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房
摘 要:彩陶是史前人类营造在陶器上的精神家园,是我国古代艺术的开端。彩陶图案的构图法则,彩陶色彩的用色原理,彩陶所构建的艺术体系,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葫芦纹与网纹相结合的复合纹饰是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典型纹饰,馆藏葫芦网纹彩陶构图生动,非常精美。
关键词:葫芦网纹;精品彩陶;赏析
优美绚丽的中国彩陶,在古代文化宝库中闪耀着夺目的光彩,它所反映的精湛的艺术成就、极其珍贵的文化价值,在世界远古时期的彩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甘肃是彩陶的故乡,最早的彩陶诞生在甘肃,彩陶文化最灿烂的高峰期也在甘肃产生。马家窑文化彩陶是会宁县博物馆的特色藏品,该馆馆藏新石器时代文物2000余件,其中彩陶300多件,以马家窑文化类型为主。彩陶器型规整,胎体打磨光滑,彩绘纹饰繁缛,绘制手法精美,极具地方特色,是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代表。下面对馆藏的几件葫芦网纹彩陶馆进行介绍和赏鉴。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葫芦柳叶纹双耳彩陶罐(图1、图2),是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中期作品,屬国家一级文物,1975年出土于头寨子镇窼粒台遗址。器高30厘米,口径14厘米,腹径29.5厘米,底径11厘米。侈口,口沿外翻,直颈,溜肩,鼓腹,平底,腹部饰对称桥形双耳,口沿饰对称两小鸡冠鋬。
该彩陶为泥质橙黄陶,陶质细腻,器表光滑。陶罐口内外均施彩,罐口内最下层一圈黑彩水波纹,水波纹上绘一圈黑红彩条带纹,最上层黑彩绘一圈锯齿纹。罐口外最上层绘一圈黑彩条带纹,再下为网格纹,中间一圈黑彩锯齿纹,锯齿向上,齿距较大,留白出橙黄陶体,犹如下垂的叶片。颈肩部结合处绘一圈锯齿纹,锯齿向上,较小。肩部至腹部,红彩条带勾绘出葫芦形状,葫芦下部圆润饱满,上部较小,已变体为罐形。葫芦内用黑彩细条带交叉斜绘成棱形网络纹,葫芦间用黑彩条带纹留白出柳叶纹,红彩葫芦与黑彩条带间点出黑色小锯齿,使葫芦更为明晰。最下一圈黑彩条带纹,耳部以下罐体三分之一部分未施彩,为橙黄陶体。因为原始社会的陶器通常是放在地面上使用的,尖底或像这种小平底大腹陶器一般应该置于地面挖出的浅坑中,以免倾斜歪倒,人们是从上方或斜上方的角度看陶器的。因此,智慧的彩陶先民也懂得惜墨如金,在接近器底的下腹部一般不需要施彩。而匠工构图布局,更着意于器体的上部和中部,努力追求俯视和斜平视的美感效果。
平视该彩陶,硕大的葫芦两边是自然下垂的柳枝,静止的葫芦与飘摇的柳叶相互辉映,十分美观。俯视彩陶,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色彩更为艳丽。平视和俯视虽然摄取图案的神韵不同,但均美轮美奂。彩绘纹饰采用红、黑二彩相互配置,注意在繁艳的图案留出柳叶、棱格等各种几何形状的陶地,在不施笔处也能引发美感,以实显虚,密中求疏,极富艺术装饰效果。黑、红二彩与橘黄色陶底色相互映衬,三色交织,画面斑斓,绚丽多姿。图案设计严谨规范,笔触细致,一丝不苟,构图稳定却又蕴含流畅,动中有静,以静衬动。陶体造型似球体,硕圆饱满,气韵生动。饱满的器型与华美的纹饰结合得浑然一体,无懈可击。该彩陶庄重大方,雍容大气,气场非凡,如同一个贵妇人,衣着华丽而不娇艳,举止大度而不轻薄。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葫芦网格纹双耳彩陶罐(图3),器残高14厘米,残口径6.2厘米,腹径18.5厘米,底6.5厘米,会宁县头寨子镇牛门洞遗址出土。罐口部已残,不知形状,残余为黑色条带纹。颈部与腹部结合部用黑彩绘四条圈条带纹,肩部与腹部罐体由六个葫芦分隔。红彩宽带勾绘葫芦轮廓,葫芦内添黑彩网络纹,纹线笔直,纤细流畅,这样在陶地上形成极其规整的黄色棱形方块。葫芦轮廓外为竖型黑色锯齿纹,中间一两边带齿黑色锯齿纹,三条锯齿相互交错留白出两条黄色折线纹。最下一层黑色宽带纹。腹部饰对称环形耳。该彩陶陶质非常细腻,器形小巧玲珑,笔触十分精细,是葫芦纹中少见的精品。如果说前面介绍的那件彩陶罐是大家闺秀的话,这件六扇屏的葫产网纹彩陶罐就是小家碧玉。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葫芦网格纹双耳彩陶罐(图4),器高28厘米,口径14.5厘米,腹径30.5厘米,底径10厘米,会宁县头寨子镇牛门洞遗址出土。