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0031)
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关键,高职院校应该将民族音乐特别是结合当地特色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实际的音乐专业课程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的民族音乐知识内容,实现民族音乐的传承目的。目前高职院校民族音乐在实际音乐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发展性问题,需要高职的充分重视,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以满足我国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需求。高职将民族音乐融入音乐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深刻了解传统文化内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音乐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民族音乐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深受国家的重视,各个高职院校都将民族音乐融入教学当中,但目前高职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还存在较多制约性问题,需要更深入的探索民族音乐的教学发展之路。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逐渐深入,我国高职学生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更加愿意了解美国、韩国等其他国家的文化,而忽视了自己国家的民族文化背景。当今学生受到潮流文化的影响,使得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受到阻碍,学生很难将学习的精力放在学习民族音乐上面。音乐教学中,教师对于民族音乐方面的教学内容比较理论化,使得学生无法对学习民族音乐产生热情。由于高职院校对于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度不高,也就导致学生认为学习民族音乐没那么重要,对民族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不足。学生常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比如摇滚、流行音乐等,成为年轻学生生活中的爱好和选择,这并不利于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扬。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十分有限,影响了民族音乐在音乐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发展,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条件。学校音乐教材编制不足,教材中关于民族音乐方面的内容较少,课程资源不够丰富,且音乐专业教师自身能力比较欠缺,这些都是制约民族音乐发展的问题。部分音乐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传统,延用应试教育的方法进行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满足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需求。
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民族音乐从古至今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目前来看仅有一小部分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受到了传播和推广。大部分的民间民族音乐文化或技巧都已经流失,比如纳西族古代音乐、古琴、昆曲等都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民族音乐本身的传播力度不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得当今时代下传统民族音乐资源十分缺少。而目前世界经济背景下,其他国家音乐文化又传播至我国,影响到学生对本国民族音乐学习的重视度,不利于民族音乐在高职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有所提升,将发展的重点放在了科技建设和经济增长上面,却忽视了民族文化建设方面的有效发展。由于国民对民族文化缺乏“文化危机感”,使得高职院校对民族音乐的教学重视度不高,学生无法深刻理解民族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虽然各地方政府逐渐在高职传播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部分高职院校依然无法将民族音乐作为人才培养中的核心部分,只是简单的创建当地民族文化品牌,在思想上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发扬缺少深刻认识。
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的传承意义,进而积极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民族音乐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民族音乐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有效传承。
要想顺应新课标要求积极做好民族音乐的传承工作,高职院校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育人理念,改革创新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将民族音乐贯穿在实际的音乐专业课程教学中,提高在校师生对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度[2]。高职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职能,在课堂上积极为学生宣传推广民族音乐文化内容,能够让学生从思想上深入认识民族音乐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民族音乐的传承中。对于高职音乐课程教材也要重新编制,加入更多民族音乐特别是地域特色的民族音乐内容,提升民族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文化学习环境。高职院校还要与当地文化部门以及文化企业取得良好的沟通和联系,能够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建立校企共育的桥梁,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素质教育思想理念,进而协同学校共同促进民族音乐传承工作的顺利实施。通过政府部门与文化企业的支持,学生会更加愿意主动参与民族音乐教学活动和文化推广活动,促进高职民族音乐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和落实。
高职音乐教学要重视民族音乐素材的充分利用,通过更多渠道获取民族音乐相关素材,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音乐教师可针对学生学习需求,精心选择优秀的民族音乐素材,加大对素材挖掘的力度,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民族音乐的文化背景、发展历史等。通过深入挖掘民族音乐素材,能够逐渐帮助学生建立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意识到民族音乐中的魅力所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职音乐教师要将各类民族音乐素材进行整合,进而根据课程教学需求,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音乐素材融合在课堂上,并且能够突出民族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选择的民族音乐素材要积极向上、优美动听,能够透过音乐让学生深刻理解不同民族环境下的音乐特色,有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音乐教师在进行地域性文化音乐作品的教学时,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搜集相关地域或民族的音乐文化知识,将民族音乐文化充分融合在教学实践中,展示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文化特色,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促进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协同发展。
高职音乐教师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要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迎合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进而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音乐教师在民族音乐教学时,可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将民族音乐充分渗透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组织特色教学活动,活动内容可围绕民族音乐文化的宣传教育为主题,拉近学生与民族音乐之间的距离。高职音乐教师通过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法,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更愿意主动配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挖掘民族音乐文化现象,促进音乐文化传承工作的顺利实施。高职音乐教师可将本土民族音乐作为教学案例为学生深入讲解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融合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让学生对民族音乐建立深厚的思想认识。此外,音乐教师还可以邀请民间的音乐艺人前来学校,让学生更近距离的接触到民族音乐表演形式,对民族音乐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民间艺术氛围,更有效的达到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宣传,提升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效果。音乐教师可针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任务,为学生布置课下实践作业,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寻找民间艺人、整理民族音乐文化的探索过程中,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高职音乐教师要有效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结构,通过积极打造翻转课堂,进而满足当代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更多需要,为民族音乐的教学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音乐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间限制,学生可利用课下时间随时进行民族音乐知识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高职院校应充分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进而打造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延伸音乐教学时空,让学生能够合理利用时间学习民族音乐文化背景等内容,更好地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通过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不仅减轻了课堂教学的压力,也改善了传统枯燥教学模式对学生上课质量的影响,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民族音乐的学习当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必须要重视民族音乐传承工作的有效性,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拓展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价值,进而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民族音乐教学活动中。高职院校要加强音乐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保证音乐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学习环境,实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