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娟
(天门职业学院,湖北 天门 431700)
伴随中国现代社会的持续发展,科学技术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并且和谐社会不断优化与完善,人民的生活品质获得了极大的提升。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不断加剧,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创新与改革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的工作模式也由以往的辅助治疗转变成保健方面,并对疾病防范、改善健康、加快康复、提升生活品质当作是护理工作的关键内容。结合目前“互联网+”的形势,我们有必要对高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方法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
目前,健康教育已经变成了医务人员责无旁贷的职责。伴随传统模式的不断转换,现代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逐渐把健康教育的学习当作是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开展良好的健康教育,强调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掌握广泛的护理和卫生保健知识外,并且还应该拥有科学的交流方式与健康的教学方法。开展护理教育的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为各个年龄阶段、文化水平、社会背景的人提供具有针对性、省时和有效的健康教育与交流,使得人民对于健康知识的认知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一般情况下,中国护理专业的教师都是从医学院毕业出来的,并且,大部分医院还担任了护理专业学生的进修以及实习工作,一些规模较大的综合医院,还担任了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护理理论课程的学习任务,教学已经变成了大部分医院的三个重要任务之一,和医疗保健、科研工作并存。为了能够不断提升护理专业的教学品质,有必要详细、认真地对教学的方式进行研究。而护理专业的学生开展护理教育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把握教育的原理以及方法,特别是对国内和国外的护理教学方法进行了解,根据今后护理教学的工作发展,积极探究与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品质。
首先,学生不但要学习好护理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学习有关的人文社科类知识,为今后从事的工作打下稳定基础;其次,在护理教育中引入的很多原则和方法,不但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作用,并且能够为护理学生在学习、专业能力培养、素质等方面进行科学引导。例如:护理教学研究中关于“知识认知规律”和“护生学习心理”等有关内容,能够帮助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正确的方法。并且在护理教学中提出的“演示法”“讲授法”“课堂情景问题的应激处理”等都有利于学生对自身的演说、组织管理等各种能力进行培养。
伴随医疗技术的持续发展,“互联网+”对医疗技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远程医疗、电子病历等有关移动医疗技术的有效推进,逐步向偏远山区和有关的医疗卫生服务方面进行推广。所以,就必须利用互联网和云服务等高科技技术开展医疗人才的教育工作。在此其中最为突出的几个委托是:(1)专业的定位。现如今大多数护理专业的发展道路跟不上医疗信息技术的持续进程;(2)课程体系。当前,大多数高职护理专业并未开设适合医疗技术的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课程;(3)课程标准。在制定课程标准的时候,并未结合岗位变化和重要能力的有关需求进行更新和集成。
结合护理专业的实际特征,将护理专业教学由传统的5年制教学转变成4年制教学。重视实际课程的开展,加强护理专业需求特征。在专业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同时,一些高校的教学课程依旧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现如今,在进行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工作的时候,课程设置以及教材使用仍然以医学课程为主,在某些程度上,缺乏专业化的护理内容,就算对课程实施了调整,然而课程的内容依旧停滞不前。伴随社会的发展,对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服务品质也在不断提高,设置护理课程有必要结合实际需求来实现改革与开发。结合社会实际的健康需要进行有计划与针对性的人才培训,从而完成中国护理人员水准的有效提升。
对高职教育来讲,其主要的优点为,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具有真实性的实践基地,或对网络平台进行模拟。基于“互联网+”形势,对教学设施以及设备拥有重要的要求,必须具备前瞻性、高模拟性,因此需求高职学校能够投入充足的资金。然而,伴随高职学院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张,学校的办学资金极为缺乏,并且高校没有有效地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基础,使得教学资源碎片化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并且使用效率较低,甚至有一些高职学校的课堂并未进行全面的网络覆盖。
“互联网+”形势下开展高职教育的改革,就有必要对传统的教育结构进行破除,将职业技能作为依靠,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在传统教学中,认为学生只有积极提问才算好学生,但是在高职教育工作中,我们并没有大量的时间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处理,而必须将“够用”作为主要原则,在开展教育工作时注重教育学生学习怎样去做。高职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特征,并且文化基础较差,学习的目标往往十分模糊;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自理能力不足、纪律性不足等各种问题,但是学生往往具有丰富的激情,大部分善于开展交际活动,拥有丰富的才艺和较强的可塑性,不能对传统的高等教学模式照搬照抄,有必要对其进行职业化与技能化的创新。
站在信息论的角度来讲,人类信道特征触觉通道带宽是1,听觉通道带宽是100,视觉通道带宽是1000。因此,有必要对视觉信息充分使用,进行信息交流。然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利用直观、生动、形象的演示能力为学生营造各种感官上的刺激,能够符合新时代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而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师,有必要对计算机教学的优点最大程度展现处理,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得枯燥乏味的护理专业课程能够具有趣味性。
在教育改革道路上,对学生学习方式进行转换是极为重要的内容,有学者在护理基础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提出合作学习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实际方案和预期的能力目标。还有的学生认为,合作学习能够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今后的职业进程打下稳定基础。而合作学习主要是小组成员根据相关的互动结构开展相互学习的方法,其在推动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具有十分奇特的优点。在传统教学组织模式中,合作学习作为突破与补充,不但能够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激发,还能经过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断强化学生的团队精神,从而提高护理知识学习效果。
基于“互联网+”背景,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必要在高职护理教育中使用相关的新技术。对教师来讲,必须积极转换自身的教学理念,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创建信息化的教学平台,并且使学生在课前提前了解教学的有关内容,实现碎片化知识,而教师只需稍微引导学生,使其能够建立全新的理念,对学生来讲,应该使用信息网站,对有关的教学资源、数据实现使用,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案来进行安排,拓展学生护理专业知识的有关技能。
高职教师在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使用和教育有关的信息技术,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开展师生间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并利用网络化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护理职业“互联网+”形势下的教学模式。而在改进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关注互联网的利用价值,从而形成紧跟时代发展的个性化学习方法。
在进行实践教学时,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互联网技术,让学生可以认识到在医疗学习过程中使用互利网技术的必要性,并且帮助学生创造一个智能化、现代化的护理环境,以此来保证学生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开展实训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互联网+”教育也应该运用创新教育,并纳入有关的人才培养计划,让科研优势可以良好的转变成教学的优势,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最好的实践运作方法就是在传统的实习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改造和推广,打造一个集实训与科研为一体的实践基地。
伴随互联网教育的持续深化,“互联网+教育”同样让教育行业获得了创新与发展的机会。可以让护理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拥有极大的推动力,并有效促进护理教育实现创新和改革,逐渐建立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的教学体系,为高职护理教育增添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