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环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特殊教育学校,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2100)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那么什么是习惯呢?习惯是指在长期实践中由于重复或练习而逐渐固定下来并变成需要的一种行为定势。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老师更多的在教学中要有的放矢,抓好学生的习惯培养。只要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能顺利而且有效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更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甚至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养成哪些习惯呢?
读书,并不只是把课文读几遍就行了。而是要培养学生积极善于使用身边的工具书。自行认真地解决疑难问题,即要善于抓学生有目的进行阅读的习惯。学习中总会遇到难以解决的"拦路虎"。学习中除了向家长、老师或同学求教外,更应主动利用工具书。如字典等一些适合孩子们的工具书随时查阅。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做好前奏。例如在教《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在预习中解决字词方面的难题外。还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书或上网找有关环保方面的资料充实自己。等到了课堂讨论目前环境的状况和怎样保护环境时就有用武之地了。
首先,掌握字词,然后熟读课文内容,归纳出文章的大概意;其次,找出自己不懂的词句;然后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最后,在完成课后习题之后,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和他一起阅读。教给他读书的方法。这看起来虽然很花时间,但一旦养成却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和能力训练,是非常可取且有效的,也是培养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条极佳途径。这样,学生就能在上课时自觉地确定听课的重点。教师再加以明确要求,严格训练。学生就不会抓不住要领,记不全内容。
要抓好认真读书的习惯。首先就必须抓好学生的预习习惯。这为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同时这样做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够得到充分的调动。从孩子如何学会正确的分析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要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不是一下子就能学会的,是要经历一系列的发展过程的,但由于聋哑儿童本身的缺陷,老师和家长对这一规律的不了解或其他原因,往往是学生还没有正确学会第一水平的内容就让学生学会下一阶段的内容,这样就造成聋哑儿童以后在学习中始终在爬空中楼阁。
孩子们在读记叙文的时候。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预习:
(一)让孩子们首先找出文章记叙的四要素。
(二)让孩子们思考一下哪些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意思呢?
(三)分段并编写段落大意。
(四)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五)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各类体裁的文章都有各自的阅读方法。只要掌握并很好运用,就能提升孩子们的课堂学习时的效率。
在复习的时候也要这样做。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如果不及时复习,后果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学过知识的归纳与整理。也是"温故而知新"。教师应该做好经常检查,抓好落实。只有这样,孩子们只有真正地养成了良好的预习、复习的习惯,才能质疑问难。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大多数老师总是责怪我们的孩子在课上不专心听讲,经常开小差。教学任务难以顺利有效完成。这是因为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难免受到外界的干扰。再加上学生听力障碍。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所以,能否有意识地排除外界的干扰,专心学习。直接影响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教育学生认识培养专心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以坚强的毅力和高度责任感来约束自我,专心学习。课堂上要坚持使用大字课文,课外还可以自制休息时间表。强制自己逐步养成专心学习的习惯。如此,才能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否则,就只能半途而废。
"学贵有疑"。质疑问难是善于思考的表现。也是进取长知的表现。要引导孩子们在预习和讨论中能够善于发现问题。能够主动预习、复习或课堂教学中无疑处生疑。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敢于质疑问难。但在发现、提出问题的同时也要勇于解疑、释难。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己已学的知识来解决未知。学会利用手边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来自我解决问题。在质疑中教师应持鼓励的态度。绝不能因问题简单而去讥笑、讽刺。若碰到学生质疑问难中难以自释的问题时。老师应以疑引疑,活跃学生思维。这不仅能融洽学生和课堂的学习气氛,更能进一步激化学生思维的拓展和提高。
另外,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切实有效的实施口语交际和笔谈。还要明确途径,可以采用课前说话,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如遇到学生感到学习困难,教师就把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再分解直至分解到学生可以学会的单一因素为止。学会怎样与人交流、学会怎样与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教学中还应该加强及时地评价与反馈。这种即时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是既可以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又可以保证口语交际教学落到实处的必要手段。这样做可以端正孩子们的学习态度。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阅读,以一种悠闲的心态,把阅读变成学生的一种爱好、一种习惯,让我们的学生从阅读中获益。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做也是可以做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