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全科教师音乐素养职前培养的课程方案设计
——以音乐鉴赏课为例

2021-11-28 00:11
山西青年 2021年2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赏析钢琴

田 苗

(乐山师范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小学阶段在漫长人生路上起到奠基作用,随着学校和社会的要求,小学教师也需要多方位、多维度的培养策略。教育部多个文件指出,推进各高校艺术课程开展“双万计划”实施建设和落实落地“金课”建设艺术教育,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凝聚更多教学成果,同时兼顾当前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师范生音乐类课程的创新性、高阶性、延展性十分必要。音乐鉴赏是艺术通识教育的重要培养途径,不仅具有审美教育功能,更对学生价值塑造与创新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一、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音乐素养的培养背景

(一)宏观要求

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其关键在于优质师资队伍的建设[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对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的内容要求,都为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提供了人才规格要求,保障了教师队伍的规范化、高素质,是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过程中必须重点解读并贯彻落实的重要材料。

(二)专业要求

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履行教师职业道德、拥有扎实的小学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和专业持续发展能力,能够在小学胜任语数等主要学科教学的同时,亦能承担其他学科教学的多科型小学教师,具有“知识博、素质高、适应广”的特征[2]。为艺术通识教育落实落地,目前高校小学教育专业也开设了《乐理与视唱》《键盘基础》《音乐赏析》等音乐类课程,此类课程为培养学生音乐爱好和特长、音乐感知与鉴赏有着重要意义。

二、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音乐素养的培养方式

音乐素养的培养是多维度、多途径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大都从未受过相关音乐课程的教育,音乐审美与音乐素养相对比较欠缺。针对音乐专业知识素养狭窄、音乐教学能力薄弱的问题,现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音乐课程多以以下三类为主。

(一)音乐知识培养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理论支撑,小学教育专业在键盘基础课程前特开设乐理与视唱或音乐基础理论,十分有必要。以音乐理论基础为主、视唱课程为辅的音乐知识学习中,乐理是音乐课程学习的基础,包括五线谱和简谱记谱法、音符时值、节奏节拍、音程和弦、调与调式等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视唱学习是帮助学生通过看谱、唱谱、听谱等方式,提升对乐谱的视觉、听觉、记忆方面的水平。

(二)音乐技能培养

键盘教育是音乐专业技能培养的主要途径。键盘乐由于固定音高和音级的排列,在器乐教学中相较于弦乐、管乐更加容易入门。但是,键盘乐由于琴键众多、织体复杂,所以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并不单一,其要点包括手臂手腕的放松、手型手掌的支撑、左右手的配合、不同声部的演奏等等。以钢琴为主的键盘乐自身具有极强的“复调性质”,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掌握基本弹奏方法之外,还需要在双手旋律声部、伴奏声部上做区分,因此要进行更多的和弦、音阶、分解音、多节奏型的学习和练习,有更多实践学时进行技能训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操性。

(三)音乐赏析培养

音乐鉴赏的课程教学,能够提高音乐类课程的多样性,丰富小学教育学科的培养过程,同时增加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储备,适应用人单位“一专多长”的招聘要求。数百年来,音乐一直在为人类传递爱与希望。音乐的世界非常广博,或惊艳华丽、或磅礴震撼、或深情忧郁、或含蓄细腻。按风格,国外有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肖邦《夜曲》等惊世之作,中国音乐史中也有《茉莉花》《二泉映月》等作品流传至今;按时期,巴洛克时期的深邃感、古典主义时期的严谨性、浪漫主义时期的自由化、印象派音乐的色彩度,都有不计其数的音乐作品[3];按类型,有交响乐、室内乐、独奏作品、声歌作品等,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会因时间、空间、环境、心情等因素满足聆听者听觉感受和心理需求。

西方音乐发展最早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文化开始发展;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创作的一系列中国音乐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旋律特征。根据笔者自身古典音乐学习和从业经验,教师在《音乐鉴赏》课上选择表现力强、流传度广的旋律鲜明的音乐作品更有助于引起零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音乐鉴赏的课程方案设计

基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将古典音乐最有代表性的题材进行分类,并在每一题材中分别列举中、外两种音乐作品进行赏析,对本专业学生更容易接受。根据笔者教学过程中的调查走访,不少学生虽没有接受过系统音乐训练,但也听说过不少古典音乐作品,也对一些古典音乐旋律有所熟知,因此在音乐鉴赏的培养过程中,选择风格明显、旋律性强的音乐作品对小学教育专业音乐素养能力的提升有重要帮助。而在音乐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作品赏析时也可延展作品创作背景、作曲家生平经历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西方交响乐和中国协奏曲

