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外环境与文化景观研究
——以成都建川博物馆景观小品为例

2021-11-27 01:06江雪梅
魅力中国 2021年4期

江雪梅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环境艺术设计学院,四川 成都 611433)

随着人们的审美水平和审美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各种博物馆体验和感受各种文化。于是关于博物馆及博物馆空间的景观、人文内涵等设计都以各种新的形势和设计手法纷纷呈现,对于拓展博物馆的地域空间、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有极大的提升,成为城市展示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的重要场所,提升城市知誉度,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旅游资源。

如何更好的传递博物馆的文化职责重任,更多的吸引观众,如何更好的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如何让观众在正在“玩”的过程中去体验、去感受我们博大精深的文物文化,博物馆的外环境设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本文从建川博物馆聚落的景观小品与主题雕塑等作为代表,对其分析和研究,提炼出更适宜的博物馆外环境与文化景观的表达方式。对我国目前在博物馆发展过程中外环境如何更好的与文化景观相结合,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思考,对博物馆外环境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给博物馆景观文化表达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建川博物馆,全称为建川博物馆聚落,占地500 亩,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之一。该聚落在建筑外观、景观外环境、室内展示设计等方面颇有特色。通过大量的雕塑和景观小品、营造出独一无二的空间环境,准确的表达出展览主题环境氛围,让观众参与其中,成为人们休闲、悼念、体验与感受的文化空间。

一、雕塑设计

中国壮士群雕广场。该广场是以中国的抗日事件为背景,215 位抗日壮士按照抗日战争的战区战役关系,站在他们当年用生命捍卫的地方;地面是一张中国抗战的地图,毛泽东、邓小平、陈赓等等站在他们战役的地方,让历史重现,这里铸造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战士,更是塑造一种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和气节。整个广场呈凹形,总长81.5米、宽45 米,象征着1945 年8 月15 日抗日战争胜利时刻,气势恢弘而庞大,庄严而肃穆。两侧壁以抗战历史照片为题材的红色花岗石影雕。置身其中,与“壮士”并肩,与历史对话,令人热血沸腾、思绪万千,肃然起敬,给观众造成十分震撼的心理感受。

援华义士广场雕塑。这里记录了1931-1945 年在日本侵华,中国全面抗战期间,纷纷来华助战的各国义士,遴选了四十一位作为代表,铸造铜像,是对曾经给予中国无私帮助和奉献的援华义士的一份尊重,一份慰藉。地面和墙面以红色为基调。入口处两个威武的站岗哨兵,好像在守卫着这些义士的安危,守护着他们的安宁,庄严的景墙写着“援华义士”。庄严的氛围感染着观众,时刻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历史。

红色广场。紧靠中流砥柱馆的长城由半立体雕塑逐渐延伸出来,像一幅展开的历史画卷,毛泽东和朱德站在巍峨的长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人们可以进入长城,与伟大的领袖一起俯瞰中国大地,暗示着中国的光明前途。

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入口,巨大的石碑上有一名战士吹响了冲锋号角,气势如贯长虹,令人肃然起敬。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有一个叫“战利品”的雕塑,一个小孩稚嫩的肩膀上扛了三把大枪,这些大枪与小男孩弱小的身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虽然不堪重负,但小男孩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让人忍俊不住的笑起来,真实而有趣的雕塑活跃了展览的氛围。

雕塑在建川博物馆聚落随处可见,分散在博物馆外环境中。例如在正面战场馆的馆外矗立着一尊醒目“衰兵”的铸铁雕塑,“哀兵”取自于成语“哀兵必胜”,意思是当祖国收到凌辱而奋起反抗的中国军队在战斗当中一定能够取得战斗胜利。

每一个雕塑都表现着各自的主题,数量之多在其他的博物馆是很少见到的。在博物馆外环境中,充满了浓浓的革命与抗战的氛围,其磅礴的气势和强大的阵容无不震撼着游客的内心,

二、景观小品

在建川博物馆聚落,小品的出现也让整个博物馆呈现了浓浓的地域气息和时代气息。

在游客中心主道路右侧是阿庆嫂的大茶壶。走在路边,游客不自觉的会被一阵阵水花飞溅的声音所吸引,稍加关注,你就会发现在一片茂密的丛林中矗立着一个非常醒目的巨大的铁茶壶,锈迹斑斑的茶壶表面写着“阿庆嫂茶铺”,将人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革命战争时代。壶口处扬起出一股清泉,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倾倒在盖碗茶杯中,激起欢快的水花,水花周围是七个盖碗茶,盖碗茶是四川、云南等地人民传统的饮茶风俗,随着时间的推移,盖碗茶上布满了一层绿苔,这个熟悉的场景,一下子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带给观众一种久远的时代氛围和地域气息。

在阿庆嫂的对面,有一片开阔的空间,带有传统装饰元素的景墙上写着“龙门镇饭店”。龙门镇是四川地区的方言,一般是指聊天、闲谈的意思,也是四川人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生活方式。景墙前四川人熟悉的石磨磨盘,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川文化、一种四川人特有的生活情结。人们可以从这些熟悉的元素中找到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那个时代的人在这里找到了回忆,年轻人在这里感受一种新的体验。这些具有特色的景观小品,成为博物馆聚落外环境文化景观表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巧妙的结合地域文化让景观更具文化内涵,极大的增强了观览的趣味,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也给予了观众难忘的情感体验。

雕塑与小品不仅仅是园林中的一种装饰符号,而是融入到聚落外环境中,与各个主题馆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些承载着伟大的革命精神、民俗文化的景观元素都得到了完美的诠释,让博物馆的主题文化得到进一步升华,加强了博物馆展览的文化特色,深化游客对展示主题的时代认同。

三、博馆外环境文化景观设计展望

作为博物馆外环境文化景观的设计,在对建川博物馆聚落实际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博物馆外环境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一)注重与城市周边环境的融合

博物馆所展示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等文化内涵,可以通过联系内外环境的主题文化景观,感受博物馆传递的主题氛围;通过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与布局,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有机的融为一体,从而促进博物馆事业与周边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发展。

(二)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利用

博物馆的外环境要表达出浓郁的文化景观,在设计上应尊重原有的生态系统的,以可持续性性作为基础。重视当地原有的自然山水地貌特征,发展自然景观的特色,因为这些原有的自然景观已经融入到当地的环境,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气息。发挥原有的自然条件优势,尽量减少人工景观建设,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景观的和谐发展。

(三)注重休闲娱乐的人性化设计

博物馆的发展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在考虑实用性与功能性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到人性化的设计。如休息、娱乐、参与的需求等,将博物馆的文化景观巧妙的融合在这些需求中,做到功能与需求的完美结合,寓教于乐,将博物馆陈列展示内容与自然人文景观溶为一体,从而将身心融入道自然与人文环境中,达到一种心灵的对话与沟通,增强展览的有效性和愉悦性。

(四)突出形象特质和文化内涵

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的场所,应该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营造与博物馆主题相融合的环境,形成独具特色文化空间,让人们在领略古文化的同时,感受博物馆景观教育所带来的深层次文化内涵,让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以带来另一番景观文化的魅力,促进博物馆的发展。

四、结语

建川博物馆聚落巧妙的将景观等与展示主题精神完美结合,融入地域文化特色,彰显出现代博物馆的审美内涵,将文化侵润到博物馆的外部空间与城市空间,使博物馆传递的主题信息,与城市空间完美的融合。在未来博物馆外环境设计中,文化通过景观完美的完成了博物馆外部空间的精神表达,将传统的被教育、被接受的体验转换成情感体验的设计手法在当下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