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门诊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药学服务的效果研究

2021-11-27 02:03张燕
智慧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门诊效果

张燕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糖尿病患者临床药学服务的价值。方法:将182例门诊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91例。常规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指导,包括药物介绍和治疗方法说明;干预组采取以下措施:成立临床药学服务小组,建立门诊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定期举办糖尿病用药知识讲座,加强药品处方审核,实施多模式降糖药物指导,并定期随访。观察两组用药情况及血糖相关指标。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空腹血糖(6.23±0.56)mmol/L、餐后2h血糖(9.08±1.2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6±0.73)%均低于常规组(7.14±0.84)mmol/L、10.24±1.35)mmol/L和(7.02±0.97)%(P<0.05);干预组糖尿病知识及药物治疗知晓率为93.41%,药物依从性为93.41%,空腹血糖依从率为91.21%,餐后2H血糖达标率为92.31%,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为90.11%,均高于常规组的80.22%,74.73%,78.02%,76.92%,74.73%(P<0.05)。低血糖发生率比常规组的8.79%低1.09%(P<0.05)。结论:门诊临床药学服务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血糖参数和低血糖发生率,提高血糖控制率。

关键词:门诊;糖尿病患者;临床药学服务;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某院18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常规组各91例,干预组男44例(48.35%)、女47例(51.65%);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注射10例(10.99%),口服降糖药物81例(89.01%);年龄39~87岁,平均(62.79±15.38)岁,糖尿病病程2~28年,平均(16.33±7.85)年;应用降糖药物1~4种,平均(2.02±0.72)种;接受教育时间0~15年,平均(7.44±2.51)年。常规组男46例(50.55%)、女45例(49.45%);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注射11例(12.09%),口服降糖药物80例(87.91%);年龄42~91岁,平均(63.28±14.76)岁,糖尿病病程3~31年,平均(16.48±7.92)年;应用降糖药物1~4(2.08±0.69)种;接受教育时间0~14年,平均(7.52±2.4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仅接受常规药物指导,包括药品的介绍以及治疗方法的讲解。干预组实施下列措施:

(1)临床药学服务小组的组建:临床药师和内分泌科经验丰富的医生组建了糖尿病药学服务小组,培训了小组成员,参与了用药计划的制定。

(2)建立门诊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记录:询问患者用药史、登记血糖检测结果、服药类型、靶器官损伤等,有效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方便患者随访,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患者信息共享,根据患者信息方便制定药物治疗计划。

(3)加强与医生的沟通:门诊临床药师与医生沟通,向医生提供糖尿病药物的进展情况,并与医生有效沟通降糖药物信息,帮助医生优化治疗方案。

(4)关于糖尿病药物使用知识的定期讲座:教育主题包括血糖药物管理和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哪些症状。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跨度通常较大。每个患者都有不同的药物类型、剂量和时间。尤其是老年患者,很容易混淆每种药物的剂量和时间。临床药剂师需要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必要时可以书面介绍。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制定合理的用药计划,强调患者的最佳用药时间,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需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首选能维持24小时稳定血药浓度的缓释和控释制剂进行配制。教导患者血糖测量仪的使用技巧,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详细讲解相关参数,指导患者定期测量血糖并做好记录;要求家属在家庭环境中监督患者,观察和管理患者用药,避免错误、不满意和遗漏用药。引导患者学会阅读药物说明书,包括药物组成、适应症、不良反应、剂量和时间、给药方法等,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用药,避免患者自行停药、增加或减少剂量等行为,防止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5)加强处方审核:具有相关资质的临床药师进行处方审核,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如有不合理情况,及时联系处方医生,改变用药计划,确保用药的针对性和安全性。

(6)实施多模式降糖药指导:设立专项药物咨询服务窗口,开通服务热线,建立糖尿病患者微信群,跟踪降糖药应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剂量。及时处理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合理调整剂量,确保药物治疗效果。

(7)定期随访:了解降糖药物的应用情况,普及药学知识。通过随访,药师可以客观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用药教育和指导,改善患者的用药行为。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组患者掌握糖尿病及药物治疗知识、药物治疗依从性、空腹血糖达标91.21%、餐后2h血糖达标、糖化血红蛋白达标高于常规组(P<0.05);低血糖1.09%低于常规组8.79%(P<0.05)。

3讨论

临床药学服务是医疗机构诊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运用药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成本和效果两方面分析治疗方案的合理性,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通过对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药学服务,临床药师通过干预前的调查,为药物治疗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重组、评估、干预、跟踪和再评估,针对性强,能有效提高患者匹配度,从而降低风险率和经济效益。然而,由于本研究的案例较少,因此,前瞻性需要进一步扩展。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和成本/效果优于对照组。

结论

综上所述,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药学服務能有效降低成本效果,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度,达到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精准用药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苏泳,邓仲礼,刘利杰,等.临床药学服务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评价[J].海南医学,2019,28(11):1808-1810.

[2]刘秀珍,李琪,王凤玲,等.药学干预对接受多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9,33(5):691-693.

猜你喜欢
糖尿病患者门诊效果
灵动耳环
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用于急诊糖尿病患者救治效果观察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观察分析及护理体会
伪装效果
糖尿病患者食用无糖食品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来自疼痛门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