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李壮
(潍坊市技师学院,山东 潍坊 2610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我国职业教育有了新的教学内容,必须要对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此来满足当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自2019 年,我国就颁布了许多教育法规与实施方案,必须要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普通教育并行的一种教育方式。由追求扩张转变为提高质量。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将职业教育质量发展当成我国目前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职业教育是我国近几年来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仍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所以就展示出不同的属性。那么只有充分把握职业教育内在的逻辑起点以及实践过程,才可以解决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发展过程当中的具体问题,以此为我国职业发展提供相应的路径。
如今我国正在面向现代化发展,这就对职业教育有了更多新的要求,在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对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段式教学,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我国社会的建设。我国历经职业教育的时间不长,在1977 年就开始进行职业教育。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自1985 年我国就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各个地区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以此来配合我国普通教育的育人目标,为国家增添大量的技术型人才。近几年来,我国职业院校已经增至千余所。每一个职业院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都应该把教育质量放在首要地位,使我国教育内涵能够有快速发展。我国法律法规就曾规定要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进行重新明确,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每一个职业院校都要为我国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如今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当中,应该根据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人口变迁等多种要素来对职业教育的目标做出一定的改善。高质量发展必须基于温饱和小康问题后,加强人民的教育规律理性认识,使学生能够在不断地美好生活中认识教育的重要性。质量问题也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由于其影响因素较多就很难对质量问题进行直接地把握。由于在教学过程当中人是其中的核心要素,人的素质高低将会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质量,所以教育就承担着传承素质的作用。教育是否能够高质量进行,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中的劳动力质量,从而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所以必须要将高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今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所以在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当中,也应该瞄准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从各个方面来对我国职业教育进行全面的规划,提高国际影响力,使我国职业教育能够在不断地学习探索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已经开始从0 进行职业教育,在进行职业教育时,我国借鉴了许多美国瑞士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与教学内容,来对我国职业教育进行设计。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已经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我国也已经成为了职业教育发展大国。自2006 年我国建设100所职业院校,就开始对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进行重点提升,使我国职业教育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缩短了较大差距。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们都开始对教育充满着美好的向往。我国应该走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教育方面更应该如此。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注入中国的文化因子,培养学生拥有较高技能,使其能够成为我国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我国职业教育从模仿世界其他国家到校内规模进行不断扩张,已经在短短40 年内实现了华丽转身,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在我国进行职业教育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着我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职业教育群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已经对职业教育拥有高度认可,相反仍然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知。一些人员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低层次的教育,有人认为职业教育更不应该列入高等教育行列。在我国目前大部分的职业院校内,都无法充分展现其地位。我国近几年来出台了许多政策,以试图增加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满足工业化与现代化对人才的需求。在对框架进行改革与创新时,就使我国职业院校也获得了巨大进步。但是由于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仍没有充分完善,仍然导致我国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够十分完善。例如大部分的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以及招生序列来看,仍然处于底层,并没有破除学历天花板的预设职业,院校大部分都会成为高考失败者的首选。从我国目前的招生数据来看,职业院校的招生人数近几年来逐年下降,甚至为了能够招到学生而自降门槛,扩大对学生的招录,所以这就导致大多数人员都会对职业院校没有较多的信任。这也就导致职业院校越来越不被社会人员所重视。
而且我国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我国近几年来在职业教育方面加大了资金的投入,通过校企合作来为学生构建相应的科学平台,加强学生的实训技能通过优化的教学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不断地对课程专业进行重构,为社会输送大批量的高质量人才。但是仍然有一些人员对职业院校拥有较大偏见,而忽视了职业院校的教育水平。大部分职业院校在进行培养人员的过程当中,都会遵循相应的定位和目标,在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技能大赛进行重点培养,让学生能够通过不断地实际训练加强其综合能力,培养出一批动手能力较强的高质量人才。这些高质量人才满足了我国社会市场的需要。但是仍然有人会把这些学生划分为蓝领阶层,使其成为没有技能的劳动力。虽然在职业教育过程当中就业率逐年上涨,但是就业率的高低并不能够体现职业教育的质量,大部分职业学生被动就业,对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都不是十分满意,甚至通过不断跳槽来寻求其工资的突破。
我国经济的发展将决定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所以要想使职业教育能够高质量发展必须要遵循经济的质量发展。职业教育要坚持自身的运行逻辑,从教学改革与优化机制入手,融合多方资源来对教学理念进行不断地改革与创新,提供较强的结构性改革,提高其教学效率,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
要想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从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两个方面来不断地对其进行改革,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来提高公民的技术能力,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首先以制度变革为基础,应该对职业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加强灵活教育的路径,确保能够培养出符合我国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我国要逐步加强现代化职业建设,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再结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职业教育的优秀经验,来加快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要通过校企合作与社会机构举办培训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体系,凸显职业教育的地位。一些地区还可以保留当地的特色,来制定相关的实施措施,从而使其能够有效展开。除此之外,还应该以制度变革为基础使,我国职业教育能够不断地进行创新。所谓的创新并不是指标新立异,而是通过对不协调的机制进行改革与发展,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治理能力。在治理体系层面,我国职业院校应该落实党的发展方针,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建立健全的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学校内要制定相关的机制来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的内容,以此来为我国职业院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应的基础。在制度层面,每一个高等职业院校都应该充分认识到依法办事的重要性,帮助全体。世上能够拥有共同意识,确保各个方面都落实到职业教育的精神,并且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弥补其漏洞,优化机制。在制度评价方面,每一个学校都要建立健全的评价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从多个角度对学生以及教师进行评价,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
要想使我国职业教育能够高质量发展,必须要以效率变革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重视职业教育的过程与结果,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职业教育的内涵。每一个职业院校都要加强专业建设水平,以此来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在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当中,每一个企业都会重视人才的培养以及体系的建设,所以人才培养是我国目前职业教育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所谓的高质量就应该表现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只有具有较高质量的人才才能够为相应的社会建设提供相应的保障。特别是我国近几年来的新兴产业,必须按照产业需求来对人员进行重点培养,以此来加强学校内的专业建设,使其能够让学生应对步入社会之后的工作。
每一个学校都要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构建技能人才培养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多方面发展机制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只有学校拟定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把立德树人融入到整个教育过程当中,才能够为社会输送具有较高能力的高质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