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泽平 洪滔 耿义煊 王信瑞
(海南省海口经济学院,海南 海口 571132)
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振兴农村的策略,比如,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等,尤其是城市居民生活节奏和压力越来越大,农村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利用休闲时光,来到农村度假旅游,感受自然生态以及民俗民风,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乡村旅游的发展,让民宿这一居住形式得到迅速发展。民族有着区域特色,属于体验式的居住服务,与乡村旅游相互配合,共同支撑起乡村经济。国家对于乡村旅游的支持以及人们对于乡村旅游的向往,为民宿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于民宿的概念,文旅部给出如下的定义:“利用地方民居等资源,建筑面积不超过800 平方米,客房不超4 层,主人参与接待,为人们提供体验生产方式、文化、自然环境等小型住宿设施。”
世界各地均有着民宿的分布,受到地区文化、民族的不同,民宿的定义和形式,也各有不同。民宿形式最早出现于英国,是指提供住宿和早餐的家庭招待;日语中“民宿”是指将闲置的房屋利用起来,用于农林牧渔开发,为游客提供住宿的场所。中国的“民宿”最早出现在台湾,随着垦丁旅游的开发,游客数量不断增多,从而出现民宿住宿形式,用于应对旅店住宿供不应求的问题。大陆居民在生活水平提升之后,对于旅游的需求激增,旅游消费方式多样化,抱团旅游、自驾游、背包客、穷游等形式多样化,对于一些年轻人,更加青睐于民宿、家庭式旅馆、青年旅社等性价比高,极具特色的住宿场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宿形式也不再局限于住宿,部分地区将民宿加以改造,打造出生态农庄、农家乐等,提供特色的住宿形式,可以满足 人们吃喝玩乐的多种体验。
浙江民宿案例中,比较出名的要属“过云山居”,该民宿坐落在浙江松阳县,有着不可复制的自然景观,实现了山景、住宿的结合,不仅特色突出,且其他区域无法复制。一览无余的山景、一片片竹海、梯田以及老房子,一年之中,有两个月的时间,可以欣赏到这里的缥缈云海,游客看到云海的爬升、下降、再爬升,覆盖整个村落。“过云”就是这里的独特的自然景观。
房屋设计方面,房屋面朝山景,设计了大开窗,通透性很好,在屋里可以欣赏到V 形峡谷,看到山里的云雾,看到银杏树叶,还专门设计一个观景露台,做为户外的休闲活动区,方便人们亲近自然。
“过云山居”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特色景观的打造,主要归功于选址方面,选址贴近自然,给游客更好地观景效果。这种亲近自然的设计,大落地窗的使用,露台设计等,给游客更好体验自然的机会。
说到台湾民宿,最先被人们想起的就是“天空的院子”,有着最美民宿的美称。该民宿地址位于投竹山小镇,三合院的建筑形式,使用古法建造,历史痕迹很重,同时也有着一些现代元素,实现了传统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园区内设计的步道动线,将三合院贯穿起来,圆形环绕的设计方式,无论怎么漫步,都会回到原点。
“天空的院子”历史痕迹浓厚,保留台湾居民的建筑风貌,并没有对建筑进行过多地设计,反而让其有着良好的舒适感和亲切感。室内的装饰有沙发、桌椅、木框架、喜庆被套、红砖墙等,这些内饰的历史痕迹很重,让人们联想到很多历史故事。檐廊下的木质条凳、层层叠进的门框,极具层次感,古朴大方的装饰,加上院子里的旧电影、老茶,让人们感受到院子生活,感受建筑之美。身居“天空的院子”,可以看到台湾民居以及台湾的生活,传统的建筑形式,让入驻的人们可以很好地体会到台湾的浓浓乡情。此外,“天空的院子”部分区域专门租给文创青年,创作文创产品,激活民宿经济,也是对台湾特色的一种宣传。
英国民宿有着专门的民宿小镇——“拜伯里”,该小镇在格洛斯特郡,画家米勒将“拜伯里”称为最美村庄。小镇里有着很多传统建筑,可以将英国乡村的传统风貌保留下来,里面的民宿多为自营,人们将多余闲置的房屋,做为民宿,提供居住和餐饮。提到英国,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英伦风,在这里英伦风情一览无余,建筑物、石屋,吸引大批的游客起来观光。
日本民宿中比较出名的要属“山崎旅馆”,该民宿在日本的越前市,有着120 年的历史,属于私人房屋,但是由于面积太大,只能将其做为游客居住的临时场所,成为日本的特色建筑。为了应对海风对于旅馆的侵蚀,将旅馆改造成木制,替代混凝土建筑,很好地提升了旅馆的使用寿命。
“山崎旅馆”有着滑动的大玻璃窗户,可以在室内欣赏到日本海,室内设计为榻榻米设计,从浴室里同样可以远看海景。为了保留建筑的古老气息,专门回收了传统的家具设施。“山崎旅馆”的后院则是园林式的庭院,里面有着松树、枫树、石佛、茶露、石灯笼等,山水起伏,景观极具层次感。
通过对国内外民宿案例的分析,我们看到民宿设计的成功之处在于将区域特色充分展示出来,既可以欣赏到景观,也可以看到民俗特色,放松娱乐的同时,感受当地的生活,获得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的享受。国外民宿设计突出个性化和人性化,重视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的同时,做到了设计的多样化,例如,农村村庄形式、普通住宅形式、高级别墅形式等。国外民宿的发展相对稳定,与区域的自然生态、产业、文化等相互匹配,更好地辅助旅游业的发展。国内关于民宿的研究,有着不同的研究角度,有研究历史性的,有研究城镇规划的,也有研究文化性的,还有研究设计策略、文化元素、材质等在民宿的应用。因此,民宿设计的时候,应该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优秀民宿的设计思路,给游客最佳的观赏体验。国内大多数民宿都有着一定的资源依托,有的利用自然景观发展民宿,有的利用人文景观发展民宿,突出民宿自身的特色,才能更好地吸引游客。民宿在选址、规划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的景观资源,给游客带来多方位的观景体验,才是民宿发展的关键。
