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华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 佳县 719200)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我国各个经济产业当中能够广泛提高生产技术效果,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当中应用绿色植保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对农业生产环境进行保护,有助于农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然而,结合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当中的绿色植保技术应用水平来看,整体效果较为微弱,缺乏宣传力度等问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了绿色植保技术的应用效果,因此,为了全面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本文将结合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当中的应用现状以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探讨深入推广绿色植保技术的有效策略。
所谓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当中的应用广义上,可以理解为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治办法,这主要是为了迎合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当中的绿色生态理念,做到环保可持续发展,降低传统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农药的使用,从而实现农产品药物残留率的降低。因此,这就意味着绿色植保技术的应用核心需要建立农药的使用转变之上,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防治办法,避免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应用高浓度、易残留且毒害性较大的农药,在绿色植保技术当中,通过生物、物理以及农业综合防治方法,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物进行病虫害治理,不仅能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改善传统农业生产当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现代化发展环境当中,农业生产仍然作为我国的经济主要支撑力量之一,为了能够实现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全面应用绿色植保技术,加强农业生产环境治理。在不断发展农业社会的过程当中,随之而来的是对环境产生的污染破坏问题,其中主要是针对于在农业作物生产过程当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导致的环境破坏,对土壤以及水域等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如不能加以控制,则会导致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无法延续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人民群众同样也逐渐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保障,近年来,市场当中广泛热议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更是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逐渐淘汰具有较高农药残留的农副产品,从而更是增加了绿色植保技术的应用意义。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传统农业生产当中不合理且缺乏科学性的农药使用,不仅无法有效降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概率,同样也会促使病虫害自身提高耐药性,对病虫害的有效治理产生不利影响,应用绿色植保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农作物有害生物产生耐药性,成为了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
结合我国现阶段农业整体发展水平来看,应用绿色植保技术的过程当中,明显凸显出水平低下的问题,尤其是针对于农业生产过程当中的病虫害防治监控治理工作,难以有效应用绿色植保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促使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绿色植保技术为能够有效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我国大多数地区农业发展技术能够依赖于先进的经济水平,不断优化改进,但是仍难充分应用绿色植保技术,达到良好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发展效果,浪费了技术与农业资源。并且除此之外,由于在农业生产当中开展绿色植保技术的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充足的农业知识储备,有限的素质条件无法结合先进的绿色植保技术开展更为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等田间工作,导致最终植保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标准。
绿色植保技术作为现代化新兴技术手段,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当中的应用处于初期状态,在我国整体农业发展过程当中,仅能够适用于局部农业生产环境。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辽阔的国土面积以及丰富的农业发展资源所造成的各个农业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部分地区农业能够依赖于先进的经济发展条件,呈现出较高的技术应用优势,但是同样也存在着较为落后的农业发展地区,导致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资源,无法及时促使相关农业种植人员掌握当下最为先进的生产技术[2]。各地区之间参差不齐的绿色植保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导致应用程度不一,难以促使农业发展水平均匀地进,对于我国农业大国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对我国目前在农业生产当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化学防治作为最明显、效果最快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仍然是农业生产当中的病虫害主流防治手段。