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珩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遂宁 629000)
前言:和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由于培养学生的方向不同,更加侧重于职业技能的传授,而不是理论体系的构建,但是两者工作导向不一,并不存在工作竞争中的绝对优势和劣势。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尽管高等院校学生也受到人才内卷现象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工作中面临激烈的竞争,但竞争形势远不如高职院校学生那般激励。究其原因,是由于高职院校没有对思想政治教育表达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心理素质不过关,不能够正确对待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并且在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上的不足,也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巨大的消极影响。
由于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要为社会持续输送高素质人才,一方面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迫切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加盟,这就导致高职院校过分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希望学生可以更早地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富强做贡献;另一方面由于教育机构的持续扩招,人均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导致社会市场当中人才内卷化现象严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重,高职院校为了学生能够在社会市场当中拥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就不惜一切代价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而教育时间是有限的,自然会在思想政治教育时间上做出相应的削减,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院校当中的存在感不高[1]。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也是和学生进行接触的一线工作人员,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但是高职院校一方面开设时间过短,自身教育机制构建不完全,教师团队的组建过于仓促,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社会上对于高职院校的普遍偏见,导致高职院校对高素质教师的吸引力有限,直接导致高职院校教师水平参差不一。特别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由于在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在教师团队的建设上更是落后于其他学科,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条件的迅猛发展,导致我国社会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再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导致互联网裹挟了大量的信息能够在十分短的时间内完成知识突破,导致互联网世界瞬息万变,这都造成过去世界和当今时代的严重割裂。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势必不能够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要[2]。
思想是社会行为的根本指导,要想真正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就必须要改变高职院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思想认知,帮助教师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越性和重要性,从而让教师和管理人员能够从内心深处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并积极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飞跃式提高。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长期缺位,不仅导致教师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甚至学生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轻视心理。通过改变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也可以实现“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让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逐渐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认知。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所在,将会直接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能够稳定推行。高职院校要想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首先,要在社会上进行大规模的公开招聘,吸收社会上的闲散人才,可以通过提高招聘条件来筛选高素质人才,通过提高工资待遇吸引高素质人才前来;其次,也要注重内部人才培养策略,老教师通常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在专业素养上存在一定的不足,通过内部培训可以有效夯实教学理论基础,促进教学能力再提高;最后,也要注重评价机制的建立,既可以为教师工作设下限,防止教师在工作的时候敷衍了事,也可以引导教师产生工作积极性。
结语:概括地说,高职院校要想改变社会群体长期以来的刻板偏见,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教育口碑,为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就必须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并让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都能够得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学校的外在形象,只有让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到工作生活中散发影响,才能够为高职院校树立起良好的口碑。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真实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