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敏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 100018)
线上教学方式主要有直播教学和录播教学,社群运营课程采用的是录播教学。首先按照学期授课计划,至少完成前三周的社群运营课程教学的教案编写、对应的课件多媒体制作;然后利用Camtasia Studio或oCam录屏软件进行录屏;再把包括录制完整的以知识点为主体架构的教学视频、教学大纲、试题库、试卷库、课件等相关内容上传到超星学习平台上。录播教学和直播教学不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教学视频,难点、重点或不理解的地方都可以反复观看,对提高教学效果非常重要[1]。在社群运营课程一学期的线上教学过程中共录制了44个相关教学视频,总时长达到了14小时39分钟。每周学生完成视频教学的学习后还要完成课堂小测、作业和相关的讨论话题。课程一共布置了95个任务点、16次作业、22个讨论话题,章节学习次数达到了12000多次。
任课教师通过建立的课程微信群进行答疑解惑和项目运营指导。学生观看完教学视频后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微信群里随时提出,教师会及时解答。对于一些重要的普遍的问题也会在微信群中提醒学生。同时学生会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建立一个微信小群,因为本课程以项目教学为主,有些任务是需要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的。每个小组成员在建立的微信小群中进行项目的运营和讨论,要求把教师拉入群中,教师监督学生的任务讨论和完成,同时也会对于小组项目的运营情况随时进行指导。
整个线上教学的实施按周进行,一共16周。每次课又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课前设计并发布课程任务单,让学生明确每周课程要完成的相应任务;课中通过学生观看课程视频、PPT、相关的课程动画及补充资料,教师答疑等实现教学目标;课后采用小组作业、个人作业、课堂小测或者阶段性测试、话题讨论等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闭路。
线上教学最大的问题是师生无法见面,并且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网络教学,所以,教师根据一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形成一份规范的任务单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任务单中明确一周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学习的重难点,并根据需要给出配套的学习资源和补充资料,告知学生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作业提交的截止时间以及答疑的时间等。每位同学可以对照任务清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让学习更有计划性和目的性。
本次社群运营课程的线上教学主要是采用录播授课的方式,所以教师在录制完课件放到学习通上之后,主要靠学生自学完成课程的视频、动画、PPT等的学习。为了督促学生观看课程视频、学习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周一到周五每天进行2次打卡签到,在课程设置中也设置成必须完成100%的视频学习才可以做作业,而且视频设置成不可以拖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防止学生比较懒散,不好好学习视频只完成作业的偷懒行为。每周有固定2个小时的答疑时间,教师可以通过腾讯会议、超星直播等方式线上直播答疑。当然学生也可以在微信群里随时提问,教师及时回答。
远程教学最大的难题就是无法面对面,不能及时了解授课对象的学习能力、学习环境等。学习效果也只能通过课后作业进行反馈。社群运营课程的作业形式包括选择题、案例分析、项目任务等。每周有一次课堂小测,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完成,主要是针对视频学习后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题型为单选、多选和判断题。每周学生还要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学生通过微信小组群对任务进行讨论和分工,每个组员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小组成员再在微信小组群里进行分享和讨论,对项目任务进行完善。最后整理出一份完整的作业进行提交。需要强调的是,小组作业中一定要有清楚的分工表,教师根据分工表中完成的任务质量进行公平地打分。教师可以通过课后的作业和测试来随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每周会布置两个课后讨论为主的题目,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深度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深入了解学生的动态,以便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线上教学的效果。
以下为整门课程的考核方案:
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线上课堂还是有不少的优势。线上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教学方式灵活,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录播教学方式可以使同学能够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弥补在直播教学时没有听懂或没有记下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在线教学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教与学,给了学生很多自由的空间。在线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分割,形成10-15分钟的微课、三分钟的短视频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状况进行自主选择。比起45分钟的传统课堂学生可以有更好的专注力。而且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生动形象、图文并茂,只要教师课前做充分资料准备,就能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线教学中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线教学中学生是“主角”,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学习进度甚至学习内容,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记录学习笔记,开展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小组作业等。
对于社群运营课程线上教学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些项目无法真正开展,不能落地。比如该课程中的一个项目是组织一次社群线下活动,这个项目在整门课程中占大概10个课时。由于线上教学,只能让学生设计社群线下活动的方案,对方案进行汇报,并不能真正把方案进行实施和复盘。对于这样的项目,线上教学会让学生的实践性打折。同时线上教学虽然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小组讨论和分享,但是效果并不如面对面的小组讨论。在一学期的线上教学中,总有小组长反应个别小组成员不积极参与活动,在规定的小组讨论时间不上线,各种失联,而且在线上讨论时不积极参与。如何让学生能够做到像线下一样面对面自如交流和讨论这是一个大难题。
线上教学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个别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不专心、作业不按时完成等,教师在线上可以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个别表现不好的学生,在学习通中可以通过学业警示对他们进行督促,但是毕竟不能见面,对于学生的约束力比较小。
因为学校也是第一次全面开展线上教学,最早是比较提倡采用录播的方式,如果想采用直播方式还要进行申请,所以当时社群运营课程全部采用了录播课方式。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录播课方式非常好,但是对于课程中的一些任务讲解或者项目汇报等录播课就缺乏互动性和深入性。比如课程中学生完成项目后每个小组进行成果汇报,当时采用的是作业的方式,让学生用录制视频的方式讲解项目情况然后上传。教师再把优秀的作业在资料里进行分享,让其他小组学习,可能有部分学生根本没去学习,而且这种方式老师的点评和建议都是滞后的。如果是采用直播的方式,让小组成员云汇报,所有学生都在直播间,一个小组汇报完后,老师进行点评,大家可以随时提出问题或建议,这种实时的互动效果肯定要好些[2]。所以线上课程方式一定要多样,最好是录播和直播同时进行。
如果想让线上授课更丰富、更有吸引力、互动性更强,教师在课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甚至比线下教学还要预留充足的时间进行备课。由于线上教学的特殊性,教师要对原有的线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和设计,如何更好地呈现素材、设计问题、组织讨论、把控时间等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准备。
线上教学还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和钻研新技术、新工具,要保持一颗勇于探索的心。在一学期的线上教学中,同事间会经常分享交流各种工具的使用体验,哪种录屏工具好用,哪种视频剪辑工具简单实用,甚至是哪款录课用的耳机噪音比较小[3]。大家一起摸索学习,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在实践和分享中不断改进,以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
经过一轮的线上教学,很多的课程在网络上已经建设得很完善了,有教学视频、PPT、微课、动画、各种补充资料、作业、讨论话题等。在今后的线下教学中这些线上的资料如果充分利用一定是很好的助力器。比如对于一些理论知识点,可以让学生先在线学习,线下课堂则主要是完成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中实现对知识的升华,课后也是利用在线资源完成作业或一些补充资料的学习和话题讨论等,利用成熟的线上资源很好地实现翻转课堂。
目前线上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推广及作用得到了极大的认可。在线教学也必会成为当下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扬长避短,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