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27 01:06:28皮永许
魅力中国 2021年4期

皮永许

(贵州省遵义市第五十二中学,贵州 遵义 563100)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对于学生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培养也被予以了更多地要求。问题导学法的实质就是由教师去创设一种特殊的教学情境,通过设置具体的问题,去引导和启发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所以问题导学法的关键就在于“导”,通过挖掘问题本身的导向价值,挖掘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去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

一、问题导学法概述

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问题导学法本身也是一种十分“年轻”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借助于提问等方式去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析。在这种“探析”的过程中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相比于以往的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法更关注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该教学方法本身具有较强的规划性与引导性,所以很多时候该教学法也被称之为问题情境教学法或者是设问授课法。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教师还需要继续加强对于该教学方法的探索,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进一步确保该教学方法的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应用该教学方法的时候,自身也需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为学生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后,还需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积极地评价,这也是提升教学效果,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选择。

二、初中阶段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价值分析

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以此来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提升最终的教学质量。在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所抛出的问题需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日常生活相结合,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道德与法治问题的能力。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法的时候要围绕所抛出的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只有如此才能确保问题本身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着更为紧密的关联。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优化

(一)设计有效的教学问题

问题的设计是问题导学法的核心所在,在设计相关问题的时候,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实践,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去有层次的进行问题设计。为了保证所设计问题的有效性,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道德与法治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设计也要兼顾“针对性”。通过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去更好地参与到道德与法治学习之中去。最后,在相关问题的设计时,教师也要注重创设对应的问题情境,将教学知识与情景式问题相融合,以此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总体而言,问题设计的本身就是将教学内容换一种方式进行转化,科学有效的问题设计也是问题导学法的基础所在。

(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

在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之中也尤为关键。在教学中,教师需围绕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例如为了确保学生对具体的问题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预习,以确保其对对应的内容有深层次的认知。其次,在问题的分析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方式方法的选择,可以围绕所学知识与所提出问题之间的关联进行解析,帮助学生就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讨论。在完成了问题的初步思考之后,还要进行问题的求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可以借助小组讨论等形式,去围绕具体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之后所存在的依旧难以解决的问题,则需要教师去做出进一步的引导。

(三)注重导学技巧的选择

“导学”是问题导学法的关键所在,问题导学法的基础逻辑就在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导学的本质就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学生能够温习所学习的知识,同时也能够不断加强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注重导学技巧的选择也格外重要。

(四)巩固学习知识

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内容后,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还需要组织对应的教学内容去巩固课堂。其中课后习题便是十分有效的选择。在课后习题的选择上教师也要有所考量,既要确保所选择问题的代表性,又要控制问题本身的难易程度。确保学生能够经过自身的探索与思考去独立的完成习题作业,继而实现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有效巩固。童世界主义课后习题,教师也可以就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掌握。这对于后续工作的开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

结语:总体而言,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所以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也需就该教学方法予以足够的关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加深对于该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以此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及道德与法治解题能力。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提升自身学习质量的有效选择,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改革而言,也是一次积极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