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动手能力培养在小学数学中的意义与实践

2021-11-27 01:06:28甘震
魅力中国 2021年4期

甘震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里老乡小马坊小学,河北 衡水 253800)

数学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探究数学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并掌握基本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它与小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是矛盾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动手操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意义重大

(一)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真正掌握理解知识,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形象的物体的知识。教学“测量”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安排学生动手做一做,效果就会不一样,学生亲自动手测量文具、书桌、教、黑板等。教师可带着学生量一量操场上更长的一些长度等。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设置情境,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操作活动,协调了手与眼,让学生在动态中理解数学知识,通过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观察与比较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教学“对于角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做一个活动的角,然后让学生分组合作交流。在动手实践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不仅培养了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教学“观察物体”时。教师可让学生把自己准备的一些可以拆装的物品拿出来拆分,然后把物品再重新组装起来,并引导学生观察,教师适时讲解,如此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和参与意识。

二、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努力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积极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论证,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生活中。教师要学会和学生平等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同时接纳他们的错误和失败。犯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要理解和宽容学生,并抓住机会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检验,在一步步操作中学习和积累经验。在课下,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和他们做朋友,让他们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会更加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质疑,敢于操作论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让学生观看教师操作或者单一模仿教师的操作过程,要尽量设置探索性和富有创造性的时间活动,让学生们自己通过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同时结合相互讨论,自己发现规律,逐渐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比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时,我就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给每组学生分发一定数量棱长为1 厘米的小正方休,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摆一个长方体。有的学生可能会摆一排小正方体,有的摆两排,有的摆两层,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会让大家观察自己所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还有长方休的体积是多少,最后引导学生推算出长方体体积等于长乘以宽乘以高。通过课堂实践练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多种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这门学科是非常抽象的,然而这门学科是源于生活实际的,为此,在实际的情境当中还原数学知识。教师创设跟教学知识有关的情境,启发学生动手操作,以使学生比较轻松地感知事物的表象,再通过教师总结出问题的实质,进而让学生更加有效地理解数学知识。学生由动手操作再到概括教材内容的过程,就是一种思考的过程,是数学知识从形象化转化到抽象化的过程,这种教学的策略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智力,为学生从抽象到形象、从理论知识体向实践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二)利用简单运算

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摆脱旧的、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适当的时机,要求学生借助搭一搭、拼一拼、摆一摆等活动探究问题的规律和奥秘。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教师在讲解加减法的过程中,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棒,进行动手操作,教师启发学生要完整有序地拿出小棒动手操作,再要求其他的学生进行评价,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教学效果会很好。

(三)与生活相联系

数学知识是源自实际生活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确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是到处存在的。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用到的和看到的实际生活问题,设计一系列具备较强实践与操作的实践活动。比如,教师在讲解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作为单位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向长方形转化。这样,学生在剪和拼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将平行四边形顺着它的高剪开之后,通过平移之后加以拼接,一个长方形就拼成了。然后要求学生对这种变化的情况进行比较,学生便不难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长方形的长,而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在最后的时候,学生在经过讨论之后,得出了由于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以宽,因此,平行四边形的面就是底乘以高。学生在亲自操作之后,通过观察和分析,提高了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