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美蓉
(山东省高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 高密 261500)
引言:土地利用是土地与个体相互影响下借助不一样的利用方式和强度所构成的非静态系统,其变化包括两点内容,分别是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利用结构。在土地利用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为了有效解决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与粮食安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土地供需矛盾,就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耕地保护机制,切实消除这一基本矛盾。
1.生态位态势理论
从个体到生物圈就是生态位态势理论的内涵,不管是在自然环境中,抑或是在社会环境中,每一个生物个体均包含态和势两种特性。“态”即状态,包括生物单元以往生长和发育、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产生的结果等。“势”的含义是生物单元对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所产生的支配力或现实影响力,包括经济增长率、生产力等。我们将生物单位置于某一个生态系统中,生态位即其自身的态势与整个系统中所有被研究个体的态势总和这二者之间的比,这可以直接彰显出其占据的地位[1]。
2.系统边界理论
农业耕地系统和城市土地系统都属于开放的系统,在城市和乡村相交接的地带上,聚集着关于不同土地系统演变的重要特点,这个城乡之间相交接的地带,就可以将其称之为系统边界。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影响作用会催生其复杂性的出现,这种相互影响会直接作用到系统多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学术界的相关学者按照有关原理提出了一个全系统,该系统包含三部分,分别是系统、环境以及环境之间的共同边界,其中,将原系统称之为本体系统。同时,将环境也视作一个系统,并将其称之为环境系统,如下图所示。
在图一中,将本体系统所包含的各个因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集合表示为X,Y+Z 则是环境因子与其关系的集合,位于边界上的因子及其关系的集合则表示为Z。对于城乡土地全系统来说,X 表示的就是城市土地系统,也就是不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Y+Z 表示的则是农村耕地系统,即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位于城市和农村连接区域的耕地系统,就可以用Z 来表示。对于城市土地系统和农村耕地系统而言,一方面,二者之间有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另一方面还有感知反应关系,通过因子间感知反应的灵敏程度就能够判断强度。
1.土地利用生态位的理论构建
将上述提到的城乡土地全系统置于土地利用资源场中展开分析,感知反应的灵敏程度就是生态位。生态位层次不高的具体表现为:土地资源的价格不高、难以有效发挥多余农业人力资源的价值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的利润欠缺。当处在生态位层次不高的情况下,图一中的虚线就会成为实线,本体系统将捕获边界因子。在这种情况下,全系统中的本体系统就为X+Z,环境系统转变为农业耕地系统。相反的是,因为有耕地保护机制,当其发生作用时,就会控制和调整各个土地利用生态位,X 也会因为感受到对环境系统变化,将自身与Z之间的联系削弱甚至是彻底的消除,与此同时,系统边界扩张也会面临一定的困难,进而停滞。这时,图一中的虚流线就会断开,Z 游离到环境系统中去,X 成为本体系统,Y+Z 为环境系统。就系统边界而言,本体系统会发生转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边界的延伸。城市扩张实际上就是延伸边界,可以将这个延伸的过程视作非农业用地系统将城乡交接位置的农业用地系统中的一些要素纳入自身的过程[2]。
生态位的显著特点分别是相对性和整体性,具体来说,这两个特点体现在其能够将生物单元个体或生物单元种群在其所处的系统中所占据的地位、所占有的空间以及所能发挥出的作用等彰显出来。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位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自然生态位,这方面指的主要是土地的质量、环境的质量以及生产出的粮食的质量;第二,经济生态位,即比较经济效益;第三,社会生态位,这方面与多种社会要素有关,如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政府发布的政策规范以及法治社会下的现行法规等。在土地资源的运用实践中,自然生态位占有核心性地位,其既与土地环境乃至整体自然环境的质量有关,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粮食市场的运行形势影响。若粮食安全无法得到充分保障,自然生态位的稳固性也会有所动摇。同时,自然生态位也在土地资源的长效化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发挥着理论支持的重要作用。而经济生态位,则是在比较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当前社会中实现耕地资源有效保护的可行方法。与前两者相比,社会生态位具有更强的社会性、人文性特点,是土地利用生态位变化过程中的强效驱动力。土地利用社会生态位的一个最主要的驱动力,便是土地利用的社会生态地位。对保护农村土地来说,在协调自然生态位与经济生态位关系的过程中需要依靠社会生态位的合力,从而实现全面提高耕地生态位的总体目标,并最终促进了耕地资源使用的合理性,从而确保了其资源分配与布局利用的方法都能够处于同一种合理的范畴之内。
2.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
本文仅对土地利用的自然生态位和社会生态位展开理论性的研究重点在于构建一个经济生态位的模型。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在实际保护农村耕地的流程中,提升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位是一个较为科学的评价和操作的目标。
将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表示为N,将各个土地利用类型表示为i,i=1,2,3,···n,各个土地利用类型的态和势分别表示为S 和P,量纲转换系数表示为A,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模型如下:
