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睿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7-5042-9897
摘 要:随着我国资产证券化规模不断扩大,该文基于现有文献研究,基于银行自身角度、微观环境视角以及复杂宏观环境视角,充分探究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情况,得出以下结论:从银行自身特征来看,基于声誉的考量的影响,资产证券化并未对银行风险实现真实转移;从微观层面来看,微观环境比较良好的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推进会促使银行风险提高;从宏观层面来看,在经济下行的宏观背景下,以及在政策因素推动下,资产证券化对银行承担风险的改善力度增强。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差异化策略的实施以及完善监管体系机制的相关建议,促使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中发挥正向效应。
关键词:商业银行 資产证券化 风险分析 银行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2.4;F832.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8(a)-0191-04
Risk Analysis of Asset Securitization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PAN Rui
(School of Big Data Application and Economics,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Institute for Big Data and Finance), Guiyang, Guizhou Province, 550025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asset securitiza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anks themselves, micro environment and complex macro environment, this paper fully explores the impact of asset securitization on the risk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and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anks' own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impact of reputation considerations, asset securitization does not realize the real transfer of bank risk; from the micro level, for banks with good micro environment, the promotion of asset securitization will improve bank risk; from the macro level, under the macro background of economic downturn and driven by policy factors, however, asset securitization has strengthened the improvement of bank risk-taking.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iation strategi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upervis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so as to promote asset securitization to play a positive effect in the risk preven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 Asset securitization; Risk analysis; Banking supervision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自2005年来,资产证券化进入金融生态圈,主要应用于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理,出售风险较高的贷款作为资产的未来现金流进行融资。一方面,将信用资质劣后级的信贷资产包装出售,进而增加信贷额度空间,发放更多贷款,实现风险转移和信用增级。另一方面,将流动性差的信贷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进行出售,实现“变现”,一定程度改善银行的流动性。资产证券化能够有效减少资本占用,缓解资本压力,同时帮助银行更好地达到巴塞尔协议中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
近年来,国内大中小型银行均出现不良贷款率增加的现象,大量不良贷款最终成为不良资产,2017年,中国工商银行的不良存款高达2 860.75亿元,中国建设银行该数额也达1 922.91亿元。当下疫情成为常态化,我国经济面临的较大下行压力,许多企业都面临着融资困难资金短缺的情形,各大商业银行承担着不良贷款率急剧提高的风险。因此,研究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对其银行的风险管理具有促进效果,更有助于为银行未来经营转型升级提供重要金融决策。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自身特征视角下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风险分析研究
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实现信用风险的正常转移;二是风险降低的同时,以达到改善银行资产流动性,提高资产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的目的。资产证券化引发的信用风险包括:一是违约风险。该风险主要与资金池质量优劣存在直接联系,基础资产优质,存在持续稳定现金流作为出售产品的保证,则违约风险较低。相反,不良资产期限错配问题显著,产品设计存在问题,风险测度扩大,则违约风险较高;因此,资产质量不高或管理不善会导致发起人保留权益的亏损。二是表内资产的质量问题[1]。刚进入证券市场的商业银行,或者是很多大型商业银行基于自身声誉的考虑,会将风险高的资产自留,风险低的优质资产纳入资金池,以获得较高的信用评级。
从现实情況看,商业银行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具有较高信用评级[2],并且能够减低证券化资产信用增级以及融资成本,同时通过以上形式得到的资产池的质量高、净现金流的可预测性好会获取更多的销售收益。因此,银行更倾向于将信用评级较差,风险较高的资产自留,业务规划也更为谨慎,基本也是将优质资产纳入资产池[3]。
