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炜荣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当前,就业环境的日益恶化使得高职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心理压力和冲突,甚至引发了诸多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所以,有必要对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展开探讨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和方法。
就业心理是一个非常宽泛且抽象的概念,主要指的是人们在求职择时,在价值理念、认知等方面形成的综合素养。它是在就业环境的影响下,人们经过持续调整而形成的心理结果。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所谓的就业迷茫心理即指的是学生在临近毕业时,对找工作等问题毫无计划,也不知道如何计划,关于未来找工作及进入社会生存等均不知所措,发展方向不明确、不清晰。一般来讲,对个人未来就业问题感到迷茫的原因是多方面,其中主要包括:第一,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由于来自农村家庭,英语基础本身比较差,所以对未来就业非常没有信心;第二,李某职业规划意识较差,在上学期间未给自己进行过科学合理地职业生涯规划,或者规划时间比较晚,未对个人发展之路形成清晰认知。第三,农村父母难以为孩子学业和就业提供正确及时地指导,并且由于日常劳作比较辛苦,缺乏对孩子的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孩子的就业自卑和迷茫心理。
就业依赖心理主要指的是学生面临就业问题时,不主动出击,依赖于父母、老师等其他人帮助的心理倾向。此类学生一般是在父母的良好照顾下成长,很少为自己的事情操心或者作主,自我处理和管理能力比较差。高职院校学生在大三下学期本应走出校门、进入招聘市场谋求合适的岗位,个别学生却一直待在宿舍或者家里,并没有对即将毕业的现状作出积极反应。即便是接到面试电话后,也要求同学或者父母陪同,面对选择时,完全依赖父母的建议甚至直接由父母决策。就业依赖心理倾向较为明显的学生,无论是在就业方面,还是在日常选择中,都非常依赖于他人,依赖心理非常严重,估计和其生活经历、家庭环境等相关有着密切关系。在此心理的影响下,学生走出校园后难以在工作中独挡一面,也难以根据个人分析做出明智合理的决策,无法快速适应外界环境,也不利于促进个人发展。
就业攀比心理主要指的是学生在找工作时未充分考虑个人具体情况,盲目地和他人想攀比的心理。譬如作为一名高职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大三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并未考虑个人因素,而是直接按其他同学就业标准寻找工作,就业攀比心理问题较为突出。攀比心较强的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并非只表现为就业方面,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也产生了较强攀比性,其典型情况是不考虑个人实际情况,凡是都和他人攀比并不甘心“落后”于他人,一旦攀比“失败”,势必会变得急躁不安或者感觉没有面子,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未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自信心不足且心智尚未发育成熟。
1.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疏导,对于消极情绪较为严重的学生,应在深入全面地了解其面临的问题之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出合适的建议,引导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不一味地纠结失败或者过错,学会调整自我。
2.鼓励学生立足当下,根据个人学习情况和社会发展趋势制定严谨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合理设立短期、中期及长期目标,促进学生逐步提高自我,夯实专业基础,增强专业自信,摆脱就业迷茫心理。
3.和学生父母保持良好联系,引导其父母给予孩子关心和鼓励,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下重拾信心,提高个人综合素养。
1.需要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感,意识到个人问题个人解决,要增强主体意识,教给他们一些判断决策的技巧和方法,促其快速成熟成长。
2.需要和孩子的父母进行充分的沟通,促其学会如何引导孩子,而不是直接替孩子做决策或者承担孩子应尽的责任。
对于存在就业攀比心理的学生,首先,需要打开学生心扉,准确把握其攀比的主要原因;其次,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价值观,从个人实际情况出发,设定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及目标,而非一定要和他人比个高下;最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就业观,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别为其安排不同的实习工作,促其正确认识到个人优势与长处,并学会扬长避短,逐步实现成功,而不是盲目地和他人攀比。
高职生在就业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能够对个人的专业水准、综合素养形成客观全面地评价,能够准确把握个人优势与不足,认可并接受真实的自己,不与他人攀比,也不要过度依赖于同学或者父母,应充分个人主体意识,提高个人环境适应能力。同时,高职生在就业过程中,也需要保持客观积极的心态,切勿因为面试没有通过等而否定自我,要增强信心,一定要能够探寻到心仪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