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
(衡水市教育考试院,河北 衡水 053000)
对于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而言,初中教育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提高了对教育的要求。在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还要求教师在此基础上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创新,继而掌握高效运用知识的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消极对待学习、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现阶段,我国初中人才培养体系中,创新意识、创新实践以及创新能力与教育模式的融合依然还不够完善,因此,初中教师应当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渠道,为学生创造更丰富的实践机会,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多维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加高质量、高标准的创新人才。
第一,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协调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发展差异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规格、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案均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以及单一性,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核心。因此,初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特点来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或是充分应用现代教育中的新型教学模式,如:探究式、快乐式以及互动式等,通过这样教学模式的应用来为活跃教学课堂的氛围,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在确保学生充分掌握课本知识的前提下,增设学科课程。由于不同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水平也参差不齐,面对这样的情况,初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学习差异以及学习需求,以学生的兴趣特点为基础,开设相应的学习课程。教学工作不能一味的让学生学习书本理论,还应当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所以,学习可以积极为学生开设音乐课、实践课、劳动课以及美术课,以此来使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技能。
在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初中教师应当积极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对基础知识结构进行优化,让学生学会程序性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学习策略,掌握相应的实践技能。首先,教师可以将程序性知识在教学结构中的比例增加,积极组织相应的校内实践活动,例如:百科知识竞猜、成语大会、知识抢答、文艺活动以及社团互动等,通过这些事件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得到适当的放松,改变自己的学习状态,提高自己运用知识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学校应当积极与科研机构、社会企业以及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实训活动以及社会实践,例如:某个领域的专题研究、志愿者活动以及科研竞赛等等,可引导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企业积极参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真实的情境中。在长时间的积累下,学生逐渐形成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核心,因此,初中教师应当注重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实践水平。首先应当确保学生充分掌握各门科目的理论知识,在此前提下,学校以及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学科来为学生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确保活动的数量,通过量变来实现质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同时,相关人员在设计、制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当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对实践活动的研究方向、品质、价值、性质、层次以及范围等展开科学合理的规划,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例如:周边河流水质的污染调研活动,此活动的性质为环境问题,范围包括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周边的工业生产,让学生在此活动中对环境问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以及认知,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应当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环境保护意识。此外,实践活动的质量是活动效果的体现,因此,组织活动的相关人员应当在活动开始前,邀请该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来对实践活动的开展价值进行评估分析,在确定可行之后制定相应的实践活动开展流程,明确实践活动的开展程度以及开展范围,通过大量开展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所研究的专业范围越来越广,从而增加了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初中教育应当在不断完善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引起重视,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为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