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课堂中生活化教学资源的运用

2021-11-27 01:06:28杨金江
魅力中国 2021年4期

杨金江

(浙江绍兴诸暨牌头中学,浙江 绍兴 311825)

高中阶段引进通用技术课程的主要原因在于两点:一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二是在学生研究、实践、分析的学习过程中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它的出现极大地弥补了应试教育环境下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将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动性,进而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热情,以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尴尬局面。由此可见,通用技术课程的生活教学研究就有重要意义。

一、通用技术发展的现状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引进已经有了数年的时间,从小范围地区性的实验再到全国性的推广普及,虽然已经完成融入到了现代高中教育体系之中,但是仍让没有一套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所以当前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通用技术对课堂教学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如果没有硬件的支持,课堂教学效果会大大降低,目前我国只有一二线的城市能够满足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硬件要求,一些小城市、农村地区的高中完全不具备通用技术的教学的条件;二是由于通用技术课程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很多高校也没有开设这一门专业课程,因此师资力量十分薄弱,很多通用技术教师都是“赶鸭子上架”边学边教,教学质量并不理想;三是由于课堂教学经验的不足,没有更多的教学手段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加以运用,这不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压力。

二、通用技术的特点

(一)通用技术的生活性

通用技术课程所教授的知识内容基本来源生活实践,所以课程教育也离不开生活实践,所以通用技术具有加强的生活性。这源于生活性的特点,学习的过程就是研究生活与技术的密切联系。教师在教学中重视生活性,能够更好的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通用技术的重视程度。

(二)通用技术的技术性

技术性是通用技术最为显著的特点,通用技术的教学在追求其与生活联系的过程中,要重视技术性的开发。技术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技术的魅力。从通用技术的技术性特点来看,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用过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三)通用技术的实用性

通用技术与生活密切相关,但是用技术去服务生活绝非简单的事,这里就涉及到通用技术的另一特点,即实用性。一项技术的实用性,需要通过实验、论证、结论,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实验才能够科学的使用技术。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敢于实践性的去应用技术。

三、生活化教学资源的运用

(一)事物式教学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依然以具象思维为主,因此具体事物往往比书本对他们更有吸引力。加之通用技术自身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所以事物式教学是通用技术教学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研究具体事物,让学生全面了解事物的制作过程,以及其中应用到的技术内容。例如教师在讲《技术与设计1》中“技术的性质”这一课时,关于“技术革新是在原有技术基础革新”这句话的讲解,如果直接从字面意思来讲解太过于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具体事物来进行讲解,如找出不同时代的手机,对比各个时代的手机的性能的变化,让学生们明白这个道理。

(二)任务式教学

长期以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都是教育者最为关注的内容,通用技术教学也应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教学任务之一。教师课前教学设计中,可以在新课导入的过程中加入多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一边讲解一边与学生们共同解决课前问题。这不但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内化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技术与设计2》中“常见架构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用过多媒体设备来向同学们展示学生们耳熟能详的结构内容,如赵州桥、飞檐斗拱等。同时,教师可以将把学习进行分组,并布置讨论任务“同学们见到过的结构与形式”,讨论的点包括结构、形式、特点等等,在小组讨论之后形成总结上交给老师,老师在课堂中进行展示、评价、补充、总结。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四、小结

通用技术课程具有生活性特点,通过这一特点,可以更好地把握课程,进而创造出符合通用技术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