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腊梅
(河北省任丘市出岸学区北一学校,河北 任丘 062550)
数学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小学数学课堂上,新时代教师要明确问题情境创建是建立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的,教师巧妙的设计教学问题,可以让枯燥的数学学习环境变得生动起来,让学生体验出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但也要注意问题的创建范围是在教学范围内的。教师在课堂中可通过不断地提问,不断地构建一个个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注意问题的有效性,以及情境设立的合理性,要时刻明确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
对于小学教学课堂方式改变是结合老师和学生双方的立场综合做出的决定。针对小学数学中创设有效问题当前的情况而言,对于小学生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改变以往常规的思维模式,对于老师而言,改变教学方式一时间可能有所难度,在课堂内容上一时间不能调整过来,但是,就长久而言,可以带给老师职业生涯上成就感,为教育事业作为伟大的改变。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来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呢?下面我来谈谈看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小学生因为年龄层次偏小,对于知识,对于没有接触过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对于一些比较枯燥乏味的数字也具备一定的抵触心理,不爱学。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法用故事为载体,把知识作为核心,让学生在故事营造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就投入到学习之中,吸引过来就好操作。这里教师需要把故事与教学内容相互结合,把教学情境与知识背景相互结合,让小学生对于故事感兴趣的同时产生对于这个知识的探究欲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帮助每一位教师更好地去调节教学氛围,需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因为它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想关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方法。另一方面还可以更好地利用其来活跃比较沉闷的整学教学氛围,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进而更好更快地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当然,任何问题情境都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来设立,在设置相关的教学情境时要以教材为中心,打好并夯实基础,同时突出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及讨论,并适时给予一定的指导。此时才能使得学生会更深厚的兴趣去学习数学知识,才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刻苦钻研的神,为以后更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谓的情境教学就是将相关的教学内容融入一定的情境中来学习。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生活化的意识。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将数学课堂和实际生活时刻联系起来,创造一个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一方面,教师在教授课本内容时,充分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可让学生多留心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体现的数学知识,带到课堂中来一起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会使学生的手脑达到有机结合,学生的思维将会更加活跃,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再展开,让学生数一数各有几个面?量一量每个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每个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想一想表面积如何算?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在操作活动中得到解决。又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一节练习课,出示这样一道题:有2 个长方形木框,长都是4 厘米,宽都是2 厘米,拼成一个图形,求它的周长。大家可以用实物操作一下,把周长指给同位看,再算一算。这样的操作会牢牢地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课堂气氛轻松热烈,学生得到的结论既准确又全面。四、对教学及时引发思考
教学中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这种模式是非常有效的,但是教师不能全部依赖于其来提高教学质量,其主要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其来更好地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实际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所在,同时还可以通过数学来认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样寓教于乐,相信更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任何的教学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只是单凭一两节情境课就可以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而应该由易到难,扎实基础再逐渐加大问题的难度,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树立信心稳中求进,当然,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还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所在,教师只有充分了解教学大纲、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才能设置合理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难点,设置丰富生动的学习环境,在不断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深层发展,促使学生可以在生动直观的学习环境中,全面深化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即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要从教材内容、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创设富于趣味性、探究性、拓展性的问题情境。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探索,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打造有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