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拱璧乡村教育实践研究

2021-11-27 12:42王晨龙
魅力中国 2021年30期
关键词:公学体育教育

王晨龙

(漯河市博物馆,河南 漯河 462000)

20 世纪20 年代,当时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农村社会残败凋敝。企图扶大厦之将倾的王拱璧,毅然放弃城市的优渥待遇,扎根农村实施乡村教育。在他人生最富有精力和创造力的阶段,无私奉献、敢为人先,以家乡的青年中学为阵地,探索救国救民之路,而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王拱璧独具特色的乡村大教育观。

一、全民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

(一)成立青年公学

社会发展离不开学校教育,1920 年夏,王拱璧在本村崇实小学的基础上,成立了青年公学,并被推举为校长。王拱璧捐田三十余亩,粮食四千斤、钱三百元,王拱璧个人还预定捐工资五年,延聘教师,招收学生,成立校董会和教育研究会。于当年10 月9 日率先开设小学部和农民补习部,共七年级五班。不仅免收学费,还对农补班贫农学生和女生给予补助。王拱璧还为青年公学精心设计了校徽,校徽外饰黄色圆环,内衬青天蓝底,中间由金黄麦穗托举一个艺术化的“众”字,“众”字下方镌刻“青年公学”白色四字。“众”字由三人组成,意为众人之学,周围分布麦穗,体现了为农民大众办学的宗旨,教育学生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成果。青年公学的建立开创了中国乡村教育的先河,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新型农村学校。此后,作为乡村自治的主要阵地和根基所在,青年公学实施了一系列的教育革新,而青年公学的成败也决定了王拱璧乡村自治实践的成败。

(二)普及全民教育

青年公学自开办之初便受当地百姓纷纷欢迎,各乡农家子弟纷纷要求入学。1924 年青年公学实行义务教育,要求男女达到学龄必须入学。青年公学不仅为学龄儿童提供学习场所,还积极组织老农、老妇、农村教师、普通民众参加学习。或以开设农村教师进修班,培训农村教师,增加知识储备量,或以开设体育培训班,增强学生和村民身体素质。普及全民教育需要资金来支撑,王拱璧在主持青年公学期间,常常为办学经费不足而犯难。1922 年夏初,王拱璧赴开封募捐。在好友任白涛、杜子劲、牛信予等热情协助和省署教育处的大力支持下,募捐五百余元,为青公扩建了校舍和增添了设备。另外还增设了中学部,招收初中一班、师范专业一班。接着又开办夏令学校,有师范班两个、体育班一个。前者为农村教师进修教学方法,后者为普及群众体育。后来,冯玉祥主政河南,为了支持王拱璧乡村教育的开展,捐助青年公学三千元,青年公学继续发展壮大,扩建校舍数十间,增设部分教学设备。

除了依靠社会集资办学,王拱璧则身体力行,带头捐资助学。一直以来,他坚持认为自己不是耕者,不应有田,所以一生也不买田地。但是为了扩展校址,发展壮大青年公学,王拱璧生平第一次购买本村田地二十二亩,捐入青年公学。后来他又将任西华县教育局局长的两年薪俸捐给青年公学,甚至还把家里房宅和自己收藏的千余册图书也全部捐出,成功动员当地地主王道济为青年公学捐出部分土地和宅基,缓解了办学的压力。虽然经费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但是对于不义之财,王拱璧坚决拒绝。至此,青年公学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王拱璧的苦心经营下,不断发展壮大。共设有幼儿园、小学部、中学部、妇女部、职业高补习部、师范部等共二十多个班,在校人数发展至七百多人。

(三)教育与生产紧密结合

教育与生产紧密结合是青年公学办学的一大特色。强调学以致用,实施“农教合一”的教育制度,主张在生产劳动中学习,让学生掌握生产技术、获得生活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发展农业和家庭副业,王拱璧依托青年公学召开“生产座谈会”,邀请青年公学农业教师参加,号召本村及周边农民,学习生产技术,改进生产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为此,青年公学开办了农村夜校、农民补习班等,对村民实行不分贫富贵贱、男女老幼的普及性教育和补习教育,目的是将把青年村变成一个‘人人爱劳动,人人爱学习’的文明新村。乡村教育和生产建设的紧密结合,满足了农村生产发展的需要,提升了农民的自身素质,为乡村建设发展提供了人才的支撑。