重视自然景观的利用,游客出来旅游,最大的需求在于纵情山水,亲近大自然,民宿设计融入自然景观,才能方便人们融入自然。“过云山居”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其不可替代性,依托于自然景观设计民宿,无论是选址方面,还是大窗户设计、露台设计方面,均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所以更能赢得人们的青睐。
重视人文景观的利用,人文景观的魅力同样不容小觑,民宿设计过程中,通过对民宿的规划、设计,合理布局,提升民宿的 体验功能。同时可以借助地方文化资源,开创独特的文体活动,增加游客的体验内容,可以让游客更长的滞留。历史文化痕迹对于偏爱历史的人们,有着很大地吸引力。民宿设计过程中,保留以往的建筑形式,利用旧建筑加以改造,回收传统的室内物件,采用传统的装修方式,让历史文化生活得以重现,满足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追求。
我国有着广阔的疆土,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历史,不同的风土民情。这些既是区域的特色,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区域民宿的开发设计,势必要依托于区域的资源,做到因地制宜,才能在不破坏区域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环境前提下,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开发。这里我们以湘西地区为例,从地形来看,湘西区域有着比较复杂的地形,很多地方可以用复杂险恶来形容,既有着高山水急,又有着缓缓山丘。这些地区大多与城市距离较远,交通不太方便,但是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石材、竹材随处可见。因此,区域民宿设计便可以利用已有的自然资源,选择民宿设计的材料和形式。按照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就地取材,加以设计,突出湘西特色。湘西地区有着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互相借鉴,民宿设计保留传统的建筑形式,突出民宿文化,才能彰显民宿的魅力。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村庄规划的时候,同样需要做到因地制宜的原则,保证不破坏区域的乡村风貌,将区域特色展示出来。民宿的设计以乡村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相匹配,因地制宜才是最合适的,才能发挥最大的优势。
民宿的设计应该做到生态自然原则,给游客贴近自然的机会,满足游客自然观光的需求。“如果房间与自然界隔绝的话,就无异于坟墓”,可以看出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我们民宿中,很多地区本身就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我们同样以湘西地区为例,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进行民宿建设和改造的过程中,不能过度开发,应该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可以采取就地取材的原则,例如,利用区域内的竹木资源、石头等材质,保证民宿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使用现代化的玻璃元素,让自然风景和光线引入室内,让人们更好地欣赏和体验自然环境。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民俗文化,独具特色,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设计突出文化的民宿建筑。民宿设计遵循历史文化原则,传承历史文化,利用区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民宿设计融入历史文化,可以将民宿做为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实现对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还有部分区域存在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情况,这也是区域文化的一大特色,例如,湘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众多,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多样化的湘西文化。
民宿设计做到乡愁记忆原则,很多人们有着怀旧的情怀,在城市生活很久,对于乡村生活有着无比的向往。田园生活、乡愁、乡野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只有走进乡村,才能重拾记忆。因此,民俗设计过程中,营造“归园田居”的感觉,给与人们更多体验乡村生活的机会,让其即达到生理上的放松,又感受到心灵的回归。
综上所述,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民宿形式的出现。通过对优秀民宿案例的分析,我们看到民宿的设计应该做到因地制宜,利用区域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突出区域民宿特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随着乡村旅游的持续进行,民宿将获得越来越多游客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