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兰凤 宋之珂 蒋丽君
摘要:目的:探究多模式镇痛在加速康复外科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6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的是多模式镇痛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指标、术后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术后发生不良反应以及术后24小时血清IL-6水平以及48小时有效按压次数,并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数据都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术中以及术后都到了很好的护理。结论:多模式镇痛对加速康复外科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多模式;加速;康复外科;胃肠道
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在手术后,患者常常无法耐受强烈疼痛,因此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本次实验采用了多模式镇痛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做如下汇报,望可以为医疗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1资料与方法
1.1資料
选取2019年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6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在57.34±6.79岁,男女比例3:2,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在58.68±6.23岁,男女比例在2:3。两组患者在疾病的种类,病例完整性,经济、职业、生活方式等基本资料也都一致,可以进行组间的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本组采用的常规的镇痛模式,形式比较单一,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采集患者的信息,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健康宣教,然后进行手术有关的项目:首先对患者采用全肠道导泻,术前一天提醒患者不要食用任何含渣食物,术前晚12点,患者禁饮禁食;术前为患者留置胃管、空肠液囊管,手术中为患者留置深静脉导管、导尿管、放置腹腔、盆腔引流管等导管。导尿管的保留时间不要超过一个周;术后等到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后,方可进食,并拔出胃管,在拔除胃管前主要是肠外营养支持;腹腔、盆腔等引流管,待B超显示无引流液时方可拔出。因为手术时间比较长,而且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痛感会非常的明显,因此麻醉方式实施全麻手术,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度,而且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结束后依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再选择是否给予患者一定的镇痛药物。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下床活动的时间,手术中的其他操作都是采用的常规操作[1]。
实验组:本组患者采用的是多模式镇痛,该模式是以常规模式为基础进行一些改造升级而来,具体的步骤如下:(1)多模式镇痛。术前和术中将罗哌卡因稀释至一定的浓度,分别为0.75%和0.25%,首先用较高浓度的罗哌卡因浸润即将进行手术的创口,然后使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混合芬太尼为患者进行全麻,术中再次使用乙酰氨基酚以及双氯芬酸钠进行镇痛处理,术后第一天使用生理盐水200ml+地佐辛8ml混合溶液静脉泵入,注射速率以5ml/h。患者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时予以追加使用凯纷5ml与生理盐水的混合溶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再者,如果病人耐痛度很差,那么可以适当的加快速度,并且在患者的硬膜外留置自控式的镇痛泵辅助患者减轻疼痛,第二天可以将硬膜外的镇痛取下,选择使用NSAIDs类药物替代原有的镇痛,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药量;(2)疼痛的评估和处理。结束手术后,责任护士根据制定的方案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并根据评分的结果对患者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于疼痛评分在3分以下的患者,予以采取注意力转移法及心理护理等方法缓解患者的痛感,对于评分在3分及以上的患者,护士、主管医师以及麻醉师进行沟通商议,决定患者是否给予镇痛药物,以及应该使用哪种药物,如何使用,对于用药的患者都应该做好详细的记录;(3)营养支持。术后当天实施肠外营养支持,术后第一天予以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支持,请营养科医师协助通过空肠液囊管滴入营养液。可以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同时又补充人体所需营养。(4)术后恢复。指导患者早期活动,如床上翻身、下床活动等,指导患者进行一些必要的康复锻炼,并且对心理有一定压力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保证患者对于本次的手术保持积极的心态。
1.3指标
本次实验主要需要记录的患者的指标有四项:(1)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时间、静脉输液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体重变化、血浆蛋白变化;(2)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患者术后没有任何疼痛的感觉,则该患者的得分是0分;患者术后有轻度疼痛,则患者的得分是在1分到3分之间;如果患者能较为明显的感觉到疼痛,则患者的得分在4分到6分之间;如果患者剧烈疼痛,则患者的评分是在7分到10分之间,需要使用阿片类药物缓解;(3)两组患者术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该手术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切口感染、尿潴留、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血栓形成这几项,其中最容易出现的是恶心呕吐、头晕以及各种感染,因此需要重点关注这几项,其余的也不能忽视;(4)两组患者术后24小时血清IL-6水平以及48小时有效按压次数:患者术后24小时血清会出现一定的变化,主要的测量方法是采用ELISA方法进行评定;术后48小时患者的预效按压次数主要指的是患者的静脉自控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
2.1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
2.3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
2.4两组患者术后24小时血清IL-6水平以及48小时有效按压次数
3结论
经过根据上述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患者经过多模式的镇痛处理后,患者术后恢复得很好,实验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时间、静脉输液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体重变化这些数据都好于对照组,而且患者的血浆蛋白出现的变化也不大,说明患者的整体手术是非常成功的,这不仅为患者减轻了病痛的折磨,而且还为患者减少经济压力,以及心理负担,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日;实验组患者很少会出现常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只有部分患者因为对镇痛药物反应比较敏感而出现了恶心呕吐,头晕的症状,还有一位患者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出现了肺部的感染,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正常情况,;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的24小时以及48小时重要观测指标评分都比对照组的要低,综合来看实验组患者在这次的多模式镇痛的协作下,患者相比较常规模式小组而言得到了更好的护理,使得患者无论是在治疗还是后期的恢复都要比常规组更优异。
综合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使用多模式的镇痛在加速康复外科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嘉晖,王刚,刘江,等. 加速康复外科指导下的多模式镇痛对开腹结肠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9):38-42.
[2]黄秀凤. 快速康复外科多模式镇痛应用于胃肠肿瘤患者的效果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19,v.41(04):180-181.
[3]蒋鹏,郭琪,曲雪菲,等. 多模式镇痛在加速康复外科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上海医学,2019(4):21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