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姝
(广东白云学院,广东 广州 510450)
在对ERP 供应链系统管理教学实训课程的设计当中,需要借助于企业资源的计划教学,来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行培养,发挥其专业课程的特色性质。在ERP 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水平对课程做出创新,在开展教学时就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借助于ERP 课程中的概念和原则来进行创新教学。现阶段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化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需要遵循问题导向的方式来实现对ERP课程创新,进行信息化要素的引入,解决学生学习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
在《ERP 供应链管理系统》课程教学当中,其应用性相对较强,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一般采用“理论+实践”的二元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设计。其供应链的管理理论知识框架都包含在了其操作系统的应用当中,也就是说,其理论和实践合二为一,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其专业性应用型的人才,来实现理论的加深,对于其实际应用原则进行模块化和系统化的教学,针对教学内容需要作出内容的重构和合理的设计,以此来实现对ERP 实战主导思想和工作过程的突出。其一,需要保证基于ERP 供应链管理理论基础上,实现工作过程的经济业务课程构建体系。根据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工作过程的组织教学内容,实现原有章节的打破。其二,需要不断加强对ERP 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此来实现ERP 供应链管理的业务流程、功能的熟练应用。在整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经济业务来作为教学内容,结合多媒体理论教学、课堂实训、课后作业等综合实训环节,实现层次推进式教学的开展。对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管理方面,需要保证学生对教学任务和内容都进行顺利完成。其三,还要保证实现课赛一体化教学,课程教学的内容和相关赛事活动的内容保持一致。基于就业和能力的培养,对于课程教学的设计需要强调“一个核心,两个依托”,提升学生对ERP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力,实现学生对ERP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操作能力和ERP 管理综合能力的综合培养。
对于不同层次的教育来说,涉及到企业资源计划的课程都属于专业课程,对于其ERP 课程来说,需要具备自身的教学定位。其教学的定位需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其教学层次和教学体系,从现阶段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需要根据教材进行学生ERP 课程的知识体系的建设。在当前的教学模式当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首先在模式方面,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两个板块,分别为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由于大部分的学生受到自身实训资源的限制,大多教学学习以课堂教学为主。因此很多学校内部开设了实训课程,但是在实训内容方面和本校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出入,导致了实训课程沦为“鸡肋”。其次,在教学实践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现象,学生的专业实习可以最大限度的反映学生学习状况,因此学生对于ERP 知识点的应用,需要根据其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来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破解。另外,在创新点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在ERP 课程教学当中,需要利用现代信息化的方式来实现学生对企业日常运营的认知。因此要想提高ERP 课程教学质量,需要提升学生在课程学习当中的认同感,有效解决学生对企业的认知问题。借助于多媒体的教学平台使学生熟悉企业日常运营管理当中的业务流程。利用ERP 课程来对息化教学进行实践应用,其中包含了多个媒介,比如视频、PPT 等。
在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过程当中,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因此在高校学习任务方面属于一个重要地位,在2015 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当中,将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纳入到课程专业当中,因此采购与供应链的管理课程属于物流类下七个物流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同时也属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需要对采购者与供应商之间关系进行学习,实现供应链各个环节衔接的有效管理。该课程区别于其物流经济地理、会计基础、财政与金融、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集装箱运输实务、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课程,但是和其具有相当大的内在关联。学好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可实现对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的理解和记忆的加深,提升其工作效率。对于学生来说,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属于用途广泛、综合要求较高、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课程,具备很强的实践技能训练技能。