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对于资产证券化的效用提出质疑,认为其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高蓓等人[4]利用美国银行业相关数据研究发现,资产证券化将通过杠杆率上升导致银行信用风险恶化。宋清华和胡世超[5]研究了我国资产证券化与银行信用风险的关系,以2006—2016年上市银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资产证券化显著提升了银行信用风险。
1.2.2 微观视角下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风险分析研究
资产证券化被看作银行风险管理策略之一,以此缓解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是否满足“真实出售”流程原则,是银行风险真实转移的前提。郭甦、梁斯[6]以2000—2015年我国银行业数据为研究样本,认为资产证券化与银行风险是负向变动。
部分研究认为,资产证券化扩大了外部融资来源,极易导致银行资本结构的杠杆化,高蓓等发现杠杆变动是资产证券化导致银行风险上升的重要途径之一。王晓等人[7]以权益资产比例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作为衡量银行的杠杆水平以及盈利能力的指标,以此构建相应的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权益资产比越低,说明银行杠杆率较高,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另外,ROE指标值越高,即盈利水平越好的银行,更倾向于从事高风险业务,促进银行承担更高的风险值。
1.2.3 宏观视角下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风险分析研究
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让不少学者基于复杂宏观环境下去讨论两者之间的联系,其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造成的风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经济增长周期与商业银行风险的反向关系是显而易见的[8],当经济处于繁荣上升期时,企业经营向好,利润有所提升,故债务负担有所下降且抵押资产价值上升促使违约率大幅度降低,故而缓解银行的风险;相反的,经济处于衰退期阶段,企业经营不善的可能性加大,需要向银行进行资金借贷以维持正常运作,但企业违约风险扩大同时抵押产品价值有所下跌,进而使得银行承担更多风险。另外,利率市场化也是重要的宏观环境之一,存贷款利率水平及其结构由经济主体自主决定,尽管加强资源配置效果,但是提高利率波动的幅度和频度,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银行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
李宏瑾[9]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呈正相关关系,即在利率市场化后,银行风险偏好将进一步上升,并有动力扩大高风险资产,这并不利于改善信贷质量。最后,我国市场表现情况多受政策因素影响,政策因素也是复杂宏观环境之一,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自2005年起步,证券化历程的推动主导力量仍然在于政府政策。考虑到政策因素,不少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发达国家虽然政策因素可作为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推动力量,但最终主导力量仍为市场,而我国金融创新基本以政策推动为主导,资产证券化创新也涵盖此种特征[10]。
现有文献多基于微观环境视角去研究分析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鉴于此,该文从银行自身特征、微观层面以及宏观环境这3个角度去探究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承担风险的关联,为推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进程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2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情况分析
2.1 基于自身特征层面
我国资产证券化于2005年开启,主要运用之一就是作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理途径。国内银行注重基础资金池的质量,一方面是出于银行自身声誉的维护,银行的信誉影响着金融的信誉,更与国家信用关联。基础资产信用等级较差,将会导致证券化产品违约风险上升,银行不仅面临信用风险提高的压力,更需要寻求评级机构进行信用增级,这将造成银行信用增级成本和融资成本扩大,尤其是对于初入证券市场的银行更倾向维持好资金池的高质量程度。
另一方面,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4%。银行为了达到监管的要求,会自主地进行“风险自留”,降低资本占有,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但是该措施会导致低质量资产难以进入资金池,更造成不良资产的风险未能彻底转移。因此,基于银行自身角度,资产证券化的推行,并未实现不良资产风险的“安全转移”,反而会使银行承担更多风险。
2.2 基于微观层面
微观层面主要考虑盈利性和杠杆率两个因素下,资产证券化对其银行承担风险的影响。首先,盈利性用净资产收益率(ROE)进行衡量,杠杆率用权益资产占比来衡量。关于盈利性不同的银行,对于资产证券化的采取方针以及银行即将面临的风险态度具有一定差异,盈利能力强、微观环境比较好的银行,倾向于实现“规模效应”,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资金池的资产数量,以获得更高的利润水平,这会造成银行从事业务以及相关的投融资项目风险提高。进而,银行停留在“赢者诅咒”的限制中,如果银行在信贷扩张过程中降低了对信贷资产的核准制度要求,那么资产证券化不仅没有促使银行达到利润最大化目标,反而在追求盈利性的同时损害了安全性的标准,进而使得金融系统不稳定。盈利能力较差的银行,则在追求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三大目标的同时更关注安全性指标。会对发放的贷款进行核准并持续监督,以保证基础资产的风险等级较低,银行体系更加稳定。
其次,杠杆率的差异也会导致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影响存在不同效应。一般而言,权益资产占比较低,说明银行的债权人份额高于股权,该银行融资主要通过债务融资,这样的银行杠杆率较高,银行整体经营风险比较高,实行资产证券化所导致的风险也会更加显著提高。反之,负债率较低的银行,自身具有足够的稳定现金流作为债务的偿还保证,银行经营比较稳定,此时进行资产证券化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基于微观环境角度而言,盈利性高或者杠杆率高的银行,资产证券化反而会促进风险上升。
2.3 基于宏观层面
