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艳
(大厂回族自治县祁各庄镇祁各庄中心学校,河北 廊坊 065300)
前言:小学教育事业作为我国培养各行业人才的基础教学工作,提高其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成果对社会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其开放性的发展轨迹,迎合了当下新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成为小学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在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以开放的态度以及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以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都应符合开放的要求。具体而言便是在开放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解放思想、主动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有着良好的课堂互动,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积极的对问题进行互动探讨,达到共同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开放式课堂模式作为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以及素质教育发展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在使用此种教学模式时,应充分理解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打造灵活多样的开放式课堂,教师通过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旨在为学生打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到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而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对学生未来综合能力的良好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1]。
在打造小学数学的开放式课堂时,教师应对数学问题的设计秉持着开放性的原则,以此才能确保设计数学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彻底改变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阶段学生死气沉沉的形式,奠定多元化灵活的小学数学课堂氛围的良好基础。对于学生而言,数学知识大多让其感觉到枯燥乏味,学生没有探究结果的动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便是教师设计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问题的重要方向,只有设计的数学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才能充分确保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学习效果。
在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的问题设计中,课堂问题的开放性应体现在问题可以发散学生思维、问题开放程度较高且问题形式更为新颖。这些要求便需要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可以确保课堂问题能让学生在多个角度以及知识层面上进行思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结合合作思考的方式中,将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例如:教师在进行测量单位千米和吨相关知识的教授时,为了使学生更加迅速有效的理解课程教学的知识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设计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距离问题,如“小光家到学校的距离为5 千米,如果是你小光,你会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前往学校?如何乘坐交通工具才能保证在经济实用的基础上,还能保障速度?”这种开放性的课堂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好将生活实际问题和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让学生以生活实际问题的角度思考骑车、公交、地铁以及出租车等形式的优缺点,使学生在脑海中充分想象每种交通工具的速度,进而对千米这一长度概念产生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可以充分理解这一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并在实际生活的问题中进行应用。
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教师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结合,使原本枯燥无趣的数学知识可以得到形象生动的展示,进而形成小学数学开放式的课堂环境。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都可以作为和数学知识融合的资源,使数学知识的应用范围更广,并且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通过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程度。
此外,复杂多样的实际生活问题在小学数学知识的课堂教学阶段进行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发散自身的思维,进而使学生可以自发的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提高数学课堂的开放程度和活跃程度。举例而言:教师在进行计量单位升和毫克相关知识的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际生活离子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让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相关知识的巩固练习。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阶段将提前准备的各种实物进行展示,如1 升的矿泉水、500 毫升的碳酸饮料、2 升的果汁以及3 升的食用油等,让学生对这些实物进行掂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1 升这一重量的概念。之后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践向学生提出“生活中还有什么液体一般是用升作为计量单位的?”这种生活联系较大的问题,并让学生举例说出来,以这种创设开放化课堂情境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于计量单位升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在学生课堂练习阶段,教师也可以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如教师可以提出“小红需要将自家榨的50 升瓜子油送给4 家亲戚,而送给每家亲戚的瓜子油数量并不相同,小红要如何将50 升瓜子油分别装入10 升、15 升、6 升以及9 升的油桶中,并且自家还可以留有10L?”这一问题,通过让学生解决这种生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得到有效的应用练习。并且,在现阶段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数学知识直观生动的展示给学生,以此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情况,促进小学数学课堂的开放式发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2]。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应用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研究的方法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小组合作研究教学方式的应用,同样也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构建开放式课堂的重要手段。不管是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新知识点的课堂授课阶段,还是巩固学生所学数学知识点的课堂练习阶段,教师采取合适的小组合作研究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构建出小学数学的开放式互动课堂。并且,小组合作研究教学方法的应用十分灵活,学生在小组合作研究中可以提高其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同时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使所有学生可以在良好的数学课堂知识小组合作研究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并在小组同学之间的研究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在自身原有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得到数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实现自身的提高。
在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工作中,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知识的重难点问题,由于其和生活实际联系较大,因此涉及的数学知识点较多,例如:行程问题、追击问题、盈亏问题以及工程问题等类型。以行程问题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小明家距离学校有1200 米,在小明行走10 分钟后其距离学校还有500 米,在小明接下来行走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他还需要多久才能到达学校?”这类生活行程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研究这种典型的行程问题,加深学生对此类问题涉及到的数学知识理解。在这一行程问题中,涉及到了“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小明到学校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小明的行走速度”这三个数学元素的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研究的方法,通过计算的方式得出小明的速度,即(1200-500)/10=70m/min,之后将小明的速度带入剩余距离中进行计算,最终得出小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学校,即500/70 ≈7min。这类问题是学生非常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进行分析解答,最终得出正确答案。小组合作研究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使学生在开放式数学课堂的自主分析以及合作研究中将自身的观点和想法进行表达,而这也是构建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的重要方法[3]。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应用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时,小学数学教师应摒弃传统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填鸭传授式教学模式,积极在实际教学中转变教学的理念,应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体现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提出的学生是课堂教学阶段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应用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中,应积极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充分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例如: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经常会对学生进行提问,教师需要在提问后正确客观的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在学生正确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对其进行表扬,作为学生回答正确的精神奖励,在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也应保持平和,对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并指出学生回答错误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使其可以及时改正自身存在的错误。在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时,教师应避免使用批评的语气和态度面对学生,降低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情绪的概率,以此确保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若是教师长期对其保持批评的态度,则会造成学生出现自卑的心理情绪,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心理健康情况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育时,应平等对待全部的学生,通过这种方式避免学生因为过度优越而产生的骄傲心理以及过度自卑产生的怯懦情况,同时还可以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阶段的参与程度。此外,教师需要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此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举例而言: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阶段应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严禁出现以学习成绩好坏为标准,区别对待学习成绩好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引导学生向着积极良好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使班级内全体学生可以得到共同的发展[4]。
结束语:综上所述,打造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放式课堂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创新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在改善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使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可以适应当下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