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佳
(福建三明市农业学校,福建 三明 365500)
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房屋建筑学》是重要的专业课程,它的开展为后续的教学创造良好的基础。笔者在二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传统教学体系的分析研究,了解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接受来自教师的专业指导,而难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无法掌握核心的专业内容,对于一些理论知识只能产生模糊的认识。在后续应用的过程中,无法结合自身的理解来发挥相应的作用。为此,应寻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寻找一些更加合理的教学思维和方法,促进学生更有效学习。
中职校开展的《房屋建筑学》课程,本身涉及到比较丰富的知识内容,涉及建筑美学、建筑构造以及建筑设计,还有工程力学建筑材料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内容。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受传统教学思路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而学生只能够被动接收,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同时使用的传统教学方式主要目标仅仅是为了呈现出具体的知识点,但是却没有将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产生完美融合。学生在学习时,面对一堆繁杂无序的知识点,会表现出不知所措,无法关联知识内容,提不起学习兴趣等问题。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环节设计若太过于随意,无法激发学生思考,学习效率低,难以形成深刻的知识记忆,进行实践操作,更会存在很大的困难。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由于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和当前的中职院校教学需求无法完全融合,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导致他们无法对实践工作建立兴趣,阻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1]。
房屋建筑学本身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对其加以实践应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积累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实际上房屋建筑学课程内容繁杂,涉及到众多的知识内容,还会涉及到空间布局以及尺度的安排设置[2]。传统课堂教学体系下,教师更加关注基础性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在教材中存在的一些图表表达的问题,以及对学生思路的引导,学生就很难真实地感受到在现代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一些知识应当怎样去应用,无法达到教学的目标和效果。近些年来,网络资源的建设和丰富以及各种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让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产生了明显的不足[3]。
在传统的中职院校组织开展的房屋建筑学教学工作中,设置的实践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需求,这种教学体系下要求学生们能够快速识读和分辨建筑构造图,对其中的一些重要构造知识产生了解,使学生掌握一定建筑技能,理解专业知识,让他们毕业之后更快地从事到实际工作中去。但是现在房屋建筑学教学安排时,涉及到的内容浮于表层,无法触及重点及整体情况,这种现象对于《房屋建筑学》理论课程知识点的巩固无法产生积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考核又比较简单,导致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学生学习进度缓慢,存在各种错误认识,实践教学效果比较不足,学生在学习时,对于知识的印象不够深刻,阻碍学生的长远发展[4]。
要删除原本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陈旧落后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合理性,这本身就是专业技术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基础,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的房屋建筑学课程中,很多内容对建筑的构造做法和技术处理环节比较滞后,已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如墙体构造,教材中涉及到的一般是将实心黏土砖墙作为重点讲解内容的模式,但是这种实心黏土砖墙在应用时因会消耗大量的土地资源,使用已受国家政策限制。在具体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会更加关注一些新型的绿色环保节能材料的使用,但是由于教材内容比较滞后,对于现行砖墙构造技术讲解比较粗浅,甚至没有提到具体操作。再如屋顶泛水构造,传统采取的是挑眉砖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应用以前十分广泛,但是近年房屋结构设计的改进,对于房屋防水已经提出了明确的新要求。这类陈旧的教材内容,导致学生无法获取一些先进适时、新颖的知识,需要对其进行解决[5]。
要补充一些更加先进适时的内容,房屋建筑学涉及建筑概论建筑历史,讲述建筑构造建筑设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本身就体现教学内容所具有的综合性特点,在短时间内要将建筑学内容进行准确的概括和归纳,本身就具有比较大的教学难度和挑战,而当前社会的发展,建筑环节的一些新型材料和技术方法的使用,已经让建筑体系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脚步,需要进一步补充和拓展教学的内容,适当介绍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新问题,比如说生态建筑体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原则等,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新方法和新技术,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需要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趋势有充分的把控,拓展和充实教学内容将新的知识以及观念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建筑体系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实际上,建筑工作完全不可能独立存在,它要基于各种外界环境。对此,可以适当增加建筑环境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对《房屋建筑学》理论知识产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通过简要的介绍,使课程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6]。
首先是需要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工作中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因素很多,其中教学的建构模式就是重要的一环。教学方式具有多样的选择性,目标是能够激发学生更多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更高的积极性主动性。房屋建筑学教学工作和多个方面的内容存在密切的关联性,理论基础也具有系统性。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会更加关注理论知识的完整性,而采取封闭性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会紧扣课本中的知识,按照原定的教学方案和思路来灌输给学生基础的知识,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在此基础上,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拥有更加开放的思路和创新的思想意识,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完成[7]。
其次是要求寻找更加多样化的教学信息内容。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开放性,但实际在教学时为学生提供的知识内容和现实生活相比较具有一定的落后性,如果仅仅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会和客观实际相违背。而使用一些新的知识来调整和补充教学的内容,有利于建立更加新颖的教学内容体系,达到按需施教的要求。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的内容,插入各种图片以及影像资料,开放信息来源,构建信息资源库,适当舍弃课本中原本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模式。要开放教学的空间,从多个角度搜集关键的知识信息,加强课堂交流[8]。
中职院校开展的房屋建筑学内容涉及面广,如果要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中,爱上这门课程,首先就需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课本中的一些关键内容重要性,使学生真正了解课程的构建和学生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的重要关联性,了解课程学习对学生未来的工作能够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此,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建筑发展史,通过搜集资料图片,制作幻灯片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建筑发展的整个过程,欣赏自古以来各种建筑的特点,让学生对《房屋建筑学》产生热爱和兴趣,让学生学习的信心得到提高[9]。
同时也可以设置一些观察作业。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建筑物,了解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以及建筑物的普遍应用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更强的动机,使书本中的基本知识和实际的情况之间产生比较。可以要求学生去现场测量一些建筑物的构造和尺寸,对于建筑物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一些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说某些建筑物中墙面为何产生裂缝,以及这些裂缝应当怎样去预防,还有某些建筑构件在建筑物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这样就能够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教学来帮助学生解决这些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使整体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10]。
传统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会更加关注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则只能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当前教学体系下,需要塑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让学生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思考并解决问题,而教师则要从传统的角色进行转变,变成学生的咨询者以及引导者,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够体现出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教育思想理念。在这种教学课堂中,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说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房屋构造做法.比如说屋顶的构造,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屋顶的设计要求和构造层次,之后再由教师对问题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在屋顶的设计建造过程中各种可以采用的构造形式,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营造一种更加舒适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得到激发和体现,使学生的学习思考效果更加理想,保障实际教学效果[11]。
总之,中职校建筑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房屋建筑学是重要的一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传统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寻找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路径和方法,使教学与实际一致,帮助学生在健康良好的教学环境下快速成长,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