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佳
(金华市特殊教育学校,浙江 金华 321000)
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是作为图书馆最基础也是最传统的部分,包括书目的管理,借阅等,工作量非常庞大。如何将最传统的工作进行创新和发展是图书管理工作现在面临的问题。要想使图书管理工作更加高效、更加便捷,学校图书馆应该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运用信息化系统、手机移动客户端、App 软件和公众号等来进行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
许多图书管理人员对于图书管理工作的观念仍旧比较传统,认为图书馆对于图书仅仅具有保管作用,对于新购入的各种用于信息化管理的硬件和软件设备,并没有认真去研究这些设备的实际应用价值,因此导致这些信息化管理的硬件和软件设备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很多图书管理人员也没有适应新的图书信息化管理模式,在读者进行图书借阅时无法利用信息化管理设备给读者提供借阅指导。许多图书馆对于管理人员要求较低,所以造成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低、专业化素质弱的现象。
众所周知,图书馆中的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是并存的,对于不同类型的资源需要采取不同的归档和存储方式,以保证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以往图书馆管理工作是对纸质资源予以归档和保管,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比较欠缺的是电子资源的管理,对于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功能及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我国图书馆管理中应用数字化技术仍旧停留在浅显层面,给读者提供的服务内容大同小异,没有体现出针对性和创新性,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他们对图书馆服务的认可和满意度下降,大量的读者流失,图书馆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比较突出的是在使用数字图书馆功能时必须依赖特定智能终端,并非所用的设备都可以支持图书馆资源的检索和使用,馆内资源的利用就会成为难题。
虽然一些图书馆在工作期间逐渐引进了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但是因为缺乏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导致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仍然不高。由于工作者对信息化管理方式的认知不足,所以他们依然在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图书馆管理工作。其次,因为图书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所以实现信息化管理是一项长期工程,这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总之,图书馆以及管理工作者都缺乏信息化管理理念,而且因为对信息化的不了解,图书馆工作人员呈现出并不积极的改革状态,这就导致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十分缓慢。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需求。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促进中学图书馆管理模式的优化和创新。图书馆管理优化和创新实际上是图书馆员所拥有的能力和知识的创新过程。中学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摆脱旧观念的束缚,确立现代化图书管理理念,乐于接受学习培训,勇于掌握新技术,力求在日常的图书管理中融入互联网信息技术,使中学图书馆管理工作走向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图书馆管理优化和创新也是资源整合模式的优化和创新,这种模式优化和创新可以是整个新管理系统的整体目标和责任的实现的管理,也可以是具体的局部细节的创新管理。在立足于中学图书馆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引进现代图书馆科学管理的新成果,实现中学图书馆创新管理。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理念的确立主要是体现在管理目标的改变和创新。
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资源,是任何个人和机构难以替代的。图书馆要发挥资源优势,建立资源共享模式,通过扫描技术等对纸质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建设线上图书馆;建立与网络平台的紧密联系,与自媒体工作者合作,成立学术论坛,提供相应的书籍资源;强化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为经营服务企业提供场地,吸引读者进馆;以互联网平台为媒介,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提供信息交流及图书借阅服务,帮助社会组织建设良好的知识平台,提升组织成员的综合素养;与社区进行密切合作,增设公共图书室并免费提供书籍,便于社区居民阅读、交流;拉近与社会群体的关系,收集闲置书籍,建立公共区域资源互换模式,使人们可以通过图书漂流的方式共享资源。
大数据背景下,需要培养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数字管理意识,图书馆管理人员在数字化的今天虽然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大数据的浪潮下,如果再不改变,进行科技深化学习,终究会被时代淘汰。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是图书馆信息化方面的专家,要有捕获信息的能力,要具有强烈的数字意识。图书馆领导层也有必要帮助图书馆管理人员培养新的知识和技能,只有图书馆管理人员吸收了这些知识,才能将其准确地传递给用户,这些角色转变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并且面临相应的挑战,但是,如果图书馆想在大数据环境中有效地实现数字化管理,那么现在就需要做出改变。图书馆管理者应更加重视基础服务和特色服务、服务效率、服务影响、数据挖掘等,提供智能准确的知识服务将成为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和服务的大趋势。
在新课程改革和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学图书馆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图书管理工作者必须高屋建瓴,不断优化和完善图书管理,使图书馆朝信息化、网络化、高效化的方向迈进,以适应学生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让图书馆真正成为学生汲取知识、播种梦想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