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淼蕊
(驻马店技师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财务会计的应用非常普遍,所有机构的运作都离不开财务会计的应用。如今,许多中职学校都设立了会计专业,但是现阶段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令人担忧。随着中职院校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的事业单位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如何建立适合社会需要的财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是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育者面临的挑战。因此,探索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应用十分必要和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革,要求人才培养的方式不断更新创造。只有人员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才能保证中职学生毕业后可以迅速融入社会,创造价值,展现能力,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现在,虽然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量大,但是能够培养会计的方式也很多,例如大学本科培养会计,中职和高职也在培养。面对这些问题,中职会计教育如何才能脱颖而出?这无疑为会计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中职会计培养的专业化要求不断提升才可以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会计人才。中职毕业生具备高超的专业化,才可能在毕业找工作的过程中脱颖而出,找到心仪的工作,在擅长的领域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以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岗位需求为基本导向。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最终的归属地是各种中小企业,这些工作的特点往往是繁重的,具有重复性和程序化的特点,因此,这样的工作条件要求学生必须适应会计工作中重复性和程序化的工作内容,才能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产生认知和理解,在主观意识上接受这一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多样、创新新型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开展拓展性会计专业知识学习,有效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培养会计职业素养。在中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干货”教学,让学生实实在在掌握会计专业知识,为步入工作岗位做好铺垫,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比如,教师运用硬件设备:计算机、幻灯机、投影仪等,开展《基础会计》课程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结合不同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硬件设备,有效辅助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活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声音、文字、图像等功能,进行自主性、直观性学习活动,进而全面增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另外,要充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进而保证信息技术教学停留在专业水平上,全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进而保证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建立学习思维,培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和学习共享资源,保证每一位中职学生的思维能力、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差异缩小。
由于财务会计领域的独特性,许多公司将对会计材料实施机密管理,这给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和实习带来了一定难度。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的是要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因此,在校园内创建和改善实践场所似乎至关重要。中等职业学校可以邀请财务会计领域的权威专家和有关课堂教学人员,模仿当今公司会计工作的工作内容和设备规格,建立一个财务会计模拟练习网站,供学生学习,塑造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学生有一个服务平台,可以了解会计工作的设置、会计操作步骤,参与实践技能考试,也为教师提高整合教学内容、实施整合学习提供了保证。教师实施一种将学习与培训相结合的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在课堂上将基础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并将课堂教学与特定岗位紧密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加强实践和专业技能培训,并将基础知识转化为行动工作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一体化的学习与训练方法的优势在于:首先,它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具体的财务会计学习任务、工作流程,对岗位相关专业技能进行实际操作和培训,提高学生对职业的适应性和岗位工作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活动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
在新课改浪潮下出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其中情境教学无疑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具体而言,在会计专业教学应用情境教学模式,教师要对课本内容做深入分析,选取适当的案例,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以“账户与复式记账”这部分内容教学为例,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入《小会计的情书》一文,指导学生对文中的段落进行朗读:“亲爱的小王,我们第一次相遇是在第二个月报结账后的第五天。我清楚地记得当时你穿着一件成本不高、有着巨大无形资产的粉红色连衣裙,迈着收支平衡的步子在新登记的盛夏引人注目!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你就是我日思夜想的贷方。我相信我们的姻缘在前生的账簿中就已记载了,绝对不是简单的或有事项。于是,我发誓一定要成为你的借方!”在对这封形式新颖的情书进行朗读的过程中,班上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接着教师可要求学生找出教材中出现的会计名词,进而引出教学主体。通过此种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能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从而收到更为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现阶段,中职学校许多科目采用的评价体系都是传统的理论考试,根据考试的最终结果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考核方式注重结果,轻视学生会计知识掌握的过程,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考核方式会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最终考核也只是对学生理论知识是否掌握的考察,根本无法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会计实践知识,造成学生步入社会后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此,对学生的考核应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除了依靠最终的结果来进行,还应该注重形成性评价,通过平时的作业完成、实习或者是见习过程中的表现来对学生进行评价。除此以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比赛,或是自己准备一次会计教学课程,等等。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
考核能够检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现在很多中职学校对学生成绩的评价还在用老旧的做法,时代在不断改变和发展,中职学校在评价学生成绩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缺点,这不能让学生良好发展,要改变现有的评价形势,健全评价标准非常重要。对于培养学生能力,评价的方式应该多种多样,要关注学生实操能力。比如《基础会计》把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方面成绩进行整合,以此计算出这门课程的最终成绩,此外,还要设立一些课外学分,这样可以鼓励学生更多地探究知识,可以把学生获得的证书加入学分计算中。对教学的评价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分数,要注重学生多方面发展。当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能获得很高的成绩时可以让学生进行高考。老师要将评价标准进行提高,客观的评价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也要进行反思,创建学生与家长,一起参与的制度,这样老师能够从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能够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为了有效地通过评教的诊断机制,发现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存在的各方面、各层次的问题,进而找出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一套科学而以学生为导向的评教指标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学习成果才是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以教师的教学效果作为评教指标已背离了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因此,学校在原四大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删除和添加,并进行整合,将其优化为六大一级指标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素养)。新指标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中以学生的教学反映和感受进行设计,在教学素养一级指标中专门针对教师个人方面进行评价,将原有的有关教师方面二级指标进行整合后,全部放入教学素养对应的二级指标体系中。这样做的目的就非常明确了,前五个一级指标中涉及的问题已经能细致、精准地衡量教师教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和感受,通过细化的指标来反映教师教学的效果。
在教学当中,老师能够启发学生更好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成为学生的领路人,对传统的以老师为教学中心的模式进行改变,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是被动地学习知识,应该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课堂中最重要的永远是学生,老师在讲授的过程中,目的不只是一味地去给学生讲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自己能主动学习,积极构建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得到发展。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中职教育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多,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时机。但是中职教育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化程度,以保证学生的就业质量。在这篇文章分析中可以看到,中职学校还是存在教师团队人数不足、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要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来开发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参加企业见习和实习、更改教学方式或者转变教学重点等措施以便于培养中职会计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