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
2020年,重庆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人才工作成绩单。
11月22日,2020重庆英才大会在嘉陵江畔的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并结出累累硕果——
集聚海内外的院士专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知名高校校长、知名企业家以及行业领军人物等众多嘉宾,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参会,共商人才发展大计;
吸引4万余名高端人才、高校毕业生、项目团队代表等“云上”参会,共谋人才发展机遇;
引进紧缺优秀人才1821名、签约项目267个,引进人才和项目数量均创新高。
一座城市,因才而兴,因业而盛,因变而强。重庆如何让人才充分涌流,活力竞相迸发?
答案就在于不断优化完善人才政策,全面落实人才激励措施,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让“千里马”在巴渝大地上竞相奔腾。
重点培养育“尖兵”
“和我同专业的很多人都从事了其他工作,我只是其中的幸运儿和代表者。”孙皓说,自己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还得益于南岸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
孙皓是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也是南岸区首批高层次创新人才之一。
2013年,孙皓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毕业后,他来到重庆理工大学任教,后因一项战略合作与重通集团结缘。
从“象牙塔”来到重通集团,孙皓带领团队研发出了高效节能风机,并在行业内首次将大数据挖掘等技术应用于流体机械的气动设计和优化中,带领团队在流体机械气动优化设计和噪音控制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这些技术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人才兴则行业兴,行业兴则发展旺。
近年来,南岸区吸引集聚“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重庆英才”等国家级、市级高层次人才600余名,柔性引进两院院士13名。
如何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激发企业和人才創新活力,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成为南岸区面临的“思考题”。
《南岸区高层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的正式出台成为破题关键。
依据《办法》规定,南岸区将用10年左右的时间,有计划、有重点地从大数据、大健康、大生态等重点产业领域的在区创新型企业中,遴选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予以重点培养和支持。
南岸区委、区政府将为成功入选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经费支持,给予入选人才最高122万元奖励,并提供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配套服务。
2019年4月28日,南岸区举行首届高层次创新人才颁奖典礼,给予10位高层次创新人才激励和荣誉,并发放人才奖励支持经费1000余万元。
在南岸区首届高层次创新人才名单中,重庆长江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赵兴新榜上有名。
“高层次创新人才是一项沉甸甸的荣誉,我们只是行业内的一面小旗帜,我希望更多的人才能够通过我们了解南岸区,参与到南岸区的建设中来。”赵兴新说。
政策激励夯“塔基”
“以前我们公司通过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认证的员工只有20多人,现在我们公司的高级技师已经增加到40人。”这是张渝对公司人才发展最直观的感受。
张渝是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胶囊车间质检组组长,同时也是该公司的一名高级技师。
几年前,张渝报名参加了培训班,通过了高级技师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此后,她被认定为南岸区高技能人才,享受《南岸区支持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暂行办法》的政策优惠,不仅报销了之前的培训费用,其所在企业还将她的薪酬提升了一个档次。
尝到了甜头,科瑞制药集团的其他人也自发向张渝看齐。同车间的操作工耿志宇和黄磊也先后通过高级技师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企业发展有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科瑞制药集团的人才发展成效,只是南岸区夯实“塔基”人才的缩影。
让人才“咬咬牙、踮踮脚”,就能吃到“香饽饽”,是南岸区人才工作的愿景。
为激活人才发展的新动能,南岸区把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关键一招”。
“龙头产业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是引领创新发展的‘尖兵,而在城市产业链体系中处在基础端的‘塔基人才,则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石。”南岸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为更好激励广大“塔基”人才,南岸区制定了《南岸区支持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暂行办法》,支持引进国家级和市级人才计划专家、创新创业人才、博士(博士后)、副高级职称以上专家、高技能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人才,并分别给予人才和企业资金奖励。
《办法》正式施行后,南岸区已累计兑现人才经费1100余万元,帮助企业引育各类人才400余名。
同时,南岸区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目标,加速推动系列激励政策,形成叠加效应:出台《南岸区博士后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博士后享受叠加政策资助最高可达20万元;出台《支持绿色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每年财政投入资金不少于1亿元,对新认定的新型高端研发机构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对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企业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
用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南岸,风景正好。
不拘一格用人才
今年,重庆文理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欧汉文成功研发了一款能提高工艺品雕刻性能的雕刻机。
今年50岁的欧汉文,原是重庆市松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教师,2014年被调到重庆文理学院担任讲师,主攻电子设备装接工艺、生产自动化控制及移动机器人设计方向。
2019年,欧汉文被评为“重庆市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专家”。依托永川区政府为他建立的“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欧汉文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大赛一等奖。因成绩突出,他被破格提拔为三级教授(正高级职称)。
“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一支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经验、动手能力的师资队伍,欧汉文具备这样的素质。”重庆文理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程正富说。
人才有活力,创新才有动力。
而要激活高校人才干事创业的“一池春水”,就必须克服高校“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弊病,将人才从“跑断腿”的各种申报工作中解脱出来,让“千里马”驰骋在科研教学的赛场上。
为此,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印发《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整改方案》,要求不把出国(境)学习经历、专利数量和对论文的索引、收录、引用等指标作为限制性条件。
有了这样的政策支撑,“欧汉文们”才能更有干事创业的活力。
“十三五”期间,重庆市高校承担授权专利19212项、专利拥有数24189项,获国家科技奖17项,全市90%的基础研究项目由高校人才领衔承担,获批国家各类基金项目、社科项目超过6000项。
事实上,激发人才活力,不仅要让人才能够被发现,更要让人才有奔头——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制定《优化人事管理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全面下放市属高校的教师职称评审权、岗位管理权和公开招聘权;
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或高层次人才团队,采取考核招聘,一事一议;
加强人才引育奖励,每年发放高层次人才激励性报酬近1亿元。
在一系列措施之下,重庆人才的活力得以进一步彰显。
深化改革结硕果
“课堂是高职院校教师的主战场,我的任务就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重庆英才·名家名师”杨智勇说。
2019年11月,杨智勇任职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后,便开始着手改革教育方式,在全校推广“类上班制”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卓越班”,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破解“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工作中后劲不足”等问题。
“近年来,我们用改革释放教育活力,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普遍在95%以上,比以往提高了20%以上;学生进入企业后的适岗能力大幅提升,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普遍在90%以上,比以往高出約15%。”杨智勇说。
“用改革释放活力”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全市教育类人才工作。
教育事业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于在教师队伍,人才活力能否充分释放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
近年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从管理、激励、引进、评价等多个方面深化教育类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加快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措施》《激励高校教师和大学生流动促进科学城发展的支持措施》等措施,促进教育类人才提高创新创造能力;健全待遇保障体系,优先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完善绩效工资总量管理办法,实施追加单列机制,落实高层次人才激励性报酬,激发教育类人才积极性。
体制机制改革的有效推进,让重庆教育事业捷报频传:重庆医科大学成功研发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海扶刀”;重庆交通大学自主研发国际领先的桥梁结构环境和隧道工程实验平台……
如今,在重庆,“甩开膀子干事,迈开步子创新”是人才的共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