作为较为先进的防治手段,生物防治无法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防治效果,而在绿色植保技术当中,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法适应范围相对较小,具有相对局限性,同时,也容易对农业种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化学防治当中,农药等投入成本相对较低且更为便捷、起效快,导致大多数农业生产当中仍无法摆脱农药防治的依赖性。基于给予每一种植户之间差异性的素质发展,在绿色植保技术应用过程当中同样存在着较大的不同,面临着诸多实际使用过程当中的影响因素与限制问题,绿色植保技术无法有效发挥在农业生产当中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细化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当中的实际应用,其中,常见使用生物防治方法,通过在农业种植过程当中应用虫害寄生天敌,对农业生产中的虫害进行捕食,从而有效进行农业种植虫害防治。首先来讲,针对于常见种植的玉米、果蔬等作物应用赤眼蜂以及丽蚜小蜂等自身具有寄生性的天敌昆虫,能够有效抑制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虫害问题。其次,在农业种植田当中繁殖捕食性昆虫,应用瓢虫、捕食螨等,能够有效对田间虫害进行捕食控制,避免农业产业当中有害虫类繁殖数量的增加,有效控制虫害蔓延。生物防治自身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避免了传统农药防治的药物残留,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但与此同时,也需要精准掌握生物防治的应用时机,避免错过最佳防治时间。结合实际来讲,为了能够有效提高生物防治在农业生产当中的病虫害防治效果,需要进一步完善虫害预警机制,建立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对农业生产过程当中的病虫害问题进行高效诊断预警。
大多数农业生产过程当中的虫害具有趋光性以及趋化性,因此,通过物理诱控建设杀虫灯以及色板等诱捕工具,能够实现高效灭杀农业害虫。现阶段,玉米、小麦等农业生产当中常见的作物已经广泛使用物理诱控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控制,由于部分昆虫针对于特定波长与波段下的光具有独特的喜好,应用太阳能以及对频振式杀虫灯诱捕害虫能够有效实现虫害控制[3]。其次,常见的田间蚜虫以及白粉虱等害虫对应相对喜好颜色能够有效实现色板诱杀害虫的防治效果。并且除此之外,在物理诱控防治技术当中,应用昆虫信息素、防虫网以及地膜等合理设置能够有效实现物理隔离以及害虫的防治效果。
农业防治技术主要是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作物,通过人工干预方式对生产环境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对病虫害发病几率产生抑制影响。农作物自身的品种选择对于病虫害防治抗性来讲具有差异化效果,因此,农业生产人员结合当地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常见的病虫害种类,选择针对性具有抗病性品种。其次,在种植过程当中,结合当地气候条件以及耕作制度实施轮作倒茬种植,可以有效避免长期连作农作物在土壤当中积累的大量病菌传染,在开展下一轮农作物种植前,需要做好土地深翻工作,深翻土壤能够将土壤当中的病原菌以及虫卵等翻出杀害,从而降低病虫害基数,实现有效防治效果。
在农业生产当中的绿色植保技术应用,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进行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其中分为两大类具体功能,首先需要对农业生产当中常见的病虫害防治信息实现迅速采集,其次,通过信息分析整理,为绿色植保技术的病虫害防治应用提供有效参考。基于此种原因,为了达到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效果,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能够结合当地农业生产过程当中的病虫害信息,建立完善的防治系统,进而为应用绿色植保技术提供信息指导,结合不同农业生产状况,确立防治措施,以达到长效防治效果。综合农业区域内的全体生产种植人员,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防治系统,内分不同作物的有效防治模块,从而能够实现绿色植保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的双重发展要求,降低传统药物防治方法的使用概率,同时也能够实现环境保护的双赢结果。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绿色植保技术的应用效率,需要建立在专业植保技术人员的工作之上,因此,作为实践操作者,绿色植保技术的专业人员必须具有完备的农业知识储备以及高水平的技术应用能力。不断完善绿色植保技术知识体系,以较高水平的操作完成绿色植保技术的应用,需要当地农业部门能够强化专业人员的素质培养,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分享先进技术,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构建绿色植保技术的优秀人才队伍,分门别类建立专业化培训课程,才能够建立强有力的支撑,提高绿色植保技术的应用水平。
绿色植保技术对于农业种植物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影响意义,作为保护植物的新型手段,以绿色兴农、品牌兴农为发展理念选择绿色无公害的优质农产品种植户为项目实施主体[4]。需要当地政府以及农业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宣传力度,促使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向广大种植户宣扬绿色植保技术的种植优点,带领农业种植户参观重点试点单位,紧跟政府宣传步伐,从而能够充分利用绿色植保技术,达到逐渐推广普及的目的。引导落后思想观念的农民群众充分意识到应用绿色植保技术的优势所在,深入基层群众,以更为先进的手机、微信等网络平台构建新媒体传播方式逐渐扩大推广宣传范围,从而促进农业发展。
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当中,为了能够促使绿色植保技术凸显出强大的应用优势,提高应用效果,需要着重加强资金投入,从而促使相关技术部门能够不断创新研发适用于各种不同农业发展环境下的绿色植保技术,真正实现良好的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关农业部门推行优惠政策,提高科研人员的薪酬待遇,定期开展技术引进培训活动,从而为适用于我国农业发展的绿色植保技术提供技术保障。与当地农业科研院以及高校等加强技术创新合作,全面结核病虫害发生根源,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的绿色植保技术。
结束语:在近年来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促使绿色植保技术应运而生,能够转变传统种植过程当中农药防治的污染残留,遏制农业发展过程当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并且能够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提高,需要积极宣传推广绿色植保技术,扩大应用范围,保障良好的生态效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