对于学习目标方面,在高校开设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需要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专业知识和供应链技能知识,使得学生可以借助于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学习,具备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专业知识以此来对学生毕业后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最大限度的提升,以此来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物流行业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还要对其技能掌握的同时还要了解其实践应用的目标,对于传统采购和现代供应链采购的联系与区别进行熟悉和掌握,科学的区分在企业事业单位内部进行的采购与家庭个人采购和政府采购的区别。对于现场采购、市场采购、商场采购、网络采购、招标采购的方式、方法和技巧也需要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于多种采购方式的区别和方式技能进行了解,比如个别采购、集中采购、团体采购、国内采购、国际采购等。借助于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知识和技能,以此来实现掌握物流管理活动的技能。针对于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当中,还需要在掌握其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来对现实问题做出解决。由此可见,在该课程学习的过程当中,需要对供应商的方法及其选择与评估、供应商的选择、沟通、谈判技巧、供应合同的书写、修订及审核、各个环节以及供应链的质量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以及采购管理原则等多个知识点进行掌握熟悉。总之,对于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当中,可以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着重培训和提高学生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知识,使其学生全面掌握和了解采购管理知识和供应链管理知识。
1.框架设计
在国际供应链协会和供应链管理协会当中进行了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和全球供应链论坛模型(GSCF)的建立,其中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当中包含了计划、采购、制造、交货、退货和使能这六个流程,在全球供应链论坛模型当中包含顾客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顾客服务管理、需求管理、订单履行、制造流程管理、产品开发和商业化、退货管理这八个流程,其中包含了所有的业务流程。根据其供应链存在的业务流程,可以将其只能划分为多个部分的子系统,其中包含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和产品开发这五个模块。在基于ERP 的供应链管理框架当中,企业本身需要借助于采购管理过程当中的供应商信息集成平台来对上游供应商做出高度的资源整合,实现供货信息的掌握了解;通过销售管理来对客户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与下游客户的整合,掌握需求信息。基于供需平台的信息分享方式来对企业内部的供需平衡做出科学调节,对于企业本身的效益可以实现最大化的促进。在企业的子系统业务流程当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采购管理系统当中,采购管理人员需要借助于实际的物料需求和实际的管理信息来进行订购,如果出现了质检不合格的状态需要进行退货处理。在产品开发系统当中,产品开发的人员需要根据其设计来对其产品的输入数据做出调整更改,比如产品结构、工艺清单、工作中心能力、运算参数和物料清单等。在生产管理系统当中,生产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其实际的需求或者客户订单确定生产的计划来进行产能计划的全面满足,根据其数据来对资源计划进行制造,以此来满足能力需求计划,之后还要对物料需求计划进行满足,实现车间生产计划的投入。在销售管理系统当中,可以根据其客户的订单来进行销售订货,确认库存量后进行销售发货,销售出库后开出销售发票,进行销售结算。若顾客退货则进行退货处理,进行销售入库。库存管理系统当中,需要根据其产品的实际采购入库、销售出入库、生产出入库对物资来对仓库进行记录和管理。
2.ERP 与供应链管理协同应用
针对ERP 进行供应链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来进行ERP 系统的设计、开发与重组。作为企业需要对自身的定位进行判断,其中需要偏向于企业核心业务的ERP 系统管理,针对企业当中的外包业务,需要利用和外包公司之间的数据连接来实现信息的共享,从而掌握实施情况。比如对以研发设计为核心业务的企业来说,其ERP 系统的供应链模块主要内容是产品开发;其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和库存管理为核心的制造企业来说,其几个模块为核心业务流程;电子商务类型企业当中的供应链模块主要是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物流公司的供应链模块主要是订单管理、库存管理、仓储管理和运输管理。
总而言之,在对课程进行开发设计进行的过程当中,需要对企业本身的共性的岗位技能进行高效的提炼,根据其企业内部的需求和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实训教学需求,借助于多种方式进行完成,比如模拟练习法、企业现场观摩、典型任务示范、典型案例研究、实例分析以及专题研讨等教学方式和方式来进行教学课程设计。最后对于课程考核的过程当中可以实现多样化的考核模式,多个维度角度进行考核,比如考勤情况、实训过程表现、实地考察和调研情况、实训报告撰写、采购计划制订、供应链管理方案制定等。
结束语:综上所述,对于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建设和创新,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ERP 供应链系统管理课程设计的模式需要有效的弥补课程教学的短板,应用现代的信息化技术和校本原则来实现学生知识的传递,实现综合培训能力的提升,提升其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