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微课程资源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运用

2021-11-27 01:06何颖
魅力中国 2021年4期

何颖

(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夏垫镇北坞回民小学,河北 廊坊 065300)

微课程资源与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不失为小学美术课程于教育改革背景下做出的重要改变,除了大大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之余,也为开发小学生思维、开阔小学生视野、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也为美术课堂欣赏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做好了准备、埋下了铺垫,由此可见微课资源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无形中奠定了本次研究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通过微课程资源达成课程导入功效

在一节课堂中,课程导入是一个关键的节点,也是吸引学生目光、提高学生上课专注度的较好契机,因此,课前导入需要合情合理,也需要小学美术教师精心设计和安排,只有如此,才可让课程导入发挥应有的教学效果。

在欣赏教学的课程导入之前,小学美术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来进一步感受与教学内容相贴合的气氛、情境,既可加深对学习内容背景、创作历程等信息的了解,也可深深吸引小学生观看的目光,也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这样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开一个好头,对整节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可起到积极作用和影响。除此以外,还可为后续的理论教学埋下伏笔,可谓一举两得。

二、在微课程资源中穿插问题达成深化教学目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微课程资源本身就是具有强大魅力和吸引力的,小学生很容易被吸引,也便不难以理解,而小学美术教师不妨依据这种状况,来进一步将问题穿插进微课程资源中,确保问题贯穿整个微课程资源前提下,进一步以引导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利于学生按照教师预设的步骤实现深化学习,让学生在微课程资源协助下更好的学会欣赏、提高鉴赏能力。

例如在微课资源中穿插“哪幅画更美一些?”、“哪个作品更出色一些?”、“哪个色彩搭配更让你感觉愉悦和舒服?”等类似的问题,更要结合这些问题匹配相应的图片,在一步一步引导下,确保学生得以在美与丑中分辨,有利于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和学习权利的体现,方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探究、思考、发表欲望和兴趣,自然可以让微课程资源中穿插的问题得到较好回应,利于学生在思考、回答中进一步提升辨别意识、鉴赏能力,利于学生实现深化学习。

三、通过微课程资源拓宽和延展教学内容

在以往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对于教材的依赖过于强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视野的开阔和学习内容的延展,对于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来说存在一定阻碍。为此,还需小学美术教师合理应用微课程资源进一步拓宽和延展教学内容,确保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焕然一新并迸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建议在欣赏教学之前,小学美术教师事先结合教学内容来搜集相关的素材、资料和信息,确保学生得以从基于教材内容学到更多、看到更多、了解更多,也为开阔学生眼界埋下伏笔。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吸引学生全神贯注观看,还需将搜集到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合理搭配和设计,来进一步丰富微课程资源,确保小学生通过课堂观看受益匪浅。例如在教授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美图教学中,可利用微课播放梵高、齐白石、达芬奇等大师的作品,确保不同风格的画作得以展现,确保学生领略到不同的绘画美,可以完善鉴赏意识、提升鉴赏能力,教师还可通过文字、视频等形式,来进一步讲述作画背后的创作故事、创作背景等,切实让小学生在学到教材知识基础上开阔眼界、学到更多、了解更多,有助于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四、在微课程资源支持下展开各种课堂活动

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课堂,美术教师除了让学生通过微课程资源观看领略到各式各样的美,还可在微课程资源支持下开展各式各样的课堂活动,确保课堂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且发挥应有的教学成效。为此,还需小学美术教师树立这样的一个意识,那就是采用微课程资源开展与欣赏教学相关的课堂活动,可为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服务,也可为巩固学生理论知识服务等等,还需小学美术教师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从而让微课程资源发挥相应作用和影响,便可轻松达成教学目的、育人目的。

例如在微课程资源支持下,呈现两种派系的画风及其作品,让学生凭借自身喜好战队,从而组成两个小组展开辩论赛,分别阐述喜爱作品的优势和亮点,以此来征服对方小组,以更具说服力的小组为获胜小组,切实让学生在欣赏教学课堂有所表现、有所磨炼。除此以外,教师还可通过微课资源示范活动内容、规则和注意事项,远比口头简述来的形象和直接,利于小学生对活动规则一目了然并高效的开展各项活动,才可以让微课程资源发挥应有的教学、育人成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程作为当前的主流教学手段,还需受到关注和重视,对于小学美术教师而言,完全可以依托微课程资源来缔造更完美、更丰富的欣赏教学课堂,既让学生开阔眼界、提升意识并提高鉴赏能力,又助力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其意义可见一斑。我们相信在广大小学美术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微课程资源将发挥更强大的教学功效、育人成效,必将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