确, 但不妨一试, 先增强年轻受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好感, 再让他们传承传播传统文化。

随着媒介技术和新媒介向传统传媒行业的渗透, 电视等传统媒介的转型势在必行。 提升传统电视媒介的生存能力, 就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介与传统媒介之间的共享性与共同性, 加速彼此的融合。 确立媒介之间互通互联的发展理念, 促进全媒介平台的流程再造。 突破行业壁垒, 实现服务转型, 探索媒介融合路径。 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 强化用户黏性, 保持观众的关注度。 审时度势, 基于新媒体思维去考量传统媒介与受众的关系, 创作市场认可、 受众喜欢, 格调高雅、 通俗易懂的文化产品。

各种媒介资源的优势互补、 互通、 互联已经显示出了传播优势, 融媒体主导了大众的关注视野。 从 《唐宫夜宴》 可以看出, 传统文化在新媒介平台展示, 通过日益强大的媒介资源, 不断丰富观众对传统文化产品的体验形式, 不失为融媒体时代下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条好途径。

三、 讲好故事: 对传统文化的时代性认知与再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当代还没有得到充分认知与体现。 “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在当代中国人的心中仍有待提升, 传统文化价值让渡给了所谓的实用性。”[5]应理性看待与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开启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 文化自觉是指: “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 形成过程、 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 ……自知之明是为了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能取得适应新环境、 新时代而进行文化选择时的自主地位。”[6]文化自觉观的逻辑延伸就是文化自信。 有了文化自觉的意识, 才可能实现行动的自觉, 进而树立文化的自信, 前提是真正了解自己的文化。

令观众梦回大唐的 《唐宫夜宴》 用最短的时间讲述了一个完整的剧情。 14 位宫廷乐舞伎从画中婀娜走来, 有的彼此说着悄悄话, 可爱娇憨, 有人偷偷去拾起地上遗落之物。 一个女孩子因为自顾自地吹奏乐器, 突然意识到自己掉队,从而慌乱地跟上伙伴。 她们即将进入夜宴现场,望着水中的倒影, 检查自己的妆容是否得体, 难掩紧张激动的心情。 当置身于皇宫之时, 她们又从容淡定, 收敛起满身的稚气, 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一展大唐气度。

元宵节来临之际, 河南卫视形象工作室又推出了 《唐宫夜宴》 卡通版小短片, 身着唐三彩的唐宫小汤圆穿越时空, 带领观众开启 《武林风》 《梨园春》 《华豫之门》 的探秘之旅。 “电视娱乐文化制造快乐为情感诉求, 满足观众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缓解生活压力, 提高了电视文化的人文追求, 为社会繁荣发展增添了一抹永久的亮色。”[7]25传统文化传播要注意姿态, 要把普及经典从 “说教式” 转变为 “沟通式”, 如此才不失为一种理性的传播方式。 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推广不能刻意回避大众文化对当下年轻人生活的影响, 而应是取长补短。

讲好中国故事既可以用文字语言, 也可以用视觉语言、 肢体语言等。 当然, 叙述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 传播内容上不能过于繁杂, 避免陈词滥调。 需要合理布局和铺陈, 用最简单的视角,讲出最具有水平的好故事, 传递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这一点从2018 年11 月9 日北京卫视首播的 《上新了, 故宫》 就能瞥见端倪。 为了让老物焕发新生, 促使年轻人对历史感兴趣, 该栏目侧重于探寻人物内心, 不失诚意, 加入的小剧场剧对普通观众有一定的吸引力。 御猫鲁班这一角色非常有趣, 依仗自己 “最懂故宫” 的工龄,担当起解说的任务, 用幽默的语言把枯燥的历史事件、 匠心技艺、 文物演变解读得相当有趣, 让观众想听、 爱听, 还欲罢不能。 “受众消费媒介时已不仅仅消费媒介提供的新闻、 娱乐等媒介产品, 也不仅仅只是享用媒介提供的衍生服务, 而是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即受众消费媒介开始进入形象消费时代, 媒介通过向受众提供 ‘符号想象’ 及 ‘关系联想’ 的体验, 使受众借消费媒介及其形象而拥有新的体验。”[8]无论是 《上新了, 故宫》, 还是 《唐宫夜宴》, 这些创新性实践都试图让帝王生活飞入寻常百姓家, 丝绸蝙蝠睡衣、 年轻明星、 唐三彩元素、 国风国宝等非语言符号元素的设置把年轻受众抓在了手里。

《唐宫夜宴》 的火爆, 不仅仅是一个舞蹈节目的成功, 更体现出优质传统文化产品的社会辐射力, 更多的人通过大众传媒了解了优质传统文化。 “文化对社会的责任承担, 主要表现在对民族精神的传扬, 对时代精神的构建和对人灵魂的塑造与道德的提升。”[9]从社会文化维度看, 文化产品通过激发出观众精神层面的共鸣, 影响人们对传统文化之美的感受和认知。