二、灌输健康生活的理念

(一)增强体魄、强调体育教育

强健的体魄对个人发展不言而喻。体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在上学期间,王拱璧就非常重视体育训练。为了增强体质投身革命,1908 年王拱璧由中国公学转入“中国体育专门学校”。据王拱璧回忆,中国体专课业和生活,既严肃紧张,又生动活泼。正课每周都在四十五小时以上,运动科目约占一半,夜里往往还有警报、军事演习。在体专学习这段时间,王拱璧认为效果非常明显,“三个月后体质即大大增强,精神奋发,志气昂扬。”后来,王拱璧还被选为营兵操的第四连连长。毕业后,王拱璧先后在河南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省省立高级师范等教授体育科目,并与曾哨宇(王拱璧同学,笔者注)一同创办“河南省体育专修学校”,后作《体育谈荟》及《三十年普及体育计划》,在《中州日报》及《河南教育》月刊发表。1915 年河南省教育署派王拱璧筹备河南省第一届运动会。王拱璧等人紧张数月,终于举行了一个省垣三十余校参加、五万余人参观、历时十天的空前大会。青年公学的教育宗旨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以“劳动”“健康”为中心,把学校和农村建设成幸福的乐园。加强体育训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培养一个人全面发展,更能够在军阀割据、匪患横行的时代拥有自保能力。

(二)春风化雨、注重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基石,只有在教育阶段打下良好基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生存发展技能,才能在今后人生的发展中厚积薄发,有所作为。青年公学为提高学生和广大农民的基本素质,主张“人人爱劳动,人人爱学习”。学生和村民要做到:“爱乡村、爱生活、爱公物、爱读书”;“要增产、要节约、要团结、要防灾;不缠足、不上告、不骄傲”[1]。除此之外,青年公学还编写“好人”手册,作为训练标准,实施“人文教育”。男女平权,注重培养学生和村民良好的道德规范,也是青年公学实施“人文教育”的一大成果。“从创校第一天起就招收女学生,主张男女平等,使女生同男生一样学文化,学体育,学技能。夏天让女生和男生一样到河里游泳;在当时来说这是少见的。”

三、教育与时代要求相结合

(一)推翻封建主义,主张移风易俗

尽管1911 年爆发了辛亥革命,成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的封建残余力量还是非常浓厚。青年公学开风气之先招收女学生,提出男女权利平等,主张婚姻自由,不得歧视女性等主张,但是封建残余思想在农村的影响依然很大。王拱璧带领全校师生,为反对封建主义做出了不懈努力。

(二)王拱璧非常重视对青年公学学生及村民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每年5 月7 日,青年公学的师生都要举行国耻纪念。王拱璧创作的“莫忘国耻歌”悲愤慷慨,催人泪下,“村民的爱国主义觉悟大大提高,周围数十里群众都受其感染”。

结语:尽管王拱璧主张的教育革新学最终失败了,但由其衍生而出的乡村大教育观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乡村大教育观将全民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对村民不分贵贱、男女老幼实行普及教育和补习教育,想要把青年村变成一个“人人爱劳动,人人爱学习”的文明新村,这种理念是超前的。此外,增强体魄、注重以文化人,为在校学生灌输现代健康的生活理念,并紧紧结合时代背景,以推翻封建主义和打倒帝国主义为己任,大力主张移风易俗,铲除封建主义的荼毒,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和村民的家国情怀等等。不仅在河南乡村教育史上乃至全国乡村教育史上都是不多见的。王拱璧的乡村大教育观代表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一种积极尝试,尽管失败,但其精神值得后世永远学习和缅怀。

猜你喜欢
公学体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英国公学:权贵的摇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英国“公学”知多少
孔裔国际公学 中国国际精英教育领航者
我们的“体育梦”
英国:最优秀的学生在运动场上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