交响乐队是音乐器乐的大家族,由弦乐、管乐、打击乐等不同乐器组成,由多个乐章谱写的大型音乐作品;协奏曲是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团共同演奏而成的音乐类型。这两种音乐在编制、题材等方面堪称“重头戏”,赏析方面具有对比和统一之效。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欢乐颂》是史上第一部在交响乐中加入人声的巨作[4],普及程度让大多音乐基础薄弱的人也对此标题和旋律有所了解,演奏版本众多,对于这首作品音乐鉴赏时可搜集国外知名乐团将这首作品在教堂前演奏的“快闪”版本,演奏者与舞台上不同的生活化衣着、手持乐器走上街头,这样的鉴赏素材能够缩小本专业学生与古典音乐的距离;当代流行音乐中不乏引据古典音乐作品的范例,如流行歌曲《不想长大》的副歌部分就引用了莫扎特《第四十号交响曲》的音乐动机,借由学生对流行音乐的了解,进行莫扎特《第四十号交响曲》的赏析,加强对两首音乐作品中的联系感,加之对“音乐神童”莫扎特名号的由来进行拓展,对于学生理解作品有很好帮助。

《梁祝》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也被大众熟知,对这首作品的赏析应基于学生对故事的了解程度,在聆听过程中带领学生了解管弦乐团中不同乐器在讲述故事和创设情境时的“角色感”,音乐织体和旋律技法对故事情节的“诉说性”,如此不仅可以拉近基础薄弱的学生与音乐的距离,更能让学生对中国作品中所蕴含的旋律美、声韵美有所体会,增强文化自信;《黄河钢琴协奏曲》是中国最伟大的键盘作品之一,此曲取材于冼星海抗日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运用了西方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创作而成,有《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保卫黄河》四个乐章,在进行赏析时应从其史诗的结构、华丽的技巧、丰富的层次、壮阔的意境等方面进行导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

(二)中西方钢琴音乐

钢琴是乐器中构造最复杂、音乐织体最多元的乐器,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钢琴的音域宽广、音量宏大,众多作曲家都以钢琴为主创作音乐作品。键盘基础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音乐通识教育的重要培养途径,因此在教学中,对于钢琴作品的赏析也可彰显人才培养目标。

肖邦一生专注于钢琴音乐创作,崇尚织体自然、晶莹透彻的音乐,他的作品旋律流畅自如,音乐很强的抒情性和可听性,有“钢琴诗人”的美誉;李斯特将钢琴这件乐器的箱体共鸣发挥到淋漓尽致,扩大了钢琴的表现力、交响性。这两位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的作曲家的作品在动画片中也有所植入,鉴赏两位作曲家的钢琴作品可从《猫和老鼠》经典段落《李斯特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和《啄木鸟伍迪》中的《肖邦作品集选》切入,鉴赏以钢琴音乐为载体的其他文艺形式,丰富学生的视听感受。

如今世界上琴童最多的国家是中国,越来越多中国钢琴演奏家在世界主流乐坛被关注,钢琴在中国也涌现出贺绿汀、储望华、王建中等作曲家,他们将钢琴织体与中国五声调式结合,创作出由各种器乐作品改编的钢琴版本,和大量原创的、描写中国文化的钢琴音乐。《彩云追月》原是民族器乐曲,曲调广为流传,1975年被王建中先生改编为钢琴曲,和声纯朴、织体华美,鉴赏可发现钢琴对优美亲切的五声调式的演绎;《平湖秋月》取材于广东音乐,婉转悠扬的旋律与细腻古朴的和声,使其成为民族钢琴曲的精品。

(三)中西方声歌作品

艺术学中的声歌作品是指以声乐、歌曲为主的音乐类型,以美声、民族等发声方法所演唱的歌曲。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也是西方歌剧之乡,拥有悠久的歌剧、艺术歌曲历史,歌剧之王威尔第、世界三大男高音之首的帕瓦罗蒂都是意大利人,音乐鉴赏内容加入意大利的声歌作品,有极高的鉴赏意义和艺术价值。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数十年的艺术生涯里演绎了非常多的声乐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我的太阳》,让不少乐迷了解作品并熟悉艺术家,此鉴赏素材可引导学生感受这首世界名曲带给世人的乐观向上和伟大歌唱家的精湛技艺。

中国音乐发展的数百年里,亦不乏优秀的作曲家创作出的优秀声歌作品。有着“中国舒伯特”美誉的黄自先生创作的《玫瑰三愿》,作品以赞美和感叹的音调,曲折的表达知识分子对国破家亡的忧愤之情;由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刘半农作词,中国现代音乐先驱、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作曲的《教我如何不想她》,歌词生动活泼、音韵和谐,曲调婉转绵延、旋律优美,是中国声乐作品中的里程碑。

四、总结

音乐素养的培养是长期积累的过程,音乐素养的提升无外乎多听、多感受。音乐作品浩瀚如烟,上述作品只是古典音乐中的凤毛麟角,除此之外还有诸多伟大的音乐家创作出的伟大作品。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音乐之父”巴赫艺术创作高度鲜有人及,其《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1006》旋律优美、音乐深沉、内涵深刻,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唢呐曲《百鸟朝凤》,用一件传统乐器栩栩如生地吹奏出百鸟争鸣的欢跃情景,曲例不胜枚举。音乐素养的培养是一个体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入、延展,引导乡村小学职前全科教师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形成音乐素养以及形成音乐实践能力,满足学生对精神食粮的追求。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赏析钢琴
音乐作品赏析模式研究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音乐作品
纸钢琴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