敞口口沿内有彩,最下一层黑色点纹,犹如正在游走的小蝌蚪,再上一圈黑彩条带纹,上沿点出锯齿。外口沿一圈折线纹,颈肩结合处一圈黑色条带纹与肩部锯齿纹相结,葫芦纹也用红彩勾出轮廓,内填网纹,网纹至中腹部呈孤线形,外左右两侧为黑彩锯齿纹,锯齿朝向葫芦。两葫芦剩余的空白处用黑彩锯齿纹填充,短齿向上,留白出六层橘黄色叶片纹。最下一层为黑彩宽带纹。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葫芦网格纹双耳彩陶罐(图5),器高28厘米,口径14厘米,腹径31.5厘米,底12.3厘米,会宁县头寨子镇牛门洞遗址出土。泥质橙黄陶,侈口,束颈,溜肩,鼓腹,平底,腹部饰对称双耳,施黑红彩。口沿内外均饰一圈垂弧纹,颈腹结合处为红彩条带纹,再下为黑彩条带纹,黑色带纹向上突出锯齿,与红色条带纹分隔。腹部红彩勾勒出4个半椭圆形葫芦形状,葫芦内黑彩向外挑出锯齿,与红彩分割,内部减地出橙黄色五片三层柳叶纹,其余部分均由斜线网格纹填充。下腹部绘一圈黑彩宽带纹,宽带纹下以一圈黑彩垂弧纹结束。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葫芦网格纹双耳彩陶罐(图6),器残高24.5厘米,残口径12厘米,底12厘米,会宁县头寨子镇牛门洞遗址出土。泥质红陶,肩以上缺失,溜肩,鼓腹,小平底。腹部饰对称双环耳,施黑红彩。腹部葫芦变为近似圆形,红彩勾绘出葫芦形状,内绘网格纹,葫芦外施黑彩,锯齿四大圆圈纹,圈内填绘细线网格纹。
葫芦壳是最早被先民作为盛水和食物的容器使用的植物壳之一。葫芦的长期使用直接影响到后来陶器的产生,最初陶器的造型也大多以葫芦为主要形象。因此,甲骨文中的“壶”字酷似葫芦的造型。从人类的始祖开始,人们便怀抱着生存繁衍的本能理想来到这个世界,他们认为生殖繁衍神秘而神圣。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巨大的生存竞争中,人类希望自己的氏族能繁殖兴旺,虔诚地崇拜生育之神,生殖崇拜作为人类的普遍信仰被保留下来。葫芦生长茂盛,成熟的葫芦里籽粒众多,葫芦壳能盛装水和食物,原始先民在精神上敬畏那种具备多种本领的种物,于是他们就模仿它、崇拜它,希望获得与它一样的能力,这样,原始先民既在精神上有了战胜灾难的勇气,又满足本氏族子孙如葫芦籽粒众多、吉祥顺畅的愿望。于是他们把葫芦作为精神寄托,艺术化地描绘在彩陶上,表达他们祈求多子多孙的愿望。先民在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的绘制中,广泛使用葫芦纹,并被不断地传承和发展,成为半山类型彩陶的典型纹饰之一。葫芦纹一般和网格纹,柳叶纹、棱格纹相互配合使用,一般由四组或六组葫芦组成,相互对称,葫芦口一般向上,个别的向下。葫芦网纹大多数用黑、红复彩绘制,葫芦之间用锯齿纹或其他几何纹分隔。早期的葫芦形束腰不明显,中间两侧微内收,到中期葫芦形的下半部逐渐变大,晚期的葫芦形束腰明显,下部的圆形变得更大。
在新石器时代,先民把常见的动植物艺术化、抽象化,表现出先民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无比热爱,更表达出他们精神层面上的信仰、崇拜,是他们精神世界的体现。像这几件彩陶,首先在陶器圆形表面一周构成一条封闭的纹饰带,在一个纹饰带中使用一个葫芦纹饰或一个葫芦纹和柳叶纹等其他纹饰结合的基本图案,进行平均有规律的排列组合,形成一个二方连续图案,循环往复,无首无尾,无始无终。原始先民把圆形陶器作为他们展示艺术才华的主要天地,他们在有限的空间表述一种无限的理念。彩陶的各种纹饰以及这种轮回和永续不断旋构图形式,无不表达着原始先民对美的追求,更表达着对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和向往。
一件件彩陶,是我们的祖先对自然人生的留恋和思考,对理想世界的渴望和追求。一件件彩陶,都潜藏着难以言表的风雨沧桑,蕴含着人类生命延续中的智慧和创造。彩陶无论是题材上象形寓意,还是造型上谋篇布局,对后世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美学艺术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朋川.中国彩陶图谱[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2]郎树德,贾建威.彩陶[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