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浅析

2021-11-27 13:43:49丁奎兵
新视线·建筑与电力 2021年6期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运用

丁奎兵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制造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为了提升行业的智能化水平,可以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传统机械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自动控制、传感、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促进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实现模块化和系统化的改进。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生产质效,也可以对生产流程进行规范,并且对电子产品标准进行统一,促进行业整体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运用

引言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尤其是数控技术、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领域中智能终端的有效应用使得机电机组实现对汽车制造多个环节的独立控制,大大提高了汽车制造效率以及汽车成品及其使用的安全水平。然而,仅仅依靠智能终端来对分散机械组建进行控制,难以实现在最大程度上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对此,必须加强对汽车智能制造模式的进一步优化,才能有效提高汽车制造质量。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分散机电机组的有效集成,使不同指令能够连贯畅通的执行,大大提高了机组的运行效率。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概述

机电一体化涉及电子力学、机械工程、微电子等多个专业领域,主要包括机械与电子两个部分。传统的电子化机械制造,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的独立性较为明显,缺乏密切的关联性,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自动化技术、电子通信技术等深入应用,在制造领域逐步实现了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有效融合,发展成为了机电一体化。简单来说,机电一体化就是借助电子技术实现对汽车机械组件的高效、准确整合,在电子指令的直接控制下完成相关机械组件操作,实现对汽车机械组件的集中控制。同时,汽车机械组件控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还能够实现很好的远程控制,通过电子信号传输,将质量传送到机械组件处,控制其运作,同时将其运作情况反馈到控制端,为人工调控提供相应数据参考。机电一体化的应用特征与优势在汽车智能制造过程表现得更为明显,为汽车智能制造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有效的基础保障。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

2.1数控生产应用

在智能制造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且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早期,该技术主要在数控生产中应用。数控生产有较高的技术性要求,需要对模拟信息进行准确地处理,同时也要严格管控各个环节。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对精度进行控制,保障机械作业符合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失误或故障问题,从而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数据模拟、信息采集等技术,进一步提升生产精度,同时促进管控效果的增强,使传感技术、数据模拟等功能作用可以充分发挥,进而为智能制造行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还可以与计算机绘制等功能结合在一起,更加准确地反映生产中的各项数据,使各项技术都能更进一步完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数控技术在不断革新,从专用型闭环式开环控制模式逐渐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的方向发展。以集成化为基础,逐渐呈现出超薄、超小的特点。结合计算机、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等多项技术,在加工中可以进行参数的自动修正,也可以对参数进行调节和补偿,达到智能化故障处理的效果。以网络技术为技术,CAD/CAM与数控系统一体化,各个机床之间相互联网,实现中央集中控制,对加工生产进行群体控制,提升控制的效果。数控加工技术既可以提升机械加工的精度,也能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可以在单件生产中应用,也可以在批量生产中应用,能够生产更多性转年更复杂的零件,也能满足更高的精度要求。

2.2自动生产控制的应用

在进行自动生产控制的过程中,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时,通常会出现由于人为因素影响而导致的产品精度以及质量不达标的情况。而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生产活动进行现代化的控制干涉,以此来推动产品产生实现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而在进行产品生产的过程中一旦发生了问题,就会借助自动生产控制来实施干预,来保证产生工作技术步入正轨。现阶段,应用自动生产控制较为普遍的行业主要有香烟、饮料生产等,由于这类产品生产有着重复性强、生产力大的特点,同时对于产品品质的要求较高,因此通过自动生产控制能够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生产。另一方面,对于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研究文章发现,自动生产过程的跟踪控制系统属于一种新进的自动生产控制系统,其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保障产品生产过程中能够按照这些参数进行规范、标准的自动化作业,保证产品生长的效率以及质量,进而推动相关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2.3传感技术的应用

在智能制造当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为智能制造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各个方面都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善。而在机电一体化当中,传感技术占据着十分关键的位置,同时传感技术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那就是有着极强的精确性以及灵敏性。在应用传感技术时,可以有效避免外界其他信号的干扰,同时能够进一步的提升智能生产水平。而普通传感器与之相比,所发挥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时在应用的过程中还一定要建立相互匹配的传感器网络系统,这有这样才能够进行信息的对接与传输。但是通过传感技术,就能够直接和智能制造进行融合,以此来降低设计的难度以及标准,并且还能够为企业节约更多的成本。

2.4在自动变速器方面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自动变速器中的应用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实现对汽车损耗的降低,大大提升动力传递效果,进而提高驾驶的安全、舒适性。例如,在自动变速器机电一体化制造过程中,通过在发动机周边安装若干传感器,对发动机振幅、振频、温度等进行有效检测,进而借助传感器来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转状态,并转换成为电子信号传输到智能终端,终端能够结合信息信号执行对发动机开关、换挡等控制。自动变速器中本身即具备一定的机电一体化特征,智能技术的有效应用大大降低了汽车操控的难度,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在汽车智能制造中具备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此外,基于一体化技术的自动变速器同时还有自检功能,也就是说智能终端能够结合反馈信息对自动变速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准确判断,一旦发现异常,便在较短时间内停止自动模式,转入手动模式。

2.5柔性制造類

柔性制造类是指各种生产加工、信息传输、货物搬运等,对于生产效率与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就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货物质量,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下,可以实现生产工具的自动更换、密切跟踪、货物运输、存储管理,保障了生产工作与运输工作的有效对接,避免仓库限制或者物资爆满,影响整个生产运输效率。无论是生产加工,还是货物存储与运输,都可以实现自动化以及密切化跟踪,只需要根据生产要求,提前设置好频率与计划,就可以全天候生产、搬运、存储,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还能够实现货物信息的密切跟踪与管控,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生产计划与方案的合理性,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智能化与自动化生产,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平会对智能制造的功能有着很大影响。因此,有关企业一定要对相关工作予以重视,进而为智能制造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岳雷.基于智能制造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初探[J].机电元件,2021,41(02):58-60.

[2]周青.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分析[J].南方农机,2021,52(07):187-188.

[3]张瑞虹,王增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的应用分析[J].时代汽车,2021(05):33-34.

猜你喜欢
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运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中的发展运用分析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探析集约化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和发展态势的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5:55:40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6:45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高精度称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