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者:张振钿
采访者:郑秀亮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环境》杂志从第4期起开辟“说史”专栏,通过采访广东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亲历者、推动者,以口述形式还原广东生态环保发展史,以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开创广东生态环保新局面。本期带来原《环境》杂志社社长张振钿人物专访。
张振钿,广东澄海人,先后任《环境》杂志社社长、省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站长、省环境保护局科技处处长等职务,2009年9月任省环境保护厅副巡视员,2012年1月起兼任中共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1991年9月至1995年4月,张振钿先后担任《环境》杂志社副社长、社长,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他内强杂志专业水平和凝聚力,外拓杂志社会影响力,使得杂志社不仅内部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办刊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而且通过先后举办“菊城杯”全国首届环境漫画大赛、广东省首届“环境文化沙龙”等活动,组织编写《环境教育课外读本》等刊物,使《环境》杂志的社会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大手笔打造先进采编体系
1991年9月,我从局办公室调到杂志社。当时杂志社的条件还是比较艰苦,只有十几名员工,办公经费有限,人员工资财政也只管一部分,有一大部分都得靠我们自己想办法筹措。
我来之前,杂志社还办过工厂,这在当时的政策是允许的。但是文人办厂,跟企业家没法竞争,效益一般,我到杂志社的时候已经开始“收档”了。由于经费有限,为了节约成本,当时杂志都是我们自己包装,然后再拿到邮局寄。每个月光是包装杂志,贴写邮寄标签,就花费了大量人力跟时间。
后来我就考虑,还是得从杂志社本身的特点来寻找发展出路。经过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我们最终花了20多万元买了一套苹果品牌的专业排版系统,配了彩色打印机,编辑设计能力一下子就走在了全省出版行业的前列,单位形象也得到很大提升。
当时的20多万元,那可真算得上是巨款,都足够买一两套房子,但是这个钱花得值。当时买的苹果电脑跟排版设计软件,都是最先进的,杂志社的排版设计能力大大提高。以往我们的记者、编辑采写文章都是拿出去给别人排版,要花不少钱,配了这个设备后,不仅自己排版设计杂志,而且不少广告公司都来找我们帮忙做设计。这无形中也为杂志社增加一个创收途径,工作效率也极大提高,缩短了采编周期,提升了时效性,寄杂志也信息化管理,录入好信息后,每个月调出来打印然后粘贴就好,节省了大量时间,减少了错漏。
杂志内容方面,当时《环境》杂志在国内还是很有影响力的,也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采编出版体系,我在杂志社那几年大家基本都是按原有体系不断优化提升做好采编出版工作。期间有三件事我印象较为深刻:一是1991年,《环境》杂志派出3人采访组赴香港,采访报道了香港民间环保组织“长春社”,成为国内较早采访香港民间环保组织的环保媒体。二是1992年,日本兵库县议会友好代表团到《环境》杂志社参观访问,详细了解《环境》杂志编辑、发行等情况。三是1993年8月,深圳北部清水河仓库区发生特大爆炸,《环境》杂志组织系列报道,详细介绍了现场环保应急工作做法,是当时国内较早全面介绍环境事故应急的报道。
当时每期杂志我们还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做法就是美编专门设计环保漫画跟插图。这些漫画跟插图都是结合当时热点专门创作设计的,非常有吸引力,以至于很多读者每期都追。一些地方环保部门开展宣传的时候,直接就把漫画跟插图复制出来作为宣传资料张贴。
花心思策划高端文化活动
不得不说的是,《环境》杂志当时在业内还是很有一定名气的。当时为了提升杂志的影响力,我们还策划了几次大型的活动。
1992年,《环境》杂志社举办了“菊城杯”全国首届环境漫画大赛。经过广泛发动,活动总共收到来自全国27个省区的1148件稿件。评审的时候,当时杂志社的主编多方奔走,业界名流积极响应,著名作家秦牧、著名漫画家廖冰兄、方唐等纷纷应邀担任评委,并且在现场泼墨挥毫,为杂志社留下珍贵的墨宝。活动最后制作的获奖作品集,书名是由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写,秦牧作序。
1993年,《环境》杂志社在东莞组织广东省首届“环境文化沙龙”。省内著名文学、书法、绘画名家及有关人士40多人参加,并即席以“保护蓝天碧水,促进改革开放”为题,吟诗、挥毫、作画。
这两次活动的规格都相当高,在业内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极大提升了杂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之所以能够得到那么多知名人士的支持,一方面得益于杂志社主编在这个行业多年经营攒下的人脉,结果一呼百应;另一方面也是杂志的总体水平得到大家的充分肯定。
谋长远编制环境课外读本
环境教育是借助教育手段以提高人们对环境的了解和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培养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动员全社会成员共同来保护环境。
作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单位,我们每年会同相关单位召开环境教育研讨会,邀请地市主管部门领导和学校老师参加,共同研究推进环境教育工作。当时我们就注意到,国内缺乏环境教育的相关教材,这对环境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提高是很不利的。
有鉴于此,1994年,我们组织中学教师编写了《环境教育课外读本》,受到中学师生的广泛欢迎。该书在上海获华东地区优秀图书奖,而且还被教育部列入中小学图书室必备书目。
1995年,《环境》杂志社还联合广东省教育厅等单位举办青少年“爱国、爱家、爱环境”手抄报有奖活动,受到广大青少年热烈欢迎,收到稿件918篇。
找定位推动杂志焕发新力
《环境》杂志是一本有着优秀传统的杂志,著名科学家高士其、茅以升、周培源等都曾专门为杂志撰写文章,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傅家谟等都曾受聘担任《环境》杂志高级顾问,《环境》杂志还先后获评“中国环境科学优秀期刊奖”“全国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广东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全国双效期刊”等。
当然,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新媒体的繁荣,传统杂志面临着巨大冲击。随着人们的阅读习惯逐渐发生变化,包括期刊在内的传统纸质媒体,均面临着发行量骤减,广告业务日益萎缩的困境,读者群大量流失风险。在这种浪潮下,杂志如何守住阵地并焕发新的活力?我觉得关键就是定位的问题。
杂志从创刊开始就定位为科普杂志,历经这么多年的发展,始终没有偏离这个主线,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被提到新的高度,环境科普工作有广阔的空间和前景,完全可以有一番好作为。另一方面,必须要找准读者群众需求,要搞清楚杂志面向的读者群体以及他们所想要得到的资讯,然后有的放矢策划选题跟文章内容。
作為国内最早的环境科普杂志,《环境》杂志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是许多老一辈环保人的精神食粮。作为新时期杂志的工作人员,必须有一份荣誉感与使命感,要将份荣誉与传统传承下去,要多想些法子,让杂志能够更好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通过大家的努力,让杂志焕发新的活力,这将会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精心谋事、用心干事、专心成事。在早期的环保人身上,这种工作作风尤为明显。他们认真工作、勤奋工作、扎实工作,对组织的安排全力服从,对承担的工作全力以赴,把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化作工作的持续动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一个个不平凡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