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摘要:目前,在严寒地区出现了大量由于外保温节点的构造设计处理不当而造成的质量通病。因此,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典型节点构造设计研究,对解决严寒地区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质量通病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研究适合严寒地区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门窗洞口处的构造设计,为今后严寒地区外墙外保温系统质量通病的解决提供可靠资料。
关键词:严寒地区;外墙外保温系统;门窗洞口;构造设计
门窗作为外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设计中要着重处理门窗洞口处的外保温构造。在严寒地区,门窗洞口处的外保温构造要注意门窗洞口处缝隙的封堵,避免冷风渗透以及形成热桥;同时还要注意门窗上口处滴水的设计,避免雨水顺着门窗上口渗入到门窗内部,造成渗水。在窗口外保温构造设计中还要注意外窗台的外保温处理,如:注意窗台要有一定的排水坡度、为了避免窗台上部的外保温系统遭受到破坏(磕碰、踩踏)最好使用金属盖板覆盖窗台等。
本文主要从门窗上口、门窗侧口、窗下口(窗台)进行门窗部位的外保温构造设计。其中,门窗上口要注意缝隙的封堵以及滴水的设计;门窗侧口也要注意缝隙的封堵,避免门窗侧口渗水;窗下口(窗台)要注意根部的防水设计,同时要注意增加窗台的承载能力,保证使用安全。
一、门窗洞口处的保温板排列
在严寒地区,由于外保温系统的保温板排列方式不合理以及门窗洞口处的网格布搭接错误,导致门窗洞口处出现大量的裂缝,使外保温系统遭到破坏。因此,研究外墙外保温系统门窗洞口处的保温板排列方式及网格布的搭接方式对解决外墙外保温质量通病是十分重要的。
外墙外保温系统门窗洞口四角处的保温板排列要注意以下几点:
1.洞口四周的保温板不能拼接,应该采用整块的保温板切割成型。
2.保温板的接缝应离开门窗洞口四角至少200㎜,同时还要保证保温板的拼缝不能正好处在门窗洞口的四角处。
门窗洞口处的保温板粘贴完成后,还应注意要在洞口四角处沿45°附加耐碱玻纤网格布,避免在门窗洞口四角处出现裂缝。门窗洞口四角处附加网格布。
二、门窗侧口的外保温构造设计
门窗侧口的外保温构造设计主要应该考虑洞口与窗框之间的缝隙封堵,避免由于缝隙封堵不严造成渗水以及冷风渗透。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中,窗户应该靠近外墙的外侧,最好是与外墙的基面平行,这样更有利于缝隙的封堵,能够使保温层更好的覆盖住窗户与墙体之间的缝隙。但是,有些实际工程中,为了追求室内的窗台宽度,甚至将窗台移出结构墙体而固定在外保温系统上面,导致雨水从保温板的裂缝中渗入经由墙体与门窗的缝隙直接流入室内,形成渗水。
门窗侧口的外保温构造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粘贴外保温系统之前首先要将门窗与洞口之间的缝隙进行保温密封处理,尽量减少外保温系统与门窗之间的保温断点,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热桥的产生。
门窗侧口还要考虑防渗水构造处理,在外保温系统与门窗侧边的节点上增加膨胀止水密封条,用来提高此节点处的防水性能。
三、窗下口的外保温构造设计
严寒地区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窗下口部位(即外窗台)很容易出现以下问题:雨雪容易积聚在外窗台上,不能及时清除排走的雨雪会渗入到外窗台与窗户的缝隙中,导致外保温系统的保温性能遭到破坏;外窗台处还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当外窗台受到踩踏时,窗台上部的外保温层由于没有足够的承载力,很容易导致保温层破坏,进而破坏外保温系统保温性能,甚至会产生使人坠落的风险。因此,对窗下口的外保温构造要注意缝隙封堵以及增加外窗台的承载能力。
《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10J121中外窗台的构造做法设计做法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如:容易导致窗户与外窗台之间的缝隙发生渗透问题;由于没有对外窗台上部的保温层做重点保护处理,容易导致外窗台遭到踩踏破坏甚至由于外窗台的承载力不足而发生安全事故;由于外窗台处没有设置滴水槽,外窗台上面的积水等只能沿着窗台流向外墙,这样很容易导致外墙面遭到外窗台流水的污染。
为了尽量避免在实际的外保温工程中出现以上问题,可以将构造设计进行优化,主要是在外窗台上部增加金属窗台板,窗台板要有一定的坡度并具有一定的挑出距离,这样既能解决外窗台的承载力问题还能解决外窗台的排水问题。设置窗台板的外窗台构造设计要注意窗台板与窗户之间的密封,通常采用密封膏和硅酮胶进行双重防水密封处理。
窗台板的材料一般为铝合金板,在外窗台上加设窗台板主要的优点为:窗台板能够有效的将雨水直接导流至地面,避免了雨水沿窗台流下污染外墙面;滴水板与窗框之间可以采用密封条以及硅酮胶进行双重防水,提高了外窗台处的防水性能;窗台板同时还增加了窗台的承载能力,增加了外窗台的耐久性。
目前,常用的窗台板的板面均设计了一定的排水坡度,并设有鹰嘴及两侧的挡边,窗台板的形式主要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适用于涂料或陶瓷面砖外饰面的外保温系统;B、C类主要用于窗侧保温的外保温体系。窗台板的安装见《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10J121。
四、门窗上口的外保温构造设计
严寒地区外墙外保温系统门窗上口的构造设计要注意缝隙封堵以及滴水的构造设计,缝隙的封堵处理与门窗侧口一致,门窗上口的外保温构造见《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10J121。
这里主要研究滴水的构造设计,滴水槽一般设置于建筑垂直外墙与水平面之间的过渡区域,例如:外墙与窗户之间的过渡区域,目的是为了预防水沿着门窗
上口流动。传统的滴水构造处理方式在风力较大时不能较好的满足滴水的要求,同时外观也不美观。
为了更好的研究滴水处的构造设计,了解了一些其他形式的滴水构造形式,但是这些滴水构造做法都不是很美观,而金属构件还会产生热桥。为了避免传统滴水槽存在的不足,可采用如圖4.1所示的滴水槽,这种滴水槽既美观还能保证在大量降雨的情况下,也能起到很好的滴水作用。
五、结语
本文主要从门窗上口、门窗侧口、窗下口(窗台)进行门窗部位的外保温构造设计。其中,门窗上口要注意缝隙的封堵以及滴水的设计;门窗侧口也要注意缝隙的封堵,避免门窗侧口渗水;窗下口(窗台)要注意根部的防水设计,同时要注意增加窗台的承载能力,保证使用安全。通过研究以上部位的构造设计,为今后严寒地区外墙外保温系统质量通病的解决提供可靠资料。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10J121-2010.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2]戴正平.建筑外墙节能改造细部节点设计[J].建筑节能,2016
[3]陈向鸿.浅议外墙外保温细部施工措施[J].建筑施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