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春 张文涛 张敏 陈欣怡
(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南京 210042)
硅巷最早来源于美国东海岸纽约,不像硅谷那样,有明显的边界。硅巷的基本特征有3个:(1)在产业上,运用互联网技术来为商业、时尚、传媒及公共服务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2)在空间上,通过现有的老写字楼、老厂房改造、棚户区改造释放出来的空间,打造无边界的园区;(3)在配套设施上,发挥老城的商业文化魅力,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包括文化娱乐设施、公共社交场所、特色休闲餐饮等,打造高品质的城市社区生活方式。
“秦淮硅巷”是南京市首家硅巷,坐落于南京主城东部,秦淮区划中心,总面积约6.6km2,打造以芯片应用为引领,以航空航天科技研发为主导,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创新产业集群。
依托秦淮区丰富的创新资源、明显的人才优势,不断深化“老城更新,老城创新”的发展理念,通过老城区规划改造,多点联动,激发秦淮区创新创业活力,在弘扬文化、搭建载体、招引项目、促进创新以及优化机制等方面积累了独特经验。
2.2.1 改造老厂房盘活创新资源
秦淮硅巷形成了“新建、提升、储备”的创新载体梯次供给模式。(1)释放原有社会园区存量载体、改造企业生产主体搬出主城区后的闲置载体;(2)整合院校原有老旧科创载体的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空间,硅巷科创载体面积逐步扩大,为硅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平台[1]。
2.2.2 充分发掘“文化+科技”“文化+创业”
秦淮硅巷建设中非常注重科技产业与历史文化相呼应、创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支撑。秦淮硅巷建设过程中,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围绕明御河、御道街、明城墙沿线进行“微更新”,深度挖掘人文内涵,在保留街区风貌的同时融入文化表达与现代元素,将历史文化、地标文物等完美纳入,让历史“活”起来,让文化“动”起来,营造历史与现代融合的空间氛围,既保留了历史文化原貌,又充实了现代经济内涵,“文化+科技”“文化+创业”的优势得以彰显。
2.2.3 发挥校友圈招引项目
秦淮硅巷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和重点企业“校友经济”“关联经济”作用,深入推进科技招商,放眼全球“移植大树”,厚植“科创森林”。(1)发挥校友圈,大招商、招大商,创新招商方式,构建招商引资工作共创、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良性机制。(2)围绕硅巷产业发展重点,制定招引央企、知名民企、院校(所)目录;瞄定重点目标企业、科研团队,开展深入对接,做到“项目与人挂钩、人与项目捆绑”,并实施动态调整;瞄准行业龙头企业,绘制“招商地图”,强化精准招商,对不同产业领域 “量身定制”招商项目。
2.2.4 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
秦淮硅巷充分发掘本地高校院所资源,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和重视科技成果转化。(1)发挥科教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利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第 63 所等特色优势,鼓励高校院所人才团队走出“象牙塔”、走进“创新工场”,构建“产城融合、军民融合、创业孵化、投资驱动、国际交流”于一体的创新生态链。(2)完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和市场需求有机衔接,加大研发成果在商业和应用方面的投入,有效对接市场[2]。(3)在新研机构组建、校友资源集聚、人才互派挂职等领域,与大院大所大企开展更为深入的合作,加速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米”。
2.2.5 创新体制机制
秦淮硅巷通过构建开放式合作平台,打破院墙隔阂,融通区内外资源,探索形成了创新资源共享共用、创新主体紧密联结、创新要素顺畅流动的高效合作互利机制。(1)创新企业项目入驻退出机制。突出产业导向,灵活采用租赁入驻+股权入驻的模式,签订对赌条款,根据目标完成情况确定建立和清退政策,按项目约定常态化监督管理,加速形成产业项目集群+服务平台+商业配套的完整载体业态。(2)完善“项目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统筹推进载体建设改造等项目。
2.2.6 深化服务支撑
秦淮硅巷依托“1+X”公共服务中心秦淮硅巷分中心、“智慧小白”等平台打造了特色服务环境。一是加快落实“宁聚行动”,常态化收集企业招聘需求,对接高校,为企业提供更多高水平人才支撑。二是深化秦淮硅巷形象识别系统建设,加快实施智慧照明生态应用场景,明确“产业上下游、生活上下楼”概念,重点打造人才公寓、胶囊咖啡、健身房等。三是完善和提高“衣、食、行”等配套设施,为人才提供一个“有温度”的24h硅巷社区。
(1)硅巷载体建设主体多元,政策措施推进存在难度。硅巷内各载体运营方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仍存在需要调整优化的空间。政府载体自持比例较低,推进硅巷发展的相关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载体运营方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导致政府与载体运营方之间的目标“错位”。同时,政府部门、载体运营方以及企业之间的价值取向不同,引发措施推进过程存在难度。
(2)载体自成体系,推进产业协同存在难度。其一,各载体产业领域较广且各自自成体系,与地方主导产业有偏差,并未做到互通有无,区间产业重叠竞争一定程度削减了主导产业竞争力。其二,各载体强调自身特色,较少考虑整个硅巷产业协同目标,引发硅巷产业发展领域分散,集聚度不足,产业特色不够显著。其三,产业联动性不足。各载体内相关企业的联动合作能力、上下游产业连接能力的提升和规划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3)运营时间较短,产业地标尚需加快培育。由于建设时间短,载体空间有限,尚未形成在南京乃至江苏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标性产业。首先,引领性、标杆项目尚处于建设阶段,投资效应尚未显现,载体产值规模、单位载体产出仍需提高;其次,产业集群效应尚不突出,区域性产业集群尚未形成,尚缺乏具有行业较大影响力的龙头性企业。
(1)强化政策导向,加强顶层设计。根据硅巷发展的目标和阶段任务,加强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政策的统筹协调,注重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衔接配合。围绕主导产业、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重点领域,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密切联系国家、省宏观政策变化和发展实际,加强政策储备。
(2)招引重大项目,强化成果落地。以主导产业确定项目、以项目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发挥重大重点项目对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在载体完善、产业协同、科技孵化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重点项目。优化重大重点项目布局,加强项目实施与管理,落实项目完成进度。
(3)凝聚各方力量,协同创新发展。充分调动政府、载体、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围绕核心载体搭建、重点项目招引、模式业态创新以及生态机制优化等方面,凝聚各方资源力量,充分挖掘硅巷发展内生动力,确保各载体产业发展方向指向一致、招商引资政策上相互协调、空间配置上相互支撑、创新资源上互通共享。
(4)加强宣传引导,区域引领示范。积极宣传、强化解读、广泛告知,使相关主体充分了解并理解硅巷高质量建设的精神和内容,营造有利于工作推进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创业创新精神,树立先进典型,宣传推介优秀带头园区和企业,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支持硅巷发展的积极性,广泛开展创业大赛、创业大讲堂等活动,塑造硅巷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