从电视这种传统媒介的未来走势看, 娱乐与审美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一个信息资源高度饱和的时代, 想要成功地将文化信息在短时间内成为聚焦话题并不容易, 营造出一种广受关注的媒体奇观, 少不了前期精心地策划和仔细地实施。”[10]大众传媒擅长呈现形象化信息和满足受众感官享受, 用感性的大众传媒作为载体传播传统文化, 势必会进行一些娱乐化的技术处理, 将冷僻抽象的文化内容转换为媒介奇观的一景, 以减少受众对传统文化的解读障碍。 “电视娱乐形式的民族化, 主要体现在娱乐手段与审美形式的民族性上, 表现出 ‘中国制造’ 的审美价值,加深群体印象, 而电视娱乐内容的民族化, 要在表现本土文化的基础之上, 展现让中国观众喜闻乐见、 易于接受的重要题材与精品内容。”[7]191构筑视听顶层的传统文化产品设计, 这才是此类作品作为文化产品本身最大的魅力所在。 传统文化立足于当下, 也可以是有温度的、 有情感的, 以鲜活的面孔面向世人, 而不仅仅是典籍里的文字、 博物馆里的文物。 艺术性地呈现传统文化,无疑拉近了当代年轻人与历史的距离。

四、 余论

综上可见, 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性表达应注意三个维度: 注重故事的讲述方式、 设计深入浅出的内容和拓展各种新媒体资源。 《唐宫夜宴》 在不经意中收获 “顶流”, 为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引发了更多的思考。 首先, 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传播开来, 就需要设法使其传播内容产生附着力, 找到一种适合当下的文化信息包装手法, 令传统文化信息变得让人难以抗拒。 其次, 在凸显经典文化的主题文化定位的前提下, 满足观众的人文需求, 缓解生活压力,确保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得到积极的弘扬与营构。 最后, 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结合, 就使得文化产品既规避了传统文化的距离感, 又避免了大众文化的局限性; 既借用了传统文化的深刻性, 又利用了大众对新媒介和大众文化娱乐性内容与生俱来的亲近感。

此外, 《唐宫夜宴》 的热度还刺激了人们对文物的好奇, 春节之后去各大博物馆参观的游客人数飙升。 一些博物馆基于馆藏的文物所开发出来的文创产品, 譬如根据唐俑打造的文创胸针、团扇、 笔记本等销量可观。 这种线上作品火爆带动线下销售的情况已有先例, 譬如2019 年6 月27 日, 在优酷播出的网剧 《长安十二时辰》, 以刺激紧张的反恐情节为主线, 通过对大唐24 小时的剖面展示, 将唐代的城市空间美学与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呈现出来。 人物从发簪到襦裙、 从作揖手势到口红色号都相当考究。 矩步方行的礼仪和精美的食物也成为线上线下热议的话题。 该剧还展示出了盛唐时期上至达官贵人, 下至普通百姓, 他们是如何生活的, 又是如何度过上元佳节的。 导演曹盾把马伯庸原著中没有的张小敬吃饭的桥段补充进去, 将陕西的火晶柿子、 水盆羊肉夹馍带着给炒火了。 根据饿了么数据显示, 西安其他美食的订单也随着 《长安十二时辰》 的热播, 在全国范围内环比增长。 “通过娱乐的形式传递相对深层次的知识和道理, 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内心的充盈和精神的慰藉。”[11]快乐是每一个人的心理基本需求, 这是人类价值和情商层面共通的部分。 这种快乐的体会应该是有温度的, 也应该是由内而生的。

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播过程中的创新性实践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一, 有利于突破当代年轻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时代隔阂, 培养出更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归属感的人才; 其二, 有利于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美学意蕴, 让相关文化产品能够在新旧文化融合之中得以创新。 传统文化之中, 有很多朴素的情感与故事, 不仅可以跨越古今的时间距离, 也能够突破国家之间的地域距离。 风物、 风光、 美食、 体育等话题, 都能找到当下国内外观众的共情点。 应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品的创新性表达, 培养精品意识, 将能够触及人类情感的好故事提炼出来, 通过策划和创新性表达, 巧妙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陈来乐观地看到: “随着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迅速开展, 中国文化根于传统的复兴已提到了议事日程。”[12]当然, 高丙中也提出: “传统文化在当前的复兴, 并不是什么都能够复兴, 即使那些侥幸得以复兴的也不可能是原封不动。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 人们主要是把传统文化作为素材, 在国家容忍的框架里重新塑造出来, 进行自己的文化生产。”[13]设法通过大众媒体有效地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有助于重塑更具亲和力和影响力的中国国家形象, 展示出中国的真实与活力之美。

猜你喜欢
唐宫夜宴媒介
Tang Gong Ye Yan《唐宫夜宴》
邂逅 《唐宫夜宴》
细数《唐宫夜宴》中的“国宝”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摄影做媒介引无数爱心扶贫手
星之葬
10·1潮趴夜宴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