资产证券化被看作重要的风险管理手段,帮助银行缓解风险以及维持银行稳定性。当前国内银行资产流动性有所下降,资产证券化能够扩大资产流动性,促使中长期资产转变为短期流动性强的资产,能够缓解期限错配的危害,同时提高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另外,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程度提高,有利于减少银行的资本约束,盘活资本流动性,提高其资本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
在考虑宏观背景时需要将政策因素进行纳入。一般而言,在发达国家,市场起到金融创新的主导作用,然而在我国,政策因素在金融创新的推动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点在资产证券化中也同样有所体现。我国资产证券化于2005年启动,由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波动,期间暂停了资产证券化进程。直到2016年,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再次启动,政策当局颁布一系列资产证券化措施,旨在于将其作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盘活的重要解决方案,优化银行资产结构。
2015年初监管机构颁布资产证券化由审核制转变为注册制,2016年正式出台《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2017年相关报告中也提及“盘活银行存量资产,促进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内容,以上等举措体现着政策当局赋予了资产证券化为银行“去杠杆”,帮助银行低于风险的功能使命。因此,在复杂宏观背景下,资产证券化体系的完善有利于银行风险的缓解。
3 我国商业银行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对策、建议—— 基于风险防控视角
3.1 自身特征方面的讨论
银行出于自身声誉的考虑,倾向于部分风险资产进行自留,而将信用评级较高的资产进行表外化,以维持资金池的质量,但这并未发挥资产证券化的核心作用和—实现风险转移,反而扩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空间。一方面,建立完善的资产证券化监管体系,对于整个流程,从基础资产的信用评级标准、SPV机构的选取以及“真实出售”等进行严密监管,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采取以证监会为主导,银保监会为辅的完善监管体系。一方面,基于经济制度建立风险外部转移空间。目前,包括银行在内的经济主体在实现风险转移的同时追求风险收益,但风险仍然存在整个国有经济体系之内,无法实现外部转移,这需要相关经济制度转变才能够为缓解风险提供一定空间。考虑到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银行并未有强烈的风险偏好,建议渐进式推动资产证券化“表外化”模式的发展,但也要适度调整制度约束。
3.2 微观层面的讨论
银行作为一个经营机构其自身是注重盈利能力的提升,这将促使银行在实行资产证券化时,从事风险较高的业务。对于类型不同的银行机构,资产证券化对于其风险防御能力的影响也具有差别,故而针对不同的银行的资产证券化策略制定時需要充分考虑其差异性。对于盈利能力较强,杠杆率较低的银行,其微观环境比较良好,会倾向于从事风险更高的业务,因此需要对此类银行的业务事项以及业务流程进行相关约束,以免出现银行对信贷资产表外化的滥用。
另外,对于微观环境较差的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推行目的在于降低资本束缚,提高银行资产流动性以及风险管理,那么此类银行可以支持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推行。在推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需要注重“真实出售”,实现破产隔离机制,对于基础资产的类别以及抵押品价值变动做到审慎监控,在逐渐推进资产证券化进程中,完善一系列信用评级制度,逐渐规范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金融创新模式。
3.3 宏观层面的讨论
近年来,我国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增大,尤其在后疫情时代,经济活力复苏缓慢,经济下行压力指数更加显著。在经济不景气背景下,尽管我国资产证券化并未对金融系统产生巨大冲击,这是得力于政策的严监管以及其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较短,金融体系自身是存在着内在不稳定的诱因,经济周期也是客观存在的。近年来,资产证券化规模不断扩大,不良资产风险也仍然没有真实转移,仍然存在于体系之内,一旦经济形势急剧下跌,同时资产证券化不断扩张,那么会造成金融体系乃至经济机构之间风险传递,更会发生“金融加速器”的作用。因此,需要防御资产证券化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加强监管体系之间的合作以及监管机构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信息较为对称,以便实现微观监管与宏观监督的相互融合。
参考文献
[1] 董琦.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难点及风险研究[J].经济界,2006(1):77-81.
[2] 高磊,郭红玉,许争.资产证券化、风险贷款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J].金融论坛,2019,24(3):16-30.
[3] 陈小宪,李杜若.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动因研究——基于中国商业银行数据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39(2):22-34.
[4] 高蓓,张明,邹晓梅.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影响机制、影响阶段与危机冲击[J].南开经济研究,2016(4):17-37.
[5] 宋清华,胡世超.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与系统性风险——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3):27-39.
[6] 郭甦,梁斯.资产证券化是否改变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一个来自中国的证据[J].国际金融研究,2017(9):67-75.
[7] 王晓,王盼,李佳.我国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基于微观与宏观层面的经验考察[J].投资研究,2020,39(11):123-142.
[8] 崔傅成,陶浩.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18(4):139-145.
[9] 李宏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J].国际金融研究,2015(2):65-76.
[10] 李佳.银行资产证券化创新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的实证考察[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8(4):11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