就理论层面而言,该模型应当将每一个对土地利用生态位有影响的因素都囊括其中,但是由于诸多条件的制约,本文选取的知识一些可以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令。在这两个式子中,Mi和Xi分别表示的是土地面积和单位面积收益的乘积,也就是第i 类土壤利用类型所获得的总收益,Yi表示的是该收益每一年的增长数量,Ri表示的是附着在第i 类土壤利用类型上的劳动者的数量[3]。
由于存在着生态位差,农民的行为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或者是处在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段,其经济发展基本上会处于一个传统的自然经济状态。具体表现为耕地生产出的农产品由于数量不足或质量不佳导致其难以成为市场上流通的商品,进而导致该地区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够发达,获取土地的直接物质产出以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是土地利用的直接目的。当人口迁移率较低时,土地质量的下降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长通常会导致农村耕地面积的持续增加。在一些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进行市场交换使人们扩张土地利用面积的根本目的。由此可见,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土地资源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供求状况以及比较效益,所以,又可以将其称之为比较经济利益驱动。具体来说,在一些城市化进程发展的较快或者是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农业耕地由于经济驱动力的作用,被非农业占用的现象较为普遍。
粮食安全得以保障的前提就是要做好保护耕地的相关工作。为了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模型中的耕地面积不能低于设定的基准态。政府层面所推行的保护农业用很低的政策和法规也属于一种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关键要素,可以将其看作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驱动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个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供需关系和转化强度可以借助生态位差来进行反映。价格直接影响到资源的分配,而价格又是以市场上的供需关系作为基础并制定出来的,也就是说,各个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生态位差会对地价造成影响,进而产生地价差异。土地资源的配置是由地价所决定的,它不仅会影响到土地利用结构,还会影响到其今后发展的方向。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资本源源不断的流入到我国,并对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土地需求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地价也由此出现了一定的波动,最终影响了土地利用的结构,由于资金的流入,导致城市土地利用面积不断扩张、耕地面积不断缩减以及城市用地的新一轮的配置。
为了有效拓宽获取资金的途径,首先需要从土地资源的耕地开垦费中提取出一部分资金。其次,城市建设用地在占用耕地时需要支付一定的使用费用,可以将这些费用也用于资金的投入。除此之外,城市化进程中所增加的建设用地还会涉及到一定的土地出让金,可以从这部分资金中提取出一定的份额,用于设立保护农业耕地的基金。同时,乡镇行政单位还应当努力争取国家、省以及市级单位所投资的农田建设项目,并加大与财政部门和水利部门共同合作的力度,从而建立起一个长效健康的合作机制,促进耕地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层面也要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加大投入到农田事业中的资金规模,促进耕地保护良性循环资金投入机制的形成[4]。
在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机制体系的实践中,首要的就是做好耕地资源管理与保护责任的分化工作,应联合各级政府及部门,规划出合理的工作目标与管理方案,并实现相关任务环节与分管责任的科学分配与有效落实,以保证耕地保护这一国策能够有层次、有实效地得到响应。具体来讲,首先应构建出“省—市—县—镇(乡)”的一体化、联动化管理格局,将有关耕地保护的目标、任务、责任以及权力层层下放。这样一来,既有助于保证各项保护工作处于同一发展方向之中,进而打造出具有高度凝聚力与执行力的工作队伍。同时,也有助于各级政府及部门单位更清晰地划定自身管理范围与保护对象,避免耕地保护机制在落地时出现盲点、死角或模糊性问题。其次,要将耕地保护的实际效果与相关单位、部门、岗位及人员的政绩、业绩相挂钩,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双向激励与责任追究机制,从而营造出约束性与鼓励性兼具的工作氛围,确保各方主体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耕地保护当中。最后,还应积极联系群众,形成以各级政府为主导,多种部门协同实践,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分层化、责任化、长效化耕地保护格局。
总结:综上所述,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社会背景,土地利用问题始终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解决起来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耕地面积的持续缩小,这种情况导致耕地的经济生态位增加,但自然生态位不断降低。生态位差能够作为一种研究不同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相互影响的创新性方法。尽管本文没有研究农业用地生态相关的内容,但实现农业用地的动态平衡可以为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健康且长久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