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艺敏
一、中班科学区域活动幼儿探究能力的现状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教师预设提供的材料、环境中,幼儿在可直接感知、具体操作的环境中观察、探索、研究材料,以此发现问题,获得一定的科学经验。在与科学区材料的互动的过程中产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使之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最终激发其对科学领域的探究兴趣,最终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各种问题。在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们发现幼儿在科学区中探究的专注持久度不高,科学性不足,幼儿在科学区活动中没办法进行持续探究。如何激发幼儿在科学区探究兴趣,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践行《指南》中关于幼儿科学探究的目标,现针对以上问题进行阐述。
二、科学区域活动中如何支持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
3-6岁幼儿是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奇妙有趣的科学现象能够引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在科学区域活动中幼儿应该发展哪些科学探究能力,结合《指南》我们能够概括总结,幼儿在科学探究能力上的发展我们分为观察能力、记录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同伴合作交往能力等。结合《指南》以及实际探究我们以中班磁铁探究活动:神奇的磁铁为例进行阐述:
(一)在科学区域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
《指南》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重点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科学区域活动为幼儿的科学探究提供了机会,区域活动中的探究活动是教师较为有目的的投放材料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区域材料进行观察其现象,激发其探究兴趣。因此,我们在区域活动中要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培养其观察能力,有意识培养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及现象感兴趣,从而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二)记录让科学探究活动更有成效记录表征能力
为了让幼儿的科学探究行为更加有目的,科学活动中探究记录就必不可少。根据《指南》中对科学领域目标的要求中班幼儿应该能够用简单的符号记录。
(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在科学探究中应该具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幼儿能否持续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探究活动中,明赫发现了,把磁铁放在回形针中可以吸起一大堆回形针,明赫说:“你们快看呀,我这个磁铁吸住了好多回形针。”在区域活动分享中,他提出:“是不是所有的磁铁都能吸住很多回形针”,这一想法激发起其他幼儿的好奇心,随后,在科学区的磁铁探究中许多幼儿也在探究是不是不同形状的回形针吸起回形针的数量不一样。幼儿通过活动的探究记录,发现不同磁铁吸起回形针的数量是不一样的。当他们把一次次探究的记录表展示出来,名赫发现最后发现虽然马蹄形吸起来的数量最多,但是每个人写的数字都不一样。于是在区域活动分享后我提出:“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老师在观察的时候发现,有的小朋友直接把磁铁放进回形针盒子里?有的小朋友只有磁铁的一头放进去?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孩子们开始想办法解决,灿明:“我觉得我们规定只能把磁铁放进去回形针盒中,放一下就拿起来。”欣兰说:“我们可以拿回形针吸在磁铁上,一次吸一个,连成一条线。”经过投票,小朋友决定用欣兰的方法,最后发现马蹄形磁铁吸起最多,最多可以吸起7个回形针。长条磁铁能够吸起5个,圆形磁铁能够吸起5个。
三、促进幼儿“探”与“究”的支持策略
(一)基于幼儿兴趣,把握探究机会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所以在科学区域探究活动中教师要追随幼儿的兴趣。首先在材料的提供上教师先投放了磁铁,有较强的预设目标。但是随着幼儿的兴趣,发现了磁铁的磁性能够吸起铁制品提出:“老师,磁铁能够吸起多少个回形針?”“不同的磁铁吸起来的数量一致吗?”跟随着孩子的兴趣,教师把握住幼儿探究的兴趣,从而为了支持幼儿的探究兴趣继而投放了相应的材料继续支持幼儿的探究行为。所以教师要基于幼儿的兴趣,把握住幼儿深入探究的机会。随后根据幼儿发现的磁铁具有不同磁极能够相斥的原理,幼儿提出可以进行磁力小车比赛,有的幼儿提出我们可以在语言区利用磁铁进行语言故事表演。幼儿了解了磁铁的原理,根据兴趣自发进行更多的探究游戏。
(二)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动手解决问题
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创设了一个较为宽松适宜的探究环境,在探究过程中,幼儿经常能够表现主动探究,对于其所发现的现象表示惊奇。有时候会提出一些天马行空的而想法。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幼儿的猜想,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应该否定幼儿。但是教师也不能够一味放纵幼儿毫无根据的猜想,科学区探究毕竟具备有一定的科学性以及严谨性,所以教师要让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上进行猜想,而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教师鼓励幼儿猜想后应该鼓励幼儿通过一定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三)多方面支持幼儿探究,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
1.静待花开,给与充足的时间
2.提供适宜材料,支持幼儿持续探究
(四)不断梳理小结,丰富幼儿的经验
幼儿在探究活动那个中,与同伴交流分享,并在区域过程中或者区域结束分享后进行交流分享,都是幼儿在不断积累其探究经验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及时帮助幼儿进行相关知识的梳理,反思,不断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去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小小的磁铁引发幼儿无限的探究欲望,在科学区选择探究内容时,教师要选择比较有吸引力的探究主题,首先能够激发起幼儿的探究兴趣。紧接着在探究活动中静待花开,时刻关注幼儿探究的发展进程,适时给幼儿进行经验的梳理小结,这样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才能不断积累相关经验。教师在活动中做好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够在科学区域活动的探究中真正做